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葉多涵/科學的界限(一):當證據無法決定理論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6 Dec, 2019

科學透過觀察自然(和社會)來尋找真理,並且會根據新的資料來修正錯誤。在不少人心目中,在「解釋自然」這個目標上,科學方法是唯一、最好、最正確的方法。本系列「科學的界限」六篇文章將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告訴各...

妳很好,但還不夠好(上):玻璃天花板外,束縛女性的性別雙重標準

時事觀察.V太太:11 Dec, 2019

今年10月,德國軟體公司SAP宣布了一項重大的人事變動:在原執行長卸任後,新任的兩位聯席執行長中之一是2017年時成為該公司執行董事會裡第一位女性成員、曾擔任SAP北美地區總裁的Jennifer M...

新任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如何以「地緣政治」重振歐洲?

時事觀察.徐子軒:11 Dec, 2019

12月初,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迎來第一位德國籍女性領袖——曾任德國國防部長的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作為歐盟實際總理,馮德萊恩當選時便宣...

企業生死,中共說了算?美參議員籲防範中企社會信用體系

時事觀察.吳介聲:06 Dec, 2019

美國國會兩黨參議員聯名要求白宮當局,儘速調查中共於明年即將執行的「企業社會信用體系」。參議員們擔憂,這項即將在中國全面實施的制度,勢必威脅美商等所有外商在中國營商的自由與正當權益。美東時間12月2日...

香港獨立女導演唐書璇與《再見中國》(上):你看見自由了嗎?

社會文化.李志銘:02 Dec, 2019

在懷疑一切的現代人心目中,奔向天堂的逃避,從表面上看是很好的,但其實這與奔向其他的目標一樣,看似真實,其實非常不真實。對他們而言,「天堂」簡直就是錯覺和幻想的同義詞。——當代人文主義地理學家段義孚《...

沖繩首里城重建之路:決心與否,攸關文化資產的去留

公共政策.蕭文杰:25 Nov, 2019

文化資產的消失、毀滅是人類浩劫,文化資產的防護、再次復原,往往是災後重點。地震、火災、戰爭、各種人為刻意毀壞,都是造成文化浩劫的原因。即使「文資災害」可以事先預防,可以透過平常制訂的工作操作手冊管理...

何明修/中國因素在大馬:為何馬來西亞華人不支持香港反送中?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9 Nov, 2019

反送中運動已經持續了五個月之久,香港人爭取自由的無畏行動喚起西方的普遍同情與支持。美國眾議院已經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參議院也即將排入議程。英國先前就有上百位議員連署支持香港人,近來更傳出行政...

港警暴行彷彿歷史重演?受難的香港人與「赤納粹」

社會文化.李志銘:15 Nov, 2019

最近發生一連串港警暴力殘殺人民的新聞,總讓我有種彷彿歷史重演的「毛骨悚然」之感。諸如香港15歲少女赤裸浮屍海面這類離奇命案頻傳;港警在地鐵站無差別毆打市民;大批防暴警察闖入香港大學校園、向學生發射大...

潛艦國造假議題?潛艦工業能成為台灣最強的「不對稱戰力」

公共政策.Flak聊軍事:13 Nov, 2019

日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全台傾聽之旅來到基隆,有民眾在活動現場詢問是否支持潛艦國造,立委參選人宋瑋莉先表示「潛艦產業園區」是假議題,不過如果有的話也會非常開心,因為可以增加基隆的工作機會。韓國瑜...

維護國安或管制言論?從美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談起

公共政策.寇德曼:13 Nov, 2019

俗稱「中共代理人法」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日前通過一讀。基於確保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不被境外勢力所滲透,草案要求中共影響台灣境內政治活動的過程要「透明化」:中港澳享有重大利益者,不得支配或投資台...

美國務卿蓬佩奧柏林演講,抨擊中共打造新威權主義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Nov, 2019

11月8日上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德國柏林著名的布蘭登堡大門前發表演說,除了慶祝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也呼籲歐美共同捍衛民主自由,直指中共對全球威脅擴張,警告共產主義的惡靈...

當回復語言權力的不對等,落入「母語在家學」的陷阱中

時事觀察.萬宗綸:12 Nov, 2019

李佳芬提出的「母語在家學」引發了社會議論,當教育部明明白白使用的詞是「本土語言」時,透過「母語」這個詞,似乎達到了一些議題設定的效果,成功讓教育部的本土語言教育看起來像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意識形態政策...

分數決定命運:中共實施社會信用體系,外商也難逃?

時事觀察.吳介聲:11 Nov, 2019

中國歐盟商會以及中國德國商會8月28日在北京發布研究報告,呼籲歐洲企業與民眾當心,中國明年全面實施的「社會信用體系」不僅影響中國個人與企業,在中國的外商也將深受衝擊。美中貿易戰雖然導致大量外商遠離中...

法官聲請釋憲(四):放性侵犯趴趴走?性侵犯強制治療沒有終點?

公共政策.張淵森:07 Nov, 2019

性侵犯可不可以終身拘禁治療?刑法規定犯特定類型的性犯罪,如果有再犯的危險,由檢察官聲請法院裁定強制治療,在徒刑執行完後,將這個人關在跟監獄沒兩樣的台中監獄附設培德醫院強制治療,直到再犯的危險顯著降低...

葉多涵/比全素更好的選擇:我不吃脊椎動物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5 Nov, 2019

我吃無脊椎素,換句話說,我原則上不吃有脊椎的動物,我相信這是兼顧動物福利、環保和健康的選擇。無脊椎且可以吃的動物,比你想像得多,我接受的食物包括節肢動物(蝦、蟹、昆蟲)、軟體動物(螺、貝、蝸牛)、環...

為何社會令人如此焦慮(下):日益普遍的社交焦慮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5 Nov, 2019

▍上篇:為何社會令人如此焦慮(上):身而為人,自卑就是常態害羞是種相當普遍的反應。我們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當缺點外露時就會害羞。最常被引用的調查是「史丹佛害羞調查表」(Stanford Shy...

上醫醫「城」?19世紀歐美都市改革與台灣的淵源

公共政策.邱秉瑜:30 Oct, 2019

巴黎的醫學發展,在原則及方法上,均是19世紀初歐美都市改革及都市社會科學的重要根源。現今的台灣,表面看來似乎與這種西方傳統無關,不過台灣與西方都市治理的醫學根源,其實與日治時期後藤新平的「市區改正」...

媒體全面「國有化」,網路已非中國的自由國度?

時事觀察.吳介聲:29 Oct, 2019

風雨欲來的中共四中全會召開之際,當局嚴控網路言論。中共司法機關10月25日發布網路新規,從嚴取締、降低入罪門檻,迅即於11月1日實施。這項「網路新規」入罪標準,例如傳播違法視頻200個以上、網路服務...

數位版毛語錄?「學習強國」App,暴露中共嚴重的亡國感

時事觀察.吳介聲:23 Oct, 2019

《華盛頓郵報》10月13日報導,專業機構發現中共年初推出為習近平「造神」的手機軟體/應用程式(App)——學習強國——暗藏監控的「超級後門」,讓中共當局得以監看高達上億的用戶資料。中共運用科技大規模...

台灣國防違軍事常理?昂貴戰車戰機也是「奇正互變」一部份

公共政策.Flak聊軍事:09 Oct, 2019

近日,美國關注亞太安全議題的記者與研究者葛里爾(Tanner Greer)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台灣的國防戰略違背軍事常理〉(Taiwan’s Defense 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