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煙硝的「關係戰場」:美劇《頭號外交官》揭示國家利益與婚姻困境
在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播出一週之前,同以政治場域為主題的美劇《頭號外交官》(The Diplomat)在Netflix上架,播出後迅速登上觀看榜冠軍,並在短短不到二週便宣布續訂第二季。
或許因文化和背景關係,此劇在台灣的話題與口碑不若歐美地區熱烈,但其鏡射的國際關係十足具可看性。相較《人選之人》屬於聚焦政黨幕僚生活的職人劇,《頭號外交官》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劇,適合對於國際時事較有興趣的觀眾。
以女性為主角的政治劇
當職涯目標明確,且一生幾乎都為了前往那個方向而訓練與累積經驗,卻因某個突如其來的事件被迫改換方向,該怎麼辦?一般人也許擁有選擇的權利,但對身為資深外交官的本劇主角凱特.懷勒(Kate Wyler)而言,事情可能就複雜得多。
熟稔中東事務的凱特,一向在戰火連天的中東地帶游刃有餘,就在她即將前往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之際,發生一樁英國航空母艦在中東海域被炸沉的突發事件,種種線索暗示兇手可能是伊朗。
為了阻止可能引發核武戰的世界衝突,美國派遣凱特前往英國,與盟友共商解決之道。接下如同燙手山芋的任務,凱特需在短時間內做好準備,只不過務實的她,面對大使許多象徵性的工作內容也適應不良。僅一洋之隔,卻是全然未知的新世界橫亙前方,而她不知道的,還有那可能落在身上的副總統大位。
想當然耳,凱特的挑戰不只是新官上任。她同為外交官的丈夫哈爾.懷勒(Hal Wyler)也是經驗豐富的前任大使。與她不同的是,哈爾的群眾魅力往往使他成為群體中的主角,但成也此敗以此,因他強烈的自我性格,使他被降級為輔佐妻子的大使副手。然而事實上,他們的婚姻早已搖搖欲墜。難以掌控的哈爾宛如未爆彈。儘管兩人仍存在情誼,眾多矛盾也增添凱特作為大使的不確定性。
本劇是難得以女性作為主角的政治劇,尤其在以陽剛文化為主流的政治環境中,凱特身為女性外交官所面對的困境,也成為劇集多加著墨焦點,例如多次出現的「服裝」選擇段落。外界期盼女外交官必須活潑又優雅,藉由多彩多變的華服化身媒體寵兒討好群眾,甚至被「娛樂化」成為時尚標誌般的存在。相對地,男性外交官彷彿較少面臨這樣的期許或要求。
同時,凱特還得處理丈夫情緒,使其不會因身為副手而被冷落。眾人看見的是一位「女外交官」,但凱特想做的,就只是專業的「外交官」。因此我們看見,凱特鮮少著洋裝,她總一身幹練黑西裝,將身上的女性特質降至最低,這是戲劇藉由服裝與外型塑造的角色形象,卻又適時展露人味——有時敏銳有時邋遢,有時理性克制有時真情流露,使其在折衝樽俎間維護利益時,仍能讓觀眾共感。
從地緣關係到婚姻關係
政治劇要拍好並不容易,除了兼顧真實性和劇情張力,在虛構與現實間維持何種距離,同樣是微妙考驗。
《頭號外交官》以一位從美國赴英國就任的外交官為切入點,表面談外交,其實擴寫各種「關係」。它微妙融入英美政治的差異,包含兩國處境、行事方式、在意重點,以及想從這場衝突中獲得什麼,處處充滿關係,並在這些「異同」中產生質變。從戲劇對美國總統與英國首相的刻畫,乃至最末集公布的劇情懸念,皆帶出這兩個國家的親密與矛盾。
英美由於歷史、文化與政治等因素,具有緊密的「特殊關係」。這種特殊關係看似友好,卻並非不可動搖。儘管主場地發生在英國,《頭號外交官》畢竟是部美劇,美國角色依然扮演著重要的和平角色。不過,若說這是美式英雄的老調重彈也有失公允。美國以往自詡世界警察,在影視作品中時常明暗喻地將自己塑造成救世主形象,但此處的美國大使一角有所不同。
我們明顯感受到她的無力感,包含其與老牌盟友英國間的嫌隙,因阿富汗撤軍迎來中東國家對它揚升的不信任,都在在展露大國不再的狼狽。即便表面看來仍充滿權威,實際上地緣政治早已危機四伏。凱特這個角色,比起睿智,令人感受到的更多是無所適從。
這顯然令人聯想到主角名存實亡的婚姻,也是戲劇有意連結的「關係」。因為政治人物形象考量,加上凱特即將成為新任副總統熱門人選,凱特與哈爾的婚姻被迫延續。這段關係時而疏遠,時而親密,雖然第一季尚未給我們答案,但藉由「給一段關係每個可能的機會」(Give a relationship every possible chance)——這段凱特說的話,不僅回應著她的婚姻,也似述說外交目的。
從地緣政治到婚姻困境,《頭號外交官》戲劇節奏明快,多以對話推進,並在八集中逐漸揭露線索。我們直到最後一刻才會知曉真正擊沉英艦的幕後兇手是誰,也會發現——表面強硬的國家其實避戰,看來追求和平的竟是好戰的一方。另一面向,它將國際關係連結至婚姻關係,確實往較小的格局寫去,捨棄更多篇幅著墨外交場合的刀光劍影,但或許能讓觀眾有所共鳴,也確實找到巧妙共同點。
外交手段從來不管用,直到管用為止
縱然本劇以外交為主題,並不代表全然符合真實。例如當英軍被攻擊時,戲劇重點放在美國大使如何防止英美領導人操之過急將責任歸咎於伊朗上。事實上,英國作為北約組織的一員,即使英國已然脫歐,北約成員因有集體防禦機制,應與此事件較有關聯,本劇卻較少著墨於此。此外,外交官的生活可能也不若劇中般如此戲劇化,然這些與戲劇不同之處,確實增加想像空間,增添看劇樂趣。
本劇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莫過於最末集哈爾在一場演講中的談話,也直接回應了「外交為何」的詰問。他說,「外交就是40個日夜,待在維也納飯店房間,聽著同樣的空洞談話要點,又或是在小酒吧裡喝個爛醉。外交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說『不』。外交手段從不管用……直到它管用為止。」(Diplomacy is 40 days and nights in a Vienna hotel room, listening to the same empty talking points, getting trashed at the minibar. It’s getting to ‘no’ over, and over, and over. Diplomacy never works. Until it does.)
哈爾談外交,也呼應自己在婚姻中的樣貌。此處戲劇交錯剪接凱特四處奔走、尋求盟友首肯的畫面,勾勒出巧妙的外交與婚姻畫框,弦外之音教人玩味。
人際關係、婚姻關係與國際關係,可能比我們想像地還要更相似——彼此相愛相爭,誰握有籌碼,誰又先尋求和解?在最後通牒後,衝突無可挽回前,外交就得派上用場。它在不同陣營探求共識,在敵我之間找尋利益交集,才能讓一段關係得以有續命可能。
這個世界上,戰爭故事太多 外交故事太少。儘管《頭號外交官》不見得如實,但它卻給我們一次有意思的外交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