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保存做半套還牽拖蔣渭水及政治受難者?柯文哲別再找藉口 | 蕭文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文資保存做半套還牽拖蔣渭水及政治受難者?柯文哲別再找藉口

六張犁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紀念碑。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六張犁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紀念碑。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在2022年清明連假回鄉掃墓前,媒體出現一則新聞,台北市政府以維護六張犁蔣渭水紀念廣場及政治受難者紀念廣場等文化資產之名義,要求該地區被市府認定「不具文資」價值的519個墳塚必須限期遷走,引起了部分的民怨。

柯市府以保護文化資產之名義,看似出師有名,儼然是一位正義凜然的文化愛好者。

值得關注的是,大安區六張犁墓區內擁有三處法定文化資產,通通都是墳塚類,分別是蔣渭水墓園、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以維護有文化價值的墳塚名義,要求清除被市府認定不具文化資產的墳塚,理由似乎聽來怪怪的,這一位市長真的愛文化資產嗎?還是以文化資產名義掩飾市政無能?

維護蔣渭水紀念廣場文資之名是假議題

熟悉台灣文化資產,或是通曉蔣渭水歷史者應該知道,所謂的「蔣渭水紀念廣場」是2018年10月之後才出現的名稱。

「蔣渭水紀念廣場」的前身,在過去被稱為六張犁第六公墓,而1952年至2015年1,蔣渭水遺骸曾葬於此處小丘。

1931年逝世的蔣渭水最初葬於大直,後因太平洋戰爭,遺骸暫厝關渡慈航寺。

國民政府遷台後,欠缺政通人和,大小衝突不斷,228事件後,行政院於該年5月頒贈「台灣台北縣先烈蔣渭水」、「志慮忠貞」匾給予家屬。接著在蔣渭水逝世20週年前,由副總統率五院院長2「民族正氣」3匾,宣稱表彰貢獻。這些看似尊敬蔣渭水的行為,有學者認為是把過世的蔣渭水當成攏絡人心的工具。

1952年8月15日,蔣渭水與元配夫人石有的骨骸遷葬臺北六張犁芳蘭山麓,墓碑由當時的行政院長陳誠提字「革命先烈蔣渭水先生之墓」4。參加六張犁遷葬弔唁者冠蓋雲集5。據悉除了家屬之外,參加葬禮的有陳誠、白崇禧、何應欽、郭寄嬌、嚴家淦、桂永清、吳國楨、吳三連、黃季陸、黃朝琴、唐縱、鄧文儀、黃添樑、丘念台、黃國書、馬壽華、陳尚文、楊肇嘉、袁守謙、李良榮、田炯錦、覃勤等百餘名,及前台灣民眾黨同志二百名。

蔣渭水遷墳六張犁後,並沒有因此就被特別紀念,反而是被遺漏在教科書之外,白色恐怖時期的陰霾使蔣渭水生又一度少人聞問,直到台灣民主化之後,才又再度成為民間研究的顯學。2012年蔣渭水墓經後代與公民爭取成為文化資產,台北市政府經審議後公告為歷史建築。

蔣渭水墓周遭到處是落葉與塑膠袋沒有打掃。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蔣渭水墓周遭到處是落葉與塑膠袋沒有打掃。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只是近年來有些地方政府首長,以墓區凌亂、景觀紛雜將公墓視為鄰避設施,陸續有遷葬作業,若非有文化資產身分者,恐怕都難以留下,柯市長主政下的台北市政府亦是如此。

翻閱相關新聞可知,蔣渭水與其夫人所處的六張犁的六公墓區老早在2018年,以土地活化之名開始進行遷葬作業,經八個月修整後,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宣稱完成了「大安第六公墓、大安第八公墓、大安第九公墓、景美第一公墓」等墓區的遷葬作業,總共遷移了11,269座墳墓,並釋出近二十九公頃的土地。

原本埋葬蔣渭水的小丘,柯市長將所謂不具文資身分的墳墓清塚,把此地命名「蔣渭水紀念廣場」,並進行剪綵,成為柯文哲口中可以看煙火,眺望101的政績。

既然「蔣渭水紀念廣場」2018年已經完工,試問為何2022年還以維護「蔣渭水紀念廣場」文資的名義再次要求遷墳呢?顯然2022年柯文哲是把蔣渭水再度拿來當清墳的藉口罷了!把民怨推給過世的蔣渭水,這樣會不會太缺德?

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墓碑因為欠缺管理,不少已經埋沒在荒煙蔓草中。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的墓碑因為欠缺管理,不少已經埋沒在荒煙蔓草中。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無心保留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的柯文哲

解嚴之前,人們因為政府刻意隱瞞資料,對白色恐怖時期的受害者埋身何處,所知非常有限。因此,1993年曾梅蘭意外發現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被槍決的墓塚群,曾引起了一陣騷動,立委甚至召開記者會。

受難者家屬要求還原歷史真相,讓歷史回歸。直至2001年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主張送市府古蹟審議,並規劃成紀念公園。

龍應台當時表示,這項將送進古蹟審查會的指定案具有多層意義,最重要的是打破過去只是從「建築」或「美學」的觀點來認定古蹟或歷史建築,這次是從歷史的眼光,深刻文化資產內涵來認定;同時,她希望把陰森的墓地,轉化為積極正面的歷史教育場所,讓白色恐怖不再是一片空白;而且她認為應該把受難者的亂葬崗納入文資法的保護對象,避免遭到可能的破壞。6

龍應台與當時的文資現勘的三位委員雖然都認定白色恐怖時期具古蹟價值,詭異的是,此案查無進入正式文資大會審議的資料,不過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的相關硬體設施在2002年完工,並在馬英九市長任內落成。

蔣渭水墓周遭長滿了外來種植物大花咸豐草。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蔣渭水墓周遭長滿了外來種植物大花咸豐草。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就歷史學判斷,六張犁墓區是部分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最後安息之地,許多平凡的青年男女,因談論政治、參加讀書會、或是對高壓當局不滿,就遭草率判死刑,被牽連者不計其數,這個場址反映了台灣50年代政治受難者不平遭遇,其歷史價值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豈料柯文哲上任市長後,因為遷墳政策,在2015年由柯市府另圈選的三位文資現勘委員,推翻了過去具「古蹟」價值的說法,結論是:「建議以靈骨塔集中遺骨」。

這些墓碑差一點在2015年遭到剷除。保存政治受難者墓園運動在洪維健導演再三陳情,台北市議員簡舒培、李建昌、阮昭雄質詢市府,民間團體列舉事證,台北市政府才在2016年將這裡登錄為文化景觀「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

柯市長的文化局本來就對文化資產漠視,要不是公民的力量展現,台北市政府會保留「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

柯文哲上任市長後,因為遷墳政策,在2015年由柯市府另圈選的三位文資現勘委員,推翻了過去具「古蹟」價值的說法,結論是:「建議以靈骨塔集中遺骨」。圖為柯文哲出席紀念「二二八事件75周年紀念系列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柯文哲上任市長後,因為遷墳政策,在2015年由柯市府另圈選的三位文資現勘委員,推翻了過去具「古蹟」價值的說法,結論是:「建議以靈骨塔集中遺骨」。圖為柯文哲出席紀念「二二八事件75周年紀念系列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市府六張犁三處墳塚文資管理欠佳,莫再牽拖蔣渭水

維護文資其實跟市府的墳墓遷移政策無關,柯市長根本不該牽拖已死的蔣渭水,以及戒嚴時期白色恐怖受難者。

若用管理維護角度檢視六張犁三處墳塚文資,可以發現蔣渭水的墓碑後小山坡與「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在管理上有著若干問題,兩處都有外來種植物大花咸豐草的入侵,其中「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墓園」還有嚴重的水土保持問題。

至於白榕蔭堂墓園,雖然還不至於到殘破不堪地步,但是伊斯蘭教色彩的圓頂卻是剝落,也沒有修復,而做這些文化資產的管理維護,柯市府可以說是怠惰到了極點。

因此奉勸柯市長,市政無能就別強詞奪理找藉口了,莫牽拖蔣渭水。

圓頂剝落的古蹟——白崇禧墓園。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圓頂剝落的古蹟——白崇禧墓園。 圖/台北文資團體提供

  • 2015年,蔣渭水與夫人遺骸落葉歸根,返回故鄉宜蘭。
  • 蔣渭水逝世20週年應該是1951年。
  • 根據蔣理容說法:蔣介石為了合理化他的統治,也為了收攏台灣民心,於是舉辦了一個極其盛大的「蔣渭水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會」。大會由台灣本土備受敬重的意見領袖吳三連主持、先賢胞弟蔣渭川致詞,來賓可謂「冠蓋雲集」,除了蔣介石本人沒有出席之外,副總統率五院院長頒贈蔣介石親題的「民族正氣」匾額,向蔣渭水致敬。「蔣渭水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會」應該在1951年舉辦才正確,那為什麼1950年就匆匆舉行呢?是年的3月1日蔣介石方才復職出任總統、8月5日蔣渭水逝世十九周年,就迫不急待舉辦二十周年紀念,可見得蔣介石對二二八受難慘重的台灣人急於安撫與攏絡之意。 然而最為弔詭的,是在這場隆重風光的儀式之後,「蔣渭水」三個字就在台灣歷史中消失了,教科書不提、老師不教、大人也不講,「蔣渭水是台灣文化的領航者」成為禁忌的話題。相關資料見2015年蔣渭水歷史行蹟的終點站——蔣渭水之墓。
  • 筆者認為:「革命先烈蔣渭水先生之墓」的立碑顯然忽略了這是夫妻墓,無論是過去墓葬制度,或是現今的平權,都是不洽當的作法,推測是當時政治下的產物。
  • 根據蔣渭水孫蔣勇揚表示:參加的六張犁葬禮「黑頭車」一部接一部,許多達官貴人出席。
  • 2001-12-18/聯合報/19版/都會萬象,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