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疫情下的性別不平等(中):女性「在家工作」的難題與受暴風險

時事觀察.V太太:28 Mar, 2020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席捲全球,截至目前(3/27)為止全球已有超過52萬人感染、逾2萬人死亡,不僅奪走了許多人的家人與朋友,更對各國醫療體系和經濟狀況造成巨大的衝擊。近日許多...

檢仔聊齋(十):防疫刷存在?被權力宰制的檢察指令與偵查作為

公共政策.吳忻穎:25 Mar, 2020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我國在第一波流行期間達到矚目的成效,低感染人數的數字,似乎足以向全世界炫耀。所謂「亂世出英雄」,這樣的歷史故事在現代也會發生,收看...

新店隨機殺人案的幾個舊問題,何時才能看到改變的契機?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4 Mar, 2020

本月13日晚間,在新北市新店區發生隨機殺人案,報導指出一名王姓男子與妻子因晚餐問題發生爭執,王男一時情緒不穩,隨即持刀下車,從背後刺殺一名於路邊等候家人的機車騎士,案發後從容上車逃逸。據報載,王男被...

一戰後的頹敗與生命力:日本「新感覺派」作家群像

社會文化.邱振瑞:26 Mar, 2020

大概沒有人會反對這種說法:研究文學思潮的變遷,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它極富歷史性的思考意義,不限縮研究者運用諸種方法和觀點,更鼓勵有志者以對等和尊重的態度,來考察其興衰歷程。換句話說,我們將日本「...

溫泉泡澡會東西:日本「湯治客」的療癒物語

社會文化.辜振豐:23 Mar, 2020

大英帝國代言人吉普林(Rudyard Kipling)妙言道出,東是東,西是西,東西永不相期,但溫泉卻交會東西。日本幕末,在日老外也樂於前往溫泉區,享受泡澡的樂趣。追劇觀影,閱讀小說,總會目睹泡澡的...

馬來西亞鎖國以後:星馬邊境防疫下的「移動公民」

時事觀察.陳洸銘:19 Mar, 2020

3月15日,新加坡宣布境外隔離措施擴大至全東南亞,但從馬來西亞透過陸路或水路入境者,則不在此限。新加坡隔離措施正式上路隔天,馬來西亞即宣布更嚴格的「行動管理限制」措施,即自3月18日起至31日實施出...

備受質疑的數位巨獸:「抖音」為何遭美政府機關禁用?

時事觀察.賀軍:17 Mar, 2020

近年迅速流行全球的中國短片App「抖音」(海外版稱「TikTok」,下統稱「抖音」)總公司日前表示,不再以中國籍版主監控海外產品內容,重申會將版主工作移出中國,以緩和國際社會對抖音日益升高的安全疑慮...

愛在冷戰蔓延時:聶華苓的文學生涯(中)

社會文化.朱宥勳:12 Mar, 2020

全世界最閃的文學小屋聶華苓抵達愛荷華之後,很快便與第一任丈夫離婚,與安格爾結為伴侶。作家伴侶感情如膠似漆者不在少數,但在回憶錄裡面一閃再閃,整本讀來如此嚴重傷害讀者視力的,就並不常見了。有次,安格爾...

雅豊斯/《國際橋牌社》的黑名單與拉麵:那些回不了家的臺灣人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5 Mar, 2020

在臺灣第一部政治職人劇《國際橋牌社》第四集中,臺灣文化研究社的簡正仁和蔡偉明離開阿偉的店後,續攤到麵攤吃麵。吃著味道清淡的陽春麵,簡正仁突然有感而發:「好懷念日本的拉麵喔!」蔡偉明問:「你是說,日本...

葉多涵/科學的界限(六):科學界正面臨「重現性危機」?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5 Mar, 2020

科學透過觀察自然(和社會)來尋找真理,並且會根據新的資料來修正錯誤。在不少人心目中,在「解釋自然」這個目標上,科學方法是唯一、最好、最正確的方法。本系列「科學的界限」六篇文章將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告訴各...

每天都是好消息?新冠疫情難控,北京反加緊管控自由

時事觀察.吳介聲:02 Mar, 2020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爆發至今,中國疫情失控,北京在抗疫同時也加強嚴控自由。中國公民在網路、言論、資訊、新聞、行動以及人身等自由權利,隨著中共當局抗疫名義節節敗退。3月1日起,中共...

「跨國共製」方法論何在?從臺中歌劇院招募訊息談起

社會文化.吳思鋒:27 Feb, 2020

近日,臺中國家歌劇院刊出的一則「素人影像演員」招募暨工作坊訊息,在網路上引起熱議。此為歌劇院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合製的劇場《複眼人》(改編自台灣作家吳明益同名小說) 之招募訊息,該劇將由德國劇場導演執...

產量驟降、外商遷移,新冠疫情衝擊汽車製造業

時事觀察.賀軍:26 Feb, 2020

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之後,對全球製造業有如投下重磅核彈,迄今兩個月,爆炸之衝擊波仍無緩和之勢。武漢是中國的製造業重心,改革開放以來吸引許多全球大廠設廠,近年高速發...

《吹哨奇案》:高冷燒腦又詼諧的羅馬尼亞黑色警匪片

社會文化.陳煒智:24 Feb, 2020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想一想,台灣觀眾其實很幸福,一座西太平洋的小島,每年有四、五百部電影上映,來自世界各國的作品,在此幾乎都有亮相的機會。像《吹哨奇案》(La Gomera)這部由羅馬尼亞、...

黃宗慧/不吃有「臉」的動物?——《愛的迫降》裡的動物彩蛋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9 Feb, 2020

在南韓和台灣同樣掀起熱議的韓劇《愛的迫降》,敘述了南韓財團千金因滑翔傘事故誤入北韓,邂逅北韓軍官進而相識相戀的故事,揪心的愛情橋段與南北韓文化差異的呈現,成為吸引觀眾目光的焦點。然而「職業病」相當嚴...

最陰險的侵略?美國力勸歐洲抗阻「華為」參與5G建設

時事觀察.吳介聲:18 Feb, 2020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2月14日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開幕式演說時指出,中共試圖藉由大型電信公司破壞普世價值、輸出數位...

摩登東京與咖啡香:那些咖啡廳裡的文人軼事

社會文化.辜振豐:18 Feb, 2020

暗黑如惡魔,酷熱如地獄,甘甜如戀情。——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 法國政治家塔列朗曾如此形容過咖啡。這讓我想到多年前,一進入超市,總會瞧見日本進口...

葉多涵/科學的界限(五):政治正確不重要?科學不只屬於白人男性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8 Feb, 2020

科學透過觀察自然(和社會)來尋找真理,並且會根據新的資料來修正錯誤。在不少人心目中,在「解釋自然」這個目標上,科學方法是唯一、最好、最正確的方法。本系列「科學的界限」六篇文章將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告訴各...

翁銘佑/武漢肺炎決戰境外:跨出口罩之亂,備戰社區感染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0 Feb, 2020

(※ 文:翁銘佑,中西醫雙證照醫師)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即使1月23日武漢封城,中國疫情仍難以控制,目前整個湖北省處於醫療崩壞,家戶門禁管制的處境;新落成的...

賴怡忠/武漢肺炎的警示:荒腔走板的WHO,與「中共化」的聯合國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6 Feb, 2020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因應實在令人傻眼。撇開對台灣的歧視與惡意烏龍不談,我們只看到世界衛生組織(下稱WHO)秘書長頻頻感謝中國、讚嘆中國的發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