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社會令人如此焦慮(上):身而為人,自卑就是常態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為何社會令人如此焦慮(上):身而為人,自卑就是常態

活在當代社會,我們總是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心理學家將這種心態稱為「社會評價威脅」。 圖/路透社
活在當代社會,我們總是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心理學家將這種心態稱為「社會評價威脅」。 圖/路透社

在歐普拉(Oprah Winfrey)創辦的《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中,她的造型顧問瑪莎貝克(Martha Beck)寫了一篇文章,分享自己的「派對焦慮」經驗:跟別人相處時,她說「內心的頭號大敵是脆弱、恐懼和不留情面的評論」。貝克說自己「跟成千上萬名不擅融入派對熱絡氣氛的人一樣,我們是害怕在派對中跟人閒聊的社交恐懼者。」

不僅如此,「我們還怕自己會說出蠢話,讓大家知道我們其實是傻瓜,而非大家心目中理想的社交高手。」她還說自己「需要有令人稱羨的成套武裝,例如聰明的言談舉止、緊實的大腿、廣闊的人脈還有財富等,才有辦法在派對中存活。從挑選衣服到寒暄閒聊,每一步都出於恐懼,都是為了抵抗批評的防衛之舉。」

我們把害羞內向、自我懷疑和與他人相處時的不自在感,全都當成自己的心理弱點,彷彿是種情緒缺陷,必須盡全力改善。我們都努力將這些不安全感藏起來,所以很少在他人身上看見這些特質。不過研究調查顯示,這種狀況極為普遍,僅少數自信心十足的人得以倖免。

身而為人就是會感到自卑?

事實確實如此,奧地利精神分析學者阿德勒(Alfred Adler)在二十世紀初脫離佛洛伊德學術圈,他認為上述感受都是人性組成中的基本要素,他帶出「自卑情結」的概念,更表示:「身而為人就是會感到自卑。」自卑的情緒通常分為兩種:其中一種是害羞、沒自信,有時會害怕社交,另一種則是以自我膨脹、高傲、自戀與擺高姿態來掩飾不安全感。

雖然這是現代數據分析出的結果,但阿德勒早就提出這項說法,他認為高人一等的心態是為了保護內心的自卑感,而且內心越自卑,外在的偽裝就越強烈。「如果有人總擺出自己比他人優越的態度,我們可以推測他內心肯定有一股自卑,因此需要特別費心掩蓋。」「自卑感越強烈,獲得他人肯定的渴望就越大,情緒也會特別不安、躁動。」

當然,因為「費心遮掩」的手法起了效用,我們才不曉得原來這股不安感如此普遍,一廂情願地以為是自己獨有的困擾。

這種自卑感以及形式各異的掩飾手法,在某些社會中更為普遍,阿德勒無法從患者的心理特點中看出,因此我們只能藉由當代統計資料的分析來得知。這個現象顯示了肯定有強大的外在因素會影響自卑感的加深或減輕,而流行病學家受過專業訓練,具有研究疾病分布與其決定因素的能力,因此能找出這些影響自卑感的要素為何。

人類是社交動物,我們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度、以及避免冒犯他人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交技能。對周遭人群保持敏感原本是既正常又有益的,但如今這份敏感度卻不斷被觸發,而且強度與日俱增,反而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人們失去安全感,只好不斷自我防衛,藉此消弭微不足道的批評;有些人甚至對社交活動感到焦慮,因此將自己封閉起來;我們也發現人們為了掩飾心中的不安,不斷利用外在象徵來彰顯社會地位。

上述這些缺乏信心與安全感的現象,已經嚴重到讓許多富裕國家的人們無法過得更快樂,也無法提升生活品質。讀者會在本書發現,如果想對抗這個現象,方法並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厚臉皮,而是去找出社會上的有害成因並加以制衡。

自卑的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害羞、沒自信、害怕社交,一種則是以自我膨脹、擺高姿態來掩飾不安全感。 圖/路透社
自卑的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害羞、沒自信、害怕社交,一種則是以自我膨脹、擺高姿態來掩飾不安全感。 圖/路透社

為何社會抑制這麼容易被觸發?

我們希望釐清的是為何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這麼容易被觸發,並希望能藉由釐清這件事來提升全人類的福利。我們的首要目標是研究社會上的「垂直不平等」、從社會頂層到底層的貧富差距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社會地位與階級含意。我們希望從中得知,這些因素是如何讓我們對他人產生不同的價值判斷,並因此讓我們變得更有自信或更加的自我懷疑。

所謂的「水平不平等」比較的是不同群體間的狀況,這些群體可能是以性別、種族、階級、殘障與否、信仰、語言或文化等因素來畫分,這種不平等因為同樣牽扯到優等與劣等的議題,因此會被認定是社會上的不公義;但是,跟聚焦在這些特定族群的差異相比,我們的目標其實是揭露個體如何被賦予優等或次等的地位,因為這是形塑所有不平等現象中的必要環節。

首先,我們要先來討論大家認定貧富差距的共通癥結點。不過在找出社交痛苦的結構性成因時,得先了解人們是如何感知這種痛苦的情緒。

活在當代社會,我們總是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心理學家將這種心態稱為「社會評價威脅」(social evaluative threat)。對於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來說,這種現象對人民的生活品質構成極大的負擔。在乎他人觀感要付出許多代價,例如壓力、焦慮感與憂鬱不斷加劇,而用酒精或藥物來鎮壓焦慮的方式也對健康有害,失去社交生活和交友圈更讓許多人感到寂寞。

這種不安全感就像社交生活中的癌症,雖然不可輕忽,但我們在衡量生活品質時卻鮮少將其因素納入考量。基因、童年經驗、或是曾在學校受到何種對待,這些因素都隱含個體弱點差異。但與其探討這些因素,不如把這種普遍的心理狀態當成公共衛生問題。

▍下篇:

為何社會令人如此焦慮(下):日益普遍的社交焦慮

※ 本文摘自《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
作者:理查.威金森(Richard Wilkinson),凱特.皮凱特(Kate Pickett)
譯者:黃佳瑜,溫澤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7/23

《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書封。 圖/時報出版
《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書封。 圖/時報出版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