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蕭人瑄/非洲森林悲歌(上):逐漸「島化」的野生黑猩猩群體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04 Jul, 2019今年(2019年)5月,為了慶祝在象牙海岸共和國泰國家公園(Taï National Park,Ivory Coast)中進行的黑猩猩長期研究及保育計劃滿40年,超過40位科學家受邀至德國萊比錫(L...

【鳴人相談室】空姐只會端盤子?你看過這些對長榮罷工的留言嗎?
編輯室.編輯室:03 Jul, 2019編按:長榮空服員罷工至今已邁入第14天,期間勞資雙方歷經2次協商,但仍未取得實質進展。而本次已達14天的罷工行動,也創下台灣工運紀錄,網友也對罷工有不同看法。鳴人堂挑選3條留言,希望就網友提出的疑義...

胡博硯/不能造成別人不便?從長榮空服員罷工看台灣勞動困境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1 Jul, 2019長榮空服員罷工進入第12天了。據媒體報導,有部分空服員已經試圖取回個人證件,回到工作崗位了,但同時,繳交證件給工會、參與罷工的人數已突破2,300人,顯見這次罷工趨向僵持。不同於3年前的華航空服員罷...

吞下去或不要做以外——不爽,何不來搞工會?
世界脈動.徐沛然:28 Jun, 20196月12日,《中國時報》地方記者廖肇祥於個人臉書頁面公開發表了一篇自己離開旺中集團的內部離職信。信中指出《中國時報》的資方與主管階層,為了遂行親近中國政府的立場,不惜侵害新聞專業,製造假新聞與惡意扭...

《莒哈絲的漫長等待》:在戰爭與和平中,等著你回來
社會文化.陳煒智:27 Jun, 2019六月中旬,夾處在多個大小影展中的一個小型文學電影專題「作家之死」,悄悄在台灣北中南各地同時獻映,專題中有部影片題為《莒哈絲的漫長等待》(La Douleur),吸引了我的注意。法國女作家瑪格麗特・莒...

《文字慾》: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已死去,活著的只有語言
社會文化.李志銘:19 Jun, 2019在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世界,寫作者生存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回顧過去那些被寫進歷史的種種不堪與尷尬,並不會因為一時的迴避而永遠消失。儘管人們根據親身所見所聞,乃至藉由文字描述了某些日常生活裡所謂的「真實」...

警察就要挺警察?暴政下,如何避免平庸的邪惡?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Jun, 2019近日香港民眾上百萬人上街反「逃犯條例」修法(即「反送中」),港府卻對民眾的不滿未予以適切回應與檢討,甚至在示威行動中引發激烈的警民衝突,廣為媒體批載並引起國際關注(相關報導:〈香港市民反送中 港府暴...

戴達衛/德媒看台灣通過同婚專法——翻譯的失誤和歡呼之間
社會文化.卓越新聞電子報:18 Jun, 2019當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之同性婚姻專法時,大部分的德語電子媒體都即時作了相關報導,並以「亞洲第一」、甚至是「亞洲第一國」為標題,歡呼台灣社會繼續往更平等的方向邁進,為亞...

反送中外溢效應?台灣「同感香港」的民意變化
社會文化.鄭仲嵐:17 Jun, 2019反送中!撐香港!6月16日的炎熱下午,近萬人聚集在台北市中心的立法院大樓前,手舉標語從台灣發聲,替香港加油打氣。而在另一頭一小時飛機行程的香港,反對逃犯條例的「反送中」大遊行,同一天在香港市中心再度...

張凱惠/不願告別:從欣欣市場看岡山的庶民文化精神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4 Jun, 2019人的存在方式是棲居。to be a human being…means to dwell.——海德格(Heidegger, 1971a)德國哲學大師海德格認為,「棲居」不只是在家裡的居住活動,而是人...

台灣南北部粽、江蘇常熟粽,以及我想守護的身份認同
公共政策.吳忻穎:11 Jun, 2019端午佳節剛過,媒體大篇幅報導香港百萬人「反送中」遊行。這幾天網路媒體與社群的話題,圍繞著南部粽、北部粽,還有人權。講到粽子,想起很小很小時候的記憶。 「芋仔番薯」,很久以前的稱呼 很久以前有一個說法...

技職國策(一):總統候選人的技職政策何在?
公共政策.黃偉翔:10 Jun, 20192020總統大選將近,各黨派有意參選的候選人,紛紛提出對台灣的建言,在這「拚經濟發大財」成重點的選舉年,「技職教育」永遠是被拿出來討論的重點議題。不說許多人不知道,現在每年約20萬名的國中畢業生,有...

令真相死亡的政客話術,是法西斯的前奏曲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5 Jun, 2019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若沒有什麼是真的,那就無人能批判強權,因為再也沒有必要這樣做了。若沒有什麼是真的,那一切就都只是奇觀。屆時,最富之人會買下最炫目的聚光燈照耀自己。當你不再區分自己想聽的話以及實...

卜大中/冷戰架構下的六四:面對天安門慘案,美國反應為何溫和?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Jun, 2019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後,全世界都在看美國如何反應,作為其他國家反應的參考。本來,多數歐美國家都認為,以美國對人權的重視,可能會採取強硬的政策,譴責中國的殘暴,不料老布希總統的態度卻出奇地溫和...

王鼎棫/六四的啟示:國家能隨意以維穩之名,禁止我們說話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3 Jun, 20191989年6月4日,坦克和槍聲震驚了全世界,血淚交織的悲劇讓全世界的人共感傷痛。事隔多年,不少臺灣人會在6月4日這天,換上「勿忘六四」的大頭貼,抗議中共極權迄今的蠻橫無理;卻也有人認為紀念六四「是中...

李筱雯/假新聞全新進化:挑戰民主的「深度偽造」科技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31 May, 2019四月上旬,前英國足球金童大衛貝克漢,在一支宣導對抗瘧疾的影片中(Malaria No More),以科技合成的深度偽造(Deepfake)聲音,說出九種語言。深度偽造科技目前仍是處於備受爭議的階段,...

長達8年的「黃雀行動」——從電影《省港旗兵4》看六四事件秘密救援
世界脈動.黃愛玲:30 May, 2019《省港旗兵》系列(1984-1990)是香港電影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同時在藝術成就,商業操作模式,香港社會文化及政治的歷史印記上,皆有值得討論的面向和貢獻。 導演麥當雄早在70年代,就以其大膽前...

周大為/愚者趨樂,智者避苦——叔本華的《人生智慧箴言》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9 May, 2019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是十九世紀的一位著名德國哲學家,他的個人哲學思想融合了佛教和歐洲哲學,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的哲學主要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中表達,這本書於叔本華年...

吳承紘/集體暴力下的集體失憶——我的六四記憶與遺忘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8 May, 2019(※ 文:吳承紘,記者)2019年4月18日,台灣還籠罩在媽祖託夢和大地震的詭異氛圍時,萊卡突然上傳了一支名為〈The Hunt〉,長達4分58秒的宣傳影片。商業行為正常不過,但影片在第25秒時,全...

Uber條款是好事?兼談《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與計程車市場
公共政策.寇德曼:28 May, 2019打著「共享經濟」進軍台灣計程車市場的Uber,這幾年引發的爭議從來沒少過。雖然在傳統計程車業者抗議與遊說下,交通部多次要求Uber應依照既有法令來營業,Uber卻認為這根本就和「共享經濟」的理念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