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首里城重建之路:決心與否,攸關文化資產的去留 | 蕭文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沖繩首里城重建之路:決心與否,攸關文化資產的去留

10月31日,沖繩首里城發生大火,正殿建築付之一炬。 圖/歐新社
10月31日,沖繩首里城發生大火,正殿建築付之一炬。 圖/歐新社

文化資產的消失、毀滅是人類浩劫,文化資產的防護、再次復原,往往是災後重點。

地震、火災、戰爭、各種人為刻意毀壞,都是造成文化浩劫的原因。即使「文資災害」可以事先預防,可以透過平常制訂的工作操作手冊管理,運用演習與訓練減少災害,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百分之百保證文化資產不會遭逢變故。因此,災害管理、災害應變、災後重建或修復便成重要課題。

文資災害後的省思

2019年這一年,由4月至今,這年遭受「火劫」的世界遺產及周遭相關文資,就包含了法國巴黎聖母院、中國山西平遙古城武廟、義大利杜林皇家馬廄與馬術學院、沖繩首里城白川鄉合掌村周遭。這些文資火災之後,世界各國的做法,幾乎是宣示將不畏困難地投入鉅資與時間進行「修復」或「重建」工程。

面對災害風險,文資難以百分之百杜絕,每一次文資重災後,發生災害的國家至少都有補破網的措施,通常包含修訂相關文資法令、檢討消防設備、實施消防演習,並規劃時程進行修復或重建計畫等。

以日本為例,在1949年(昭和24年)法隆寺火災之後,當時便修訂了《文化財產保護法》,並且把發生法隆寺火災的 1月26日訂為日本的文化財產保護日,人們也會在這一天於各大文化財產處進行消防演習。中國也在平遙古城武廟失火之後,將每月9日定成「平遙古城景點消防安全日」。

比照世界各國,台灣有價值的老屋焚毀及強拆率應該是世界第一,而文資火災中,疑似遭縱火的比例也最多,尤其好發在文資審議前,推測這是企圖影響文資審議結果。而火災次數之多,讓人目瞪口呆,連維基百科都有台灣文化資產火災列表

不過世界各國重要文資發生了文資火災,除了找出缺失,力求防範,事後幾乎都宣示重建、修復,台灣的老建築物如果已經取得文化資產身分,即使後來慘遭祝融、地震等災害,文資身分也甚少廢止1

然而,近年來台灣文資經常遭遇文資審議會以結構不完整、房屋老舊、曾遭火災等藉口,作成成不登錄、不指定文化資產的理由,刻意忘記文資法在921地震後曾修法,並允許在修復工程中,得以採用現代技術和材料進行修復。

反觀歷經二次大戰的沖繩首里城、華沙老城,以及經歷1990年種族宗教衝突的莫斯塔爾(Mostar)古橋,即使被摧毀了,卻依舊耗費巨資,採取原地且注重考證的重建或修復。

為何這些國家如此積極保護文化資產,台灣卻經常對文資自我放棄呢?

法國巴黎聖母院今年4月慘遭祝融。 圖/路透社
法國巴黎聖母院今年4月慘遭祝融。 圖/路透社

文化資產「重建」的意義

2019年再遭祝融幾乎化為灰燼的沖繩首里城,災後馬上宣布要「重建」,到底「重建」的意義為何?及在什麼狀況下,文化資產會思考「重建」,應該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重建」與「修復」是不同的,「重建」是原本建築體大部分消失,必須重新仿作;「修復」通常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真實性的物件做基礎。

過去一些國家及國際組織,並不贊成重建這種的手法,因為任意宣稱要將已經消失的文化資產重新呈現,可能會誤導事實,尤其便宜行事的複製表象,缺乏資料考據流於捏造,反而會有不尊重文化資產,不知記文化消失教訓之嫌。

但是某些國家或國際組織,有時候會因為個案,基於社群與場址的精神,以及守護文化、傳承文化的堅強意志,允許為社會公義而使用重建手法,讓文化資產再次呈現。

國際上認同的重建,基本上是強調「原址」,原物歸位的場所精神。重建的方式是經過嚴謹考證的,而非臆測的,這不是將建築在異地複製貼上,也不是小人國、樣品屋、拍片影城,可以任意變更材料、尺寸。

除了位置的真實性,重建在設計圖樣、老照片考證、材料與匠師工法也都有要求。

舉例來說,莫斯塔爾古橋,光是照片考證就超過千張,殘跡打撈的過程也絕非容易。某種程度來說,嚴謹的重建,是展現文化保存的「決心」;即使重建的建築,未必能獲得世界遺產組織青睞,但是對於某些有此需求的國家而言,是必要的。

2019年再遭祝融的沖繩首里城,災後馬上宣布要「重建」。 圖/美聯社
2019年再遭祝融的沖繩首里城,災後馬上宣布要「重建」。 圖/美聯社

毀於惡意破壞下的文資重建與修復

目前採用重建方式的文化資產,通常是遭遇到天災、人禍,而毀於戰火下的文資重建,是最常見的例子。

命運多舛的沖繩首里城,其實就經歷多次毀壞又重建,上一次的毀壞是在1945年,二次大戰期間,美軍對沖繩島採取空炸、砲擊及登陸等方式,進行毀滅性的戰役。這場戰役十分慘烈,沖繩島上90%的建築幾乎完全摧毀,首里城更是此次攻擊的重要目標,幾乎被夷為平地。在這樣衝擊下,沖繩的文化面臨了瀕危。

戰後的沖繩人,經歷重重艱難,透過多種資料考證,購買珍貴材料,聘請一流匠師,重建木構造為主的首里城,直到1992年才完成恢復了首里城的舊觀。

隨後,首里城在2000年取得世界遺產身分,不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的部分,是琉球王國時期所留下的遺跡,而非2019年這次大火燒掉的正殿等建築。

但是戰後重建首里城,不僅藉由建築的復原,促使集體記憶的恢復,將沖繩人凝聚,此舉也有助於人們瞭解琉球5百年的歷史,因此獲得高度的支持。而2019年火災後,首里城也為了延續文化,再度發起重建。

沖繩首里城遭祝融前外貌。 圖/美聯社
沖繩首里城遭祝融前外貌。 圖/美聯社

波蘭的華沙老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採取重建恢復舊觀的經典案例。1944年8月,華沙起義期間,華沙老城85%以上的建築遭到納粹部隊的摧毀。華沙人民即便經濟上十分困窘,仍蒐集了戰前遺留下來的圖紙資料、照片,找出所剩不多的殘骸遺構,努力恢復戰前樣子的老城。

這個全力找回過去歷史風貌的案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正面肯定,在1980年將其登錄為世界遺產。

毀於二戰砲火的文資還有德國的德勒斯登聖母教堂。這個教堂興建於18世紀,是德勒斯登的地標,二次大戰末期,教堂毀於盟軍的轟炸,戰後聖母教堂的廢墟被刻意保留下來。

東西兩德統一之後,開始出現修復及重組的呼聲,重組殘跡的金額多來自募款,修復方式是由瓦礫堆中,找出約3800塊可用的殘跡與新的結構重組,並盡可能將殘跡歸位,如今德勒斯登聖母教堂成為德國東部文化的亮點。

波蘭的華沙老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採取重建恢復舊觀的經典案例。 圖/美聯社
波蘭的華沙老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採取重建恢復舊觀的經典案例。 圖/美聯社

德國的德勒斯登聖母教堂修復前後。 圖/維基共享
德國的德勒斯登聖母教堂修復前後。 圖/維基共享

有文化價值卻毀於戰爭的橋樑,則有佛羅倫斯天主聖三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莫斯塔爾古橋等。

其中,佛羅倫斯天主聖三橋是一座古老的、具歷史意義的拱橋,這一座橋毀於1944年8月8日,為德軍撤退時將其摧毀。但是1958年重建方式,則是使用從阿諾河打撈出的原來石頭,及採用原本採石場採集的石頭進行修復,工程十分浩大。

近年來國際文化保存組織較為肯定的重建、重組案例是莫斯塔爾古橋,這座橋擁有超過4百多年的歷史,毀於1993年的內戰中,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國際科學委員會,促成了舊城和舊橋地區的重建。

這個重建、重組的過程,包含研究了上千張橋樑的原始照片,透過匯集訊息,計算出每塊石頭原始的準確尺寸和形狀,並且由河中打撈殘跡,並採用古鄂圖曼土耳其時期採石場所出產的石塊來重建。

重建修復完成的莫斯塔爾古橋,因為象徵基督教、伊斯蘭教和諧共存的象徵地景,保有「社群與場址的精神」,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文化可能因為人禍毀於一旦,但是文化能否保存,往往在於決心。遭遇戰火或人為破壞下的文化資產,可能僅剩瓦礫,有決心保存文化的國家,就算耗盡力氣也要將其復原。

莫斯塔爾古橋。 圖/維基共享
莫斯塔爾古橋。 圖/維基共享

台灣毀於天災人禍的文資重建與修復案例

台灣的文化資產大多命運多舛,遭遇天災人禍者不勝枚舉,因此僅列舉幾例。

霧峰林家就曾毀於921地震,當時頂厝的景薰樓、蓉鏡齋、新厝、頤圃損毀,下厝的大花廳、宮保第、草厝等建築倒塌,五桂樓則剩下3面牆。由於霧峰林家多處建築全倒,總建築群毀壞超過7成。2002年4月,內政部突發布廢除古蹟公告,此舉造成當時文化界論譁,所幸殘構並沒有馬上被清除。

在監察院的調查與文化人的壓力下,2002年7月,內政部不得不恢復霧峰林家古蹟身份,接著政府斥巨資整理殘跡,花長時間修繕,目前大多已經完工,風華再現。

遭遇祝融重建的案例,另有蔡瑞月舞蹈社與草山行館,兩者都是遭遇惡意縱火,幾乎化為灰燼。

後續,政府沒有因火災後建體受損而廢止古蹟登錄,而是採取重建及殘跡保存的方式。這樣的做法,至少有跟歹徒及破壞文資者對抗的象徵性意義。

霧峰林家花園在921大地震後,總建築毀壞超過7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霧峰林家花園在921大地震後,總建築毀壞超過7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霧峰林家花園在921大地震後,總建築群損毀嚴重。 圖/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霧峰林家花園在921大地震後,總建築群損毀嚴重。 圖/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台灣文資軟弱屈服事件逐年增多

台灣文資毀滅的其中一個原因,則是文資官員缺乏捍衛文化資產的決心。

舉例來說,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台北明治橋(中山橋)是台北市政府拆的,當時馬英九市長以水患為由,拆成435個石塊,表示一年內異地重組。如今市長由馬英九、郝龍斌到柯文哲已經延宕17年,明治橋依舊沒有重組,橋墩殘跡還被塗鴉。

而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只把責任推給馬市長,認為難以組回,更說應該開「死亡證明」。甚至,柯文哲更戲謔般公開發言,如果他是「獨裁者希特勒」,早就「咚咚咚」把橋敲走。但若是比對其他國家重組、重建的案例,顯然柯市長宣稱的「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只是口號,對文化保存毫無決心可言。

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台北明治橋(中山橋)。 圖/維基共享
2002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台北明治橋(中山橋)。 圖/維基共享

至於缺乏考證,隨便急就章「重組」的惡例,新北投車站應記上一筆,實在枉費當年李重耀建築師還留下清楚的測繪圖資料,「重組」結果竟然與測繪圖有多處差異。

而文資軟弱的惡例,不只是出現在台北市,幾年前台南下營的文貴醫院即使有「歷史建築」的身分,但也因政府缺乏保存決心而遭到拆除,目前變成一片停車場。

新北市的三峽舊農會、鶯歌協興瓦窯被拆,亦是文化局怠惰導致,事後文化資產課課長曾繼田還錯誤解釋文資法,將責任推卸給中央。

至於台灣文資火災,除了惡意縱火,工程施工管理不當是一個原因,施工現場屢屢看到施工人員直接在木構造屋頂抽菸,罔顧文資安全。如南菜園、台電核火發電廠、彰化關帝廟等,都是疑似在施工過程中,因不明原因引起火花釀禍。儘管如此,目前我國還是並未嚴格落實文資修復的工地管理制度。

文資火災,工程施工不當也是原因之一。施工現場屢見施工人員直接在木構造屋頂抽菸,罔顧文資安全。 圖/作者提供
文資火災,工程施工不當也是原因之一。施工現場屢見施工人員直接在木構造屋頂抽菸,罔顧文資安全。 圖/作者提供

文化部長鄭麗君上任後,雖然在2016年建立「有形文化資產防災守護方案」,並在2017年框列新臺幣1億元預算,但防災的執行是地方政府的工作,只要地方文化局怠惰與虛以委蛇應付中央,文資防災工作就難以為繼。

以台北市為例,2014年4月之前,台北市有6成市定古蹟未依文資法,提交古蹟管理維護計畫。2019年,台北市政府未依照「古蹟及歷史建築消防救災處理原則」,提供管轄消防單位「防災及緊急應變計畫」的名單就有160處(44處市定古蹟、116處歷史建築)。

由此看來,部分地方政府對於文資的態度始終消極。台灣文資未來,依舊險象環生。

  • 大雪山製材廠是少數因為火災廢止文資身分的案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