媒體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媒體

的結果:共找到 3056筆 約 0秒

葉靜倫/南韓「N號房事件」:如何防範網路未成年性剝削?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4 Mar, 2020

根據南韓媒體報導,首爾市警察局上週五(20)宣布逮捕14人,涉嫌對至少74名受害者進行性剝削與毆打,並且利用社群媒體Telegram成立線上性剝削聊天室,以此牟取暴利,在網路上被稱為「N號房事件」。...

允許追蹤用戶手機定位?以色列防疫緊急法案惹議

公共政策.吳維雅:24 Mar, 2020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現今肆虐全球,對全世界的公衛、經濟、政治局勢造成不小衝擊,各國政府忙於抗疫減災,無不絞盡腦汁檢視一切可資運用的抗疫工具。隨著谷歌、臉書等科技社群媒體擁有巨...

醫護禁出國的勞資爭議:從張上淳「醫師兒」出國旅遊談起

公共政策.陳亮甫:23 Mar, 2020

近幾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兒子於本月初的出國行程,受到媒體大規模檢視,毀譽參半。部分民眾與醫界人士抨擊出國之舉不妥,打擊防疫士氣;另有部分意見認為出國禁令本就不合理,而張姓醫師...

李尚仁/佛系、豪賭或務實?英國防疫政策下的社會文化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0 Mar, 2020

發源於中國並從武漢爆發擴散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簡稱COVID-19,台灣俗稱武漢肺炎),最近造成歐美疫情的爆發,尤其歐陸似乎成為新的疫情中心,...

防疫難在防人心?——馬來西亞的「鎖國大作戰」

世界脈動.黃愛玲:20 Mar, 2020

2月23日至3月1日,當各國政府都忙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時,馬來西亞政客們把精力都放在了發動政變。在這段政壇變天期間,影響馬來西亞境內疫情最關鍵的大型集...

馬來西亞鎖國以後:星馬邊境防疫下的「移動公民」

時事觀察.陳洸銘:19 Mar, 2020

3月15日,新加坡宣布境外隔離措施擴大至全東南亞,但從馬來西亞透過陸路或水路入境者,則不在此限。新加坡隔離措施正式上路隔天,馬來西亞即宣布更嚴格的「行動管理限制」措施,即自3月18日起至31日實施出...

偵查可以「大公開」?凶殺案影片外流的法理思考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Mar, 2020

今年3月13日在新北市新店區發生一起持刀攻擊陌生路人的兇殺案件,引起國內輿論譁然。事件發生後沒多久,案件還在檢警調查期間,社群網站與媒體卻流出一個沒有去識別化、清晰錄下犯罪過程的影片,並引起民眾瘋傳...

防疫兼防假新聞?義大利怒揭中共官方作假

時事觀察.吳介聲:18 Mar, 2020

中共日前派專機運送大量防疫物資到義大利,並且藉此加強宣傳中共發揮善心外援,更宣稱義大利人熱情感謝,強化中共義助國際友邦之形象。然而此舉引發義大利輿情憤怒,義大利前通訊部長以網路直播批評中共製造謠言,...

《南山的部長們》:南韓電影如何再次「殺死」獨裁者朴正熙?

社會文化.翁煌德:18 Mar, 2020

韓國商業片談轉型正義不是新聞,《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 2017)的成功許多人依然記憶猶新。但這議題其中仍存在禁區,例如韓國前總統朴正熙。 朴正熙的功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

林亮瑜/英國「佛系防疫」思維:延緩醫療崩潰、降低經濟衝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8 Mar, 2020

(※ 文:林亮瑜,職業醫學科醫師,台大公衛學院碩士,現為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博士生)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襲捲歐洲,各國皆祭出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其中甫經歷脫歐政治紛爭的英國,其看似寬鬆的防疫政策,連...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整修在即:台灣醫療文資地景的迥異命運

公共政策.蕭文杰:18 Mar, 2020

台灣的醫療專業進步,考取醫學院也並不容易,不過過去教育側重醫療專業知識,缺乏人文關懷課程,也為所人詬病。近年來許多醫學院紛紛調整課程結構,開設「醫學人文」相關課程,但即使如此,有關醫療文資地景是否被...

免費便當的法官倫理(四):打小孩給人看?再訪保訓會決定

公共政策.孫健智:17 Mar, 2020

領免費便當錯在哪?回到保訓會的決定,再申訴決定書所認定的事實是:(再申訴人)於107年間,數次前往臺南市○海產店(以下稱系爭地點),排隊領取未限定領取資格之便當,並於該場合遇見檢舉人劉○○女士(以下...

免費便當的法官倫理(一):妥當與廉正的誡命

公共政策.孫健智:16 Mar, 2020

法官可以領免費的便當嗎?臺南地院某法官因為領了免費便當,遭到院長以口頭命令促其注意,他向考試院保訓會申訴、再申訴而遭駁回確定,再申訴決定書上網後,引起一陣熱議。按決定書記載,這個法官曾經好幾次到臺南...

浮世繪裡的女性形象(上):「美人繪」,重現江戶紅燈區的繁花盛景

社會文化.李志銘:16 Mar, 2020

最近幾年,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在台灣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追逐熱潮。探問為何引來眾人喜愛的主要因素,往往不僅是在色彩或圖樣方面的獨特表現,有些更是因為作品背後的故事。油然想起四年前(2016),彼時台...

中共對疫情公然「甩鍋」,美中新冷戰升溫

時事觀察.吳介聲:16 Mar, 2020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3月12日在官方推特發文,宣稱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爆發可能源自美軍帶到武漢,影射疫情是美國的陰謀,將肺炎相關爭議提升到美中外交衝突層次,更使...

雅豊斯/讀書也犯法?從《國際橋牌社》回顧白色恐怖與「二條一」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6 Mar, 2020

臺灣第一部政治職人劇《國際橋牌社》(下稱《橋牌社》)第4、5集中,江志偉的兩位學弟簡正仁和蔡偉明去日本拜訪史明先生,還在大學裡成立讀書會、研讀《臺灣人四百年史》,因而遭警調進入校園拘提。在偵訊室裡,...

編輯室話題:媒體工作的心病與社群焦慮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4 Mar, 2020

(※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提到媒體工作,浮出你心頭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曾風靡一時的流行語,最近似乎被時代的巨輪給碾壓過去而落伍了(我書讀得少,別騙我),但媒體作為...

全球疫情升溫,「東京奧運」續辦與否的9個Q&A

社會文化.陳子軒:13 Mar, 2020

東京奧運預定開幕時間:2020.7.24實際開幕時間:未知儘管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在3月初的會議上堅定表示,2020年東京奧運將會如期如地舉行,但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可以如此相信著?畢竟連美國總...

蔡鈺淩/趙南柱《她的名字是》:當代韓國女性的生存與戰鬥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3 Mar, 2020

2018年,趙南柱將她從前一年起,每兩周在《京鄉新聞》上連載的文章,修改集結成短篇小說集《她的名字是》。全書收錄了27則女性的故事,而這些故事的創作基礎,來自趙南柱對年齡跨度從9歲到69歲的近60位...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中)

社會文化.朱宥勳:12 Mar, 2020

全世界最閃的文學小屋聶華苓抵達愛荷華之後,很快便與第一任丈夫離婚,與安格爾結為伴侶。作家伴侶感情如膠似漆者不在少數,但在回憶錄裡面一閃再閃,整本讀來如此嚴重傷害讀者視力的,就並不常見了。有次,安格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