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的結果:共找到 708筆 約 0秒
公式中求新意的《人生真美麗》:將故事說好的韓式音樂劇電影
社會文化.彭紹宇:26 Oct, 2022"Life is Beautiful"——我想大多數影迷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1997年那部溫馨而殘酷的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然而2022年新上映的韓國電影《人生真美麗》採用了同...

吳玟嶸/《失聲譯語》:懸疑自殺背後,隱身的父權桎梏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9 Oct, 2022(※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失聲譯語》(Vera Dreams of The Sea)電影的開場,是一片平靜廣袤的藍色海洋,主角維拉閉眼並做著白日夢。這樣的大海也許象徵著夢想,但隨著劇情的發展,我...

目光、地圖與私訊的《歧路風景》,何謂真實莫斯科?
社會文化.吳思恩:19 Oct, 2022莫斯科與聖彼得堡作為俄羅斯的電影工業重鎮,已經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既定印象。然而,《歧路風景》卻釋放了屬於莫斯科的獨特訊息,幾乎不存在於電影中,卻與市民生活的一切重合。稀缺的實驗電影今年10月國家影視聽...

《閣樓上的秘密》:在納粹集中營「灰色地帶」裡最美好的愛情故事
社會文化.許恩恩:18 Oct, 2022紀錄片《閣樓上的秘密》的導演馬格努斯・格騰在今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的專訪中提到,電影裡使用了三種檔案影像:第一種是新聞影像;第二種是紀錄片主角的外婆奈莉(Nelly)與外婆的愛人訥亭(Nadine)在...

《EAMI》:一把火燒遍巴拉圭森林的隱喻,痛訴文明世界的戕害
時事觀察.林楷倫:17 Oct, 2022巴拉圭導演Paz Encina拍攝的EAMI,以巴拉圭查科地區的森林為拍攝地點,目光放在Ayoreo Totobiegosode此一原住民族群。片名EAMI,在此族群的意思為「森林」、「世界」之意,...

女性、生死與藝術的交織:田中絹代《永恆的乳房》如何繞過疾病的隱喻
社會文化.許恩恩:14 Oct, 2022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隱喻》(1978)批判人們以特定的隱喻加諸於疾病,而使病人蒙受痛苦與污名,並解構著「很多人相信,癌症是一種激情匱乏的病,折磨著那些性壓抑的、克制的...

尋覓另一種看得更遠的方法——總評2022年關渡電影節
社會文化.翁煌德:13 Oct, 2022近期看見有電影業界的資深製片在臉書發文,表明希望特地前往關渡電影節看看新銳學生製作。不只如此,凡是論及短片發表平台,這個影展都會在列表上頭,說明它的影響力日漸增強。外界可能很難想像它的籌辦單位是以台...

藍貝芝/只有「向上」的路:《德州的梅麗莎》如何面對腐敗不公的司法
公共政策.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11 Oct, 2022(※ 文:藍貝芝,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劇場工作者)2007年,梅麗莎.盧西奧(Melissa Lucio)被控將自己的二歲女兒瑪萊亞(Mariah)虐待致死,她成為美國德克薩斯州首位被判死刑的...

吳玟嶸/《來幹電視台》:拒絕做國家的傳聲筒,俄國獨立媒體血淚史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Oct, 2022《來幹電視台》(F@ck This Job)是一部紀錄片,拍攝俄羅斯最後一家獨立電視媒體「雨電視」的興衰。因為導演就是電視台的創辦人之一,所以能夠貼身拍下許多重要時刻,像是開台時的窘境、內部經營的爭...

《雞湯與意識形態》:記憶與遺忘的鬥爭,在日朝鮮人的世代創傷與和解
世界脈動.阿潑:06 Oct, 2022所謂意識形態都在合理化屠殺,現在的我們必須正視歷史,正視歷史不光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我們需要正視歷史這個悲劇,保守與進步派都需要接受公正的評價,各位,濟州島的春天終於到來。2018年4月3日韓國總統文...

墮胎《正發生》:女性走近死亡的蔭谷,只為尋出一條活路
社會文化.彭紹宇:06 Oct, 2022當我們以為世界不斷進步,女性困境正被改善,甚至「女權」一詞竟已成為許多爭議的來源。然而在許多國家,女性的身體自主權依舊被層層限制,其中不乏在大眾認知的先進國家,近年更出現開倒車的狀況。那些女性獨自面...

回望最初的感動:《阮玲玉》光影折射出的經典人物及時代
社會文化.陳煒智:05 Oct, 2022記得在2019年,關錦鵬導演的回顧專題小影展隆重揭幕,導演親自抵台跟媒體、影迷,還有新生代的觀眾一同暢聊《胭脂扣》、《阮玲玉》,以及好多創作歷程的點點滴滴。那次光是《阮玲玉》我就先後在電影院裡看了兩...

卡爬/《台北女子圖鑑》怎麼了?兼談無法複製的原創《東京女子圖鑑》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4 Oct, 2022「台北的女生應該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隨著《台北女子圖鑑》播出後成為社群上的流量密碼,各路人馬都能夠從自己的專業領域,或是「北漂」的經歷,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事前投入大規模宣傳的水花或許都不及播出後的...

觀看的既視感:《去聽美人魚唱歌》與《尋找西瓜女》的她們如何凝視自己
社會文化.楊凱丞:04 Oct, 2022(※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相信不少人都有Déjà vu(既視感)的經驗,通常是來到一個新地方時,會對這個地方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有時,當我在觀看電影與電影之間,也會有這種感受,在這裡,我並...

勾勒斯洛伐克首都的《城市五線譜》:一筆一畫繪出城市之顏
社會文化.吳思恩:29 Sep, 2022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所謂的「城市電影」、給城市的情書,停留在單一的想像,我們沉醉於在這個城市發生的故事,而非城市本身,好像因為有了這些人們存在,城市才是美的,而在喧囂的城市裡,鏡頭始終聚焦那一兩對璧人...

波蘭共產史下禁片《機遇之歌》,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承先啟後鉅作
社會文化.漢斯黃:14 Sep, 2022我們是幾件事的總和,包括:個人意志、機遇、以及偶爾能稍微改變的命運,但同時這並不重要,我們選擇的道路才是關鍵。這是波蘭傳奇導演奇士勞斯基,在1995年逝世前於電視訪談間的言論,足以闡釋他晚期聞名國際...

「小鮮肉」的曲折演藝之路:走出性騷擾受害陰影的布蘭登費雪
社會文化.翁煌德:07 Sep, 2022談到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許多影迷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神鬼傳奇》(The Mummy)系列。十幾年下來,他幾乎不再有廣為人知的作品,一線明星地位不再。坊間頻傳他陷入精神崩潰的消...

《他還年輕》:熱愛生命與土地的不老詩人吳晟
社會文化.彭紹宇:05 Sep, 2022有別於其他領域的紀錄片,人物紀錄片常是主角身後的成就定論,而往往是那些立功之人得以被記錄,因此片子一不小心拍成了謳功頌德,故事便失去立體性。因為一旦知道結果,便容易合理化那些人生瓶頸,彷若一切苦難都...

被奇觀淹沒的時代,《不!》以電影反抗主流價值
社會文化.漢斯黃:31 Aug, 2022(※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電影《逃出絕命鎮》(Get Out)於2017年橫空出世,以450萬美元的小成本製作,描繪黑人主角歷經恐怖劫難,暗喻美國難解的種族困境與迫害。隔年獲得四項奧斯卡提名,讓這...

《非常律師禹英禑》:成為獨特又善良的一角鯨
社會文化.彭紹宇:29 Aug, 2022我常覺得,要如何評斷一個影視產業是否走得夠遠,探得夠深,重要基準是看影視作品如何描寫「弱者」。弱者的定義有許多層面,無論是社經地位低、貧窮或是擁有疾病,導致他們在社會中成為較無力的族群。暗處下他們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