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驢知道》:一部以驢為主角的電影,為何能感動觀眾? | 彭紹宇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如果驢知道》:一部以驢為主角的電影,為何能感動觀眾?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電影主題豐富多元,銀幕上角色也包羅萬象,當電影中出現鬼怪、殭屍、機器人,或其他難以名狀的生物,當代觀眾可能都不足為奇了。但我們可能從沒想過,竟有一部以「驢子」為主題的劇情片。這還不奇怪,更意外的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便是一頭真實的驢子。

以驢為主角的電影《如果驢知道》(EO),片名看似幽默,實際上一點也不鬧,反而帶給觀眾不曾預期的動人感受。你問,明明驢子不會言說,怎可能因為一頭驢子而被感動?但《如果驢知道》卻有這樣的魔力,幾乎打破任何想像,編織一段靈動非常的旅程。

情緒超越語言,共感橫跨物種

原文片名"EO"是驢主角的名字「伊歐」,同時也是牠叫聲的狀聲詞。觀眾於是跟隨牠的視角,看見動物望出的世界為何種模樣,並藉過程中伊歐與不同人的萍水相逢,展現人性為何物,也揭露著對於非人類的牠們而言,所處的世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電影始於一座馬戲團,並以大量紅色調浸染畫面,我們看見伊歐身旁有位身著戲服的訓練師,原來這隻驢子最初是個表演者,與另位共同登場的女子卡珊卓(Kasandra)有著好感情。只是好景不常,馬戲團因動保團體抗議而宣告破產解散,伊歐也被迫與卡珊卓分離,這場驢子流浪記也就此展開。時而以驢的眼睛望去,時而則用第三人稱的角度旁觀,銀幕上伊歐踽踽獨行,觀眾也像陪著牠踏上這趟一路從波蘭,橫跨歐洲大陸,途經森林、曠野、湍流,最終落腳義大利的漫漫旅程。

路途中,我們看見伊歐歷經炎涼世態,被愛護、被豢養、被拋棄、被攻擊,由於不能言語——或應說我們不懂得牠們的溝通語言,反而塑造另種奇特觀影體驗。當主角被剝奪語言,觀眾只能從牠與環境間的化學作用判斷牠的感受。驢的「被迫沉默」似也象徵動物在人類群體裡的被支配,因牠身上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無」——無聲、無家、無權、無助、無防衛能力,反倒喚起人類原始的本能——同情。

但本片亦非以此提出動物權的控訴,而是藉由鏡頭語言、剪輯和鏡位,讓伊歐的情緒得以超越語言被理解。當牠因歡欣而狂奔,因恐懼而顫抖,我們確實可在牠的眼眸中看見情緒,同情與同理,才得以由此出發。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與「迪士尼化」反其道而行,那被凸顯的動物性

然而,若說電影將其「擬人化」又有些不甚精準。近百年來,由於迪士尼動畫成為主流,無論自然環境或動物在動畫中都被「迪士尼化」(Disneyfication),意味著卡通化、簡單化、擬人化,改變了一代人對於野生動物的觀感,使牠們不再只能是食物或猛獸。

不過本片截然不同,藉由許多長鏡頭與特寫鏡頭,驢子伊歐的「動物性」反倒被凸顯。觀眾可以清晰地看見牠身上的紋理、毛髮和不同層次的灰,而非卡通中的極簡,如此作法反倒可以隔著銀幕感受牠的觸感,同時認知到牠不是某種刻意被可愛化的絨毛布偶,而是真實的存在。

神奇的是,當我們近距離觀察牠的動作與雙眼,不刻意迴避牠的「動物性」,竟望見人作為動物同樣共享的情緒,例如對自由的渴望,以及對愛的回應,都是無須翻譯的共通語言。導演功力便在於此,讓這部電影並非是某種引發同情氾濫的激素,也不是一次呼籲動物權的上書,而是邀請觀眾進入驢的世界,觀看我們如何狡猾地對待弱者,如何剝削無聲者,跨越物種的同理便會油然而生。

這是多麼殘酷的世界,對人而言是如此,對動物來說更是。乍聽陳腔濫調,但《如果驢知道》所帶來震撼與省思,卻是如此新穎又具實感,更可能比其他劇情片或紀錄片都來得龐大。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波蘭新浪潮大師的回歸,攝影與配樂營造上乘體驗

來自波蘭名導,同時也是波蘭新浪潮大師史考利莫斯基(Jerzy Skolimowski),他睽違七年推出的新作,著實展現集滿歐洲三大影展大滿貫導演的功力。同以驢子作為主角,不免令人想起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1966年的作品《驢子巴達薩》(Au hasard Balthazar),兩者都呈現一頭曾被深愛的驢,最後被暴力對待、終究走向死亡的旅程。

但《如果驢知道》像是在這部60年代經典中加入現代視角,且從電影開頭中閃燈下的紅色調畫面,便展現他與布列松純粹風格大相逕庭的嘗試。不僅獨特,也帶有前衛與開創野心,一舉讓84歲的他憑此片在2022年坎城影展榮獲評審團獎。

可以想像,這樣一部以電影為敘事主體的實拍作品,拍攝上難度相當高。不僅考驗著動物演員的表演,影像調度、運鏡、燈光與攝影,都肩負著對白的功能,捕捉那些細微的情緒與肢體動作,使觀眾得以理解動物的感受。米哈爾迪梅克(Michał Dymek)的攝影建立起驢的樣貌與世界觀,巧妙運用拉近特寫,將這樣長期被貼上遲鈍標籤的「呆驢」,轉換成多情善感的魅力一角。拍攝時其實伊歐是由二頭驢所扮演,但藉由鏡頭與訓練,幾乎察覺不出斷裂感。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另外,帕維爾麥基丁(Paweł Mykietyn)的配樂則為全片增添更多層次。他融合古典與搖滾風格,為兩種極端搭起橋梁,並隨著主角伊歐的處境、狀態與情緒調整,快樂或難過,有趣或悲劇,音樂作為輔助角色而非干擾,營造整體視聽體驗,也加深情感厚度,相當精彩。

這頭驢的結局幾乎像是命定般難以逃脫,映照人類生於這個世界,被愛、被摧殘,最終走向毀滅。但其中仍有許多美麗至極的片刻,一如走在獨木橋時,一旁傾洩而下的瀑布,壯麗水花打在身上。我們駐足,然後再度啟程,儘管都心知肚明,在前方等待的終點為何處。

《如果驢知道》是一次對內在自我的挖掘,剖析人性與動物性的共情與驅動,找尋生命之詩的韻腳,難以理解也無妨,猜測又如何,那些感受都是真實的。如果好奇為何一部關於驢的電影能帶來這些感受,不妨看看這部作品,讓驢子主人公——伊歐,親自為觀眾說故事。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如果驢知道》劇照。 圖/甲上娛樂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