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社會令人如此焦慮(下):日益普遍的社交焦慮
▍上篇:
害羞是種相當普遍的反應。我們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當缺點外露時就會害羞。最常被引用的調查是「史丹佛害羞調查表」(Stanford Shyness Survey),該調查指出超過80%的美國人,無論是過去、現在、甚至是持續發生,他們都曾在生命中的某些片刻感到害羞。
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多數場合中,有大半時間感到害羞;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長年來處於害羞狀態。雖然有兩成以下的受訪者不認為自己個性害羞,但他們的大多都曾出現害羞反應,例如臉紅、心跳加速,或是「肚子在翻騰」。這些人不認為自己容易害羞,因為他們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會羞赧。而在所有受訪者中,僅7%表示自己從未感到害羞。
缺乏自信與社交焦慮
2001年至2004年間,美國合併症調查青少年補充項目(US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Adolescent Supplement),訪問了13歲至18歲的一萬多名青少年,請他們評估「與不熟的同學相處時的害羞程度」,有近半數受訪者認為自己會害羞,但他們的父母則認為有超過六成。
感到害羞就代表了自我意識過剩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跟他人比較時會產生尷尬、焦慮感、對社交能力沒自信,內心承受更大壓力,思考也會受到阻礙。陷入這種狀態後,就更難與他人互動及享受彼此相處的過程,也很難清楚地思考、表達自己。
這種現象對職場或社交生活相當不利。極度容易害羞的人可能會受到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或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所苦;但以臨床來說,唯有相當嚴重棘手的狀況才會被納入標準。人們只有在恐懼和焦慮感「與實際情況嚴重不對等」時,才會被界定為患有社交焦慮症。當然,這代表判斷標準立基於我們對「正常」的認知。
有少數的人會發現缺乏自信讓他們綁手綁腳,社交生活簡直是折磨,因此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而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社交焦慮帶來的痛苦和壓力,遠大於與人見面的喜悅。我們從「經驗計畫」(Experience Project)這個網站擷取了四名個案,此網站成立的宗旨是讓人自在地分享情緒困擾。
在社交場合中,我會變得很內向、封閉,而且言談舉止都超尷尬。我很怕那種被品頭論足、嫌棄、鄙視的感覺,所以刻意跟大家保持距離。聽見笑聲時,我總覺得別人是在嘲笑我。我知道這種想法很蠢,但我控制不了自己。這幾年來,我已經習慣這種孤僻的生活了……
有時候我會避免跟任何人、甚至是所有人接觸,一想到別人正在評價我,我就感到快抓狂。有時候連到超市櫃台結帳這麼簡單的事,都有可能讓我恐懼發作。通常我會選自助結帳,這樣就不用跟任何人接觸。
不管是跟熟人或陌生人相處,我都非常害羞,這已經對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了,有些人甚至認為我是在裝模作樣。我沒有朋友,就連出個門也是萬般艱難。我會盡量在白天出門購物,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戴墨鏡跟帽子,它們就像保護殼,能避免我的社交恐懼症發作。一旦發作,我就會開始結巴、冒汗,感覺大家都把我當怪胎一樣地猛瞧。我每天都得跟這種水深火熱的狀態搏鬥。
這類關於自我隔絕的經驗分享,讓人更了解這些容易害羞者內心的痛苦,以及為何正常生活對他們而言如此艱難。許多備感焦慮的人都以為自己罹患精神疾病,在尋求醫師協助後,他們會拿到抗焦慮劑或其他精神藥物。
自1980年起,社交恐懼症正式被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歸類為精神障礙,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縮寫為DSM)中。長期以來,科學家並未針對普遍的害羞現象進行研究,反而嚴謹地調查社交恐懼症的普及度。過去30年來,患有社交恐懼症的美國人,其比例從2%成長為12%。
日益普遍的精神疾病與壓力
在富庶的已開發國家中,精神疾病相當普及,甚至有持續增加的趨勢。一份好的調查研究必需相當謹慎,以確保它們只將非常嚴重、且影響到日常行為者納入考量,而非僅是簡單地反映了大眾與醫療從業人員對精神疾病的認知轉變。
專家在評估嚴重的個案時會採用嚴格的標準,這是為了排除心理與情緒不適較輕微的人。該如何證明精神疾病的普及率不斷升高?只要比較不同年紀群體的生命經驗,就可看出端倪。回溯生命歷程,每年受精神疾病所苦的年輕人似乎比老年人還多,但這並不是因為老年人的記憶力較差所致;有些研究會比較多年來學生與兒童等連續樣本的焦慮比例,藉此將老年人記憶力較差這個因素排除在外。
有項時間橫跨1952年至1993年、遍及全美的研究,其結果顯示在這40年間,學生與成年人口焦慮程度增加之劇烈,連報告作者也清楚表示:「在1980年代,受焦慮所苦的一般兒童,甚至比1950年代罹患精神疾病的兒童還多。」
在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與20年前相比,2006年的青少年深受各式各樣的問題與困擾,尤其是嚴重的情緒障礙。無論性別、無論這些青少年是來自雙親家庭、單親家庭或擁有繼父、繼母,不管家境是富裕還是清寒,這股趨勢同樣存在。
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在2017年的調查中指出,八成的美國人具有一項以上壓力過大的症狀,例如被情緒壓垮了、鬱鬱寡歡、緊張或是焦慮。研究人員請他們以1分到10分來評估壓力多大時,有兩成的受訪者選擇8、9與10分。
雖然焦慮和憂鬱是最常見的合併症,但其他類別的精神健康問題同樣有越來越普及的現象,例如情緒障礙、衝動控制障礙和藥物濫用等。既然這些問題都越來越普遍,就代表背後肯定有共通的成因,而焦慮肯定榜上有名。
我們很難評估精神疾病有多大的比例是由害羞與焦慮所致。在絕大多數的案例中,專家還是以症狀來畫分精神疾病的種類,幾乎不會參考其背後成因。但同樣受焦慮所苦的人們,其表現症狀可能截然不同。
如果你一出門社交恐懼症就會發作,那麼你會被歸類為患有廣場恐懼症;假如社交恐懼症令你鬱鬱寡歡,那你就是憂鬱症;倘若多年來你試著用酒精來穩定焦慮的情緒,那你就會被定義為有酗酒這種精神障礙;假設你時常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總是想在他人面前盡量展現或擔心自己的外貌,那你很有可能(在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下)會被界定為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
研究報告顯示,在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們之中,有三分之二也具有其他合併症,例如躁鬱症、飲食障礙和藥物成癮等。藉此我們就能有所警惕,意識到其實害羞、焦慮與日漸普及的精神疾病緊密相關。自我意識過剩、壓力大到快喘不過氣、與他人相處時感到不安、有時又鑽牛角尖地懷疑自我價值,這些狀態對社會構成莫大傷害。
我們不僅無法與他人好好相處,更不斷質疑自己,這種心理傷害讓人失去正常行為能力。
小結
經濟成長帶來前所未有的奢華及舒適的生活,但人們的焦慮卻不減反增,這實在很矛盾。既然生活過得比從前更優渥,照理說我們不該像前人那樣為生活擔憂、也不該比生活水準較低國家的人們還焦慮。然而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圖表顯示,比較世界各國,富裕國家的精神疾病普及率比窮困國家高出許多。
二十世紀初,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發現,任一精神障礙的終生盛行率在美國為55%、紐西蘭49%、德國33%、荷蘭43%,但奈及利亞與中國僅20%與18%。如果生活水準都已提升,焦慮程度卻不減反增,我們就不能從物質生活缺乏的角度來尋找成因,該把焦點轉到社交生活上。
自我意識過剩的症狀包含害羞與社交恐懼,這或許是整體焦慮感上升的重大原因。但既然我們常以物質水準來展示自我身分地位,這個要素肯定也與焦慮感密切相關。
過去大眾主要希望外在的物質與內在的心靈達到一致滿足,如今兩者之間的比重已有所改變;對大部分人而言,現今的生活水準遠高於過去,如今大家最擔憂的,就是能否在與他人比較之下,維持一定的物質水準。
換言之,大家都很在乎自己是否迎合社會規範、以及在社會上具有何種地位。因此,我們對生活水準的擔憂,便取決於自我價值與社會比較的焦慮。
※ 本文摘自《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作者:理查.威金森(Richard Wilkinson),凱特.皮凱特(Kate Pickett)譯者:黃佳瑜,溫澤元出版社:時報出版出版日期:201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