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影評

的結果:共找到 708筆 約 0秒

懸疑驚悚包裝轉型正義:立陶宛《萬惡世代》與後共國家的試煉

社會文化.吳思恩:30 Jan, 2023

近年由於國際情勢的變化,過往台灣社會較不熟悉的國家也開始躍上新聞版面,位處波羅的海的立陶宛便是其中之一。立陶宛由於在地緣政治板塊、民主化進程中與台灣情況相似,快速引起民眾共感,而兩國進入民主社會的時...

《想見你》電影版為何能開出票房紅盤?談戲劇改編電影的核心難題

社會文化.徐佑德:18 Jan, 2023

2019年的大熱劇《想見你》完結後就傳出籌拍電影版,而千呼萬喚的電影版最終在2022年年底迅速定檔,並在原本國片一片低迷的狀況下,在跨年檔期賣出單週4,700萬的驚人成績,成為台灣電影強心針跟市佔率...

台劇到底還欠缺什麼?《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做到哪些產業意義?

社會文化.徐佑德:06 Jan, 2023

在「台劇復興」的脈絡下,從《我們與惡的距離》、《誰是被害者》、《想見你》、《俗女養成記》一、二季、《做工的人》到去年的《華燈初上》和《茶金》,我們看到優異的台灣劇集躍上HBO、Netflix、打進國...

正在回溫中的電影產業:我的2022年度十大佳片與特別提及

社會文化.彭紹宇:28 Dec, 2022

延續過往傳統,在每年結尾之際回望一整年的傑出電影作品,相較前兩年,世界電影產業急速回溫,許多延期上映的商業鉅片為電影院帶來一劑強心針,然而在那些稱霸票房的大片之外,這一年來還有哪些好片值得大家回顧呢...

《瘋狂富作用》對階級社會的迷因式諷刺,人們仇富卻仍效忠資本主義?

社會文化.漢斯黃:15 Dec,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繼直戳中產家庭假面的《婚姻風暴》(Force Majeure)、嘲諷上流藝術圈的《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之後,瑞典導演魯本.奧斯倫交出新作《瘋狂富作用》(T...

富人失控荒島求生記:《瘋狂富作用》的社會荒謬三幕劇

社會文化.彭紹宇:12 Dec,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電影一向與時代相連,那些獲得共鳴的電影,或多或少都觸碰當代人們的共同疼痛,有時是戰爭,有時是貧窮,而21世紀的現在——階級,便是最能喚醒多數人共鳴的主題關鍵字。有人用懸疑...

卡爬/重返90年代的「初戀」時光:為何老套日本愛情故事仍賺人熱淚?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Dec, 2022

宇多田光的名曲〈First Love〉從音樂走向螢幕,在今年冬天成為了野口也英與並木晴道的初戀,以及橫跨多年之後再次相逢的虐戀。當宇多田光的歌聲自螢幕的那頭再次響起,彷彿帶領了眾人回到了1990年代...

《如果驢知道》:一部以驢為主角的電影,為何能感動觀眾?

社會文化.彭紹宇:02 Dec, 2022

電影主題豐富多元,銀幕上角色也包羅萬象,當電影中出現鬼怪、殭屍、機器人,或其他難以名狀的生物,當代觀眾可能都不足為奇了。但我們可能從沒想過,竟有一部以「驢子」為主題的劇情片。這還不奇怪,更意外的是—...

《海鷗來過的房間》顛覆契訶夫經典:一面無法直視自我的現代照妖鏡

社會文化.漢斯黃:29 Nov,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自2018年金馬獎,《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導演傅榆的頒獎致詞引發中國影人抵制後,獎項反倒星度未減,轉而關注台、中、港之外的作品,尤其如《熱帶雨》、《幻土》、《南巫》、《男...

「食人族」血腥羅曼史:《骨肉的總和》相愛相毀的甜蜜夢魘

社會文化.彭紹宇:25 Nov, 2022

愛能是浪漫的,悲情的,史詩的,我們都能想像。但愛可以是痛苦的,是驚悚的,甚或血腥的嗎?「食人」同類的公路旅行與父親相依為命的瑪倫(Maren)是個害羞又不善社交的女孩,同學邀請她來參加派對,為了結交...

《一家子兒咕咕叫》為台灣奪大獎是好事?談金馬獎「華語本位」困境

社會文化.徐佑德:20 Nov, 2022

第59屆金馬獎可以說是在最後大獎最佳劇情片上演「反高潮」,重演2016年《八月》只在前面競賽僅拿下最佳新演員,卻依然在最後「微爆冷」拿下最佳劇情片的情況。還有另一個巧合就是兩屆的評審團主席都是許鞍華...

三部跳脫創作思考框架的新作:2022金馬影展奈派克獎的特別提及

社會文化.楊凱丞:18 Nov, 2022

作為第八屆亞洲電影觀察團的一員,有幸提前觀賞今年十部奈派克獎入選電影,除了獲獎的兩部作品《獨裁的豢養》、《私密背叛》皆展現了其細膩、完熟與批判性,我還想特別提及另外三部電影:《阿諾是個模範生》、《白...

金馬59入圍觀察(下):溫情香港、野心台灣、續命星馬澳及獨立中國

社會文化.Pony 馬曼容:18 Nov, 2022

▍上篇:金馬59入圍觀察(上):卓異超群或M型化?談後疫情香港電影的處境小品的溫情香港除了《智齒》以警匪動作類型大製作之姿,再次重回鄭保瑞十幾年前《狗咬狗》、《軍雞》時期的黑色暴力美學,架空世界觀,...

想再次偉大的《火紅大箭男》,是「政治不正確」的川普時代代言人?

社會文化.漢斯黃:17 Nov, 2022

曾用三支iPhone拍出《夜晚還年輕》(Tangerine)的美國導演西恩.貝克(Sean Baker),往往關注社會邊緣人物的渴盼與掙扎,屢將鏡頭瞄向情色片女星、跨性別性工作者、迫於生計「接客」的...

金馬59入圍觀察(上):卓異超群或M型化?談後疫情香港電影的處境

社會文化.Pony 馬曼容:17 Nov, 2022

作為每年華語電影圈最年度盛事的金馬獎,每當10月初入圍名單一開,11月影展開跑後,眾人總都在議論著究竟今年是華語電影的大年還是小年?讓人驚艷的是大師還是新銳?比起作品的好壞與否,金馬獎作為華語電影每...

癮君子/非一般溫情家庭電影:《哈勇家》裡的泰雅文化、涵化與烤火房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Nov,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強勢入圍六項金馬獎提名的《哈勇家》(GAGA),早在台灣院線上映以前,就廣受金馬影展的觀眾喜愛。作為泰雅族導演陳潔瑤(Laha Mebow)的第三部劇情長片,《哈勇家》除...

《哈勇家》:注視原住民家庭的文化差異,透視細水長流的日常

社會文化.彭紹宇:09 Nov,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當談論原住民題材的台灣部落電影時,我們很難忽視陳潔瑤(Laha Mebow)導演。從2010年《不一樣的月光》開始,陳潔瑤導演至今推出了四部作品,產量並不算多,但每部作品...

歪文系/《流麻溝十五號》的「她」們:不只是無知的白色恐怖受害者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4 Nov, 2022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自《返校》遊戲與電影問世以來,台灣有關白色恐怖的歷史更走進大眾視野。近日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也同樣以史實為背景改編,呈現1950年代被關在綠島的思想犯故事。然而台灣與白...

流產是「大月經」:從五部與子宮活動有關的電影談起

社會文化.許恩恩:31 Oct, 2022

生育,很常出現在電影之中,作為各種可能的意象;流產,也會出現,只是意象頗為偏狹;月經,則很少,幾乎只是從屬性的元素。我沒做統計,也不刻意去挑這些與女性生產、流產、月經有關的主題來看,我只是自然而然地...

掀開傳記電影《金髮夢露》裙底,影史女神還需等待被男性「拯救」嗎?

社會文化.漢斯黃:27 Oct, 2022

盛傳十年、只聞樓梯響的瑪麗蓮夢露傳記《金髮夢露》(Blonde),今年終於由Netflix發行問世,卻甫在國際影展公映、串流上架後,招致兩極評價。喜愛者多半讚許女星安娜.德哈瑪斯完美演繹夢露神采,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