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總統可以召見大法官講事情嗎?關於司法獨立的實例演練

公共政策.孫健智:09 Jul, 2020

據民間司改人士投書指出,蔡總統就證據法修法一事,在總統官邸,當著民間團體的面,責罵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還命林秘書長將前任司法院秘書長,現任大法官呂太郎找來,同樣當著民間團體的面,喝斥呂大法官。儘管細...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下):親自撕下政治酬庸標籤才是正途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0

▍上篇: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檢察官在刑事訴訟法上的使命為「法律守門員」(Gesetzeswächter),這不是什麼新穎的學說,而是德國法傳統理論以及各版本教...

另一邊的「罪」:轉型正義豈能獨漏律師?

公共政策.孫健智:03 Jul, 2020

德國律師作家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小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上映迄今盈月。原著書名直譯是「柯里尼案」,小說譯名《誰無罪》,暗指戰爭帶給德意志...

那些年,學者專家也突棰:二戰美軍空襲澎湖史的八個烏龍(下)

公共政策.廖英雁:02 Jul, 2020

▍上篇那些年,學者專家也突棰:二戰美軍空襲澎湖史的八個烏龍(上)在討論美軍空襲澎湖史的「烏龍」時,我們發現:它們通常源於沒有閱讀原典,僅引用二手資料,或是前人誤解檔案、後人又一再缺乏校訂。亦有部份來...

捷克議長將訪台:不畏中共施壓,奠基在民主自由的台捷合作

時事觀察.吳介聲:24 Jun, 2020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於6月9日宣布將在8月底率團訪問台灣。此決定雖面臨中共當局施壓,維特齊仍強調,訪台主因除了促進雙邊合作,還要反制中共干涉捷克事務,以及堅守捷克為民...

《阿基拉》的經典意義(上):日本漫畫分成「大友克洋以前・以後」?

社會文化.李政亮:25 Jun, 2020

經典電影重映成了台灣疫情緩和時代的文化風景,日本動漫經典大友克洋的《阿基拉》(Akira)數位修復版的上映,更帶著傳奇的色彩。1988年的作品當中,設定了2020年東京將舉行奧運會的故事,然而卻在1...

戰略考量?脫鉤中國?美國提「G7+4」背後的「川式多邊主義」

時事觀察.徐子軒:23 Jun, 2020

原定於6月舉行的七國集團(G7)會議,正面臨被推遲的命運,如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不會親自參與峰會。經過協調後,本次的東道國美國宣布峰會改到9月後召開,並將擴大非G7國家的參與。據川...

以疫謀併?多國立法監管,嚴審中資大規模收購企業

時事觀察.吳介聲:22 Jun, 2020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6月17日提議,當「外國國有企業」收購歐洲企業股份時,歐盟委員會應有更大影響力,如果認為收購會傷害市場,可以禁止收購。此提議將會討論到9月份,預...

「嚴重關切」已無用?國際集結抗議港版國安法,仍難解香港困境

時事觀察.吳介聲:19 Jun, 2020

針對中共人大會議於5月28日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立法決定,對香港以及國際社會造成負面衝擊,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外交部長,以及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於6月17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中共撤回港版國安法...

近百年前,啟發《動物農莊》的一場新聞風暴——《普立茲記者》

社會文化.賈培德:17 Jun, 2020

政治系學生幾乎都認識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名作《動物農莊》(Animal Farm),也是閱讀貧瘠的我少數讀過的書。1945年出版的《動物農莊》,以寓言形式影射蘇聯於20世紀初...

多國政界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抗中,台灣宜爭取合作

時事觀察.吳介聲:16 Jun, 2020

為聯手制衡中共在國際社會日益專橫、威脅民主自由,來自8個民主國家以及歐盟的近20位國會議員及政界人士,於6月4日成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林茂賢/臺灣人的「神明媽媽」:媽祖信仰背後隱含的母親意象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12 Jun, 2020

媽祖是臺灣民間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神祇,也是最受關注,獲得全世界關注的女神,每年春季龐大的進香熱潮,牽動全臺各地,固有三月肖媽祖之稱,但是你知道為何臺灣人特別風靡媽祖嗎?透過媽祖信仰背後隱含的母親意...

呂昀儒/《罪人的控訴》:我們如何安葬那些已經死去的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Jun, 2020

(※ 文:呂昀儒,宜蘭人,現為律師。個人網誌:我所閱讀的一切。)身為一名律師,當你的恩人被你的當事人殘忍殺害,你要如何為其辯護?你又如何能夠為其辯護?你需要一個理由來安放自己,而你的當事人卻隻字不語...

林子立/罷韓成功:從民粹主義到民主韌性,全球化的能與不能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Jun, 2020

(※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此次的高雄市長罷免投票,相信連最樂觀的反韓陣營,都不敢預估罷韓同意票能夠一舉突破韓國瑜當選市長的89萬選票。短短兩年之間,何以選民的投票傾向變化如此之大?如果...

中國是掠食者,歐洲是獵物?歐洲的「中國夢」何時能醒?

時事觀察.吳介聲:05 Jun, 2020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資深顧問海斯堡(Francois Heisbourg)近日警告,趁著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國可能走上區域擴張甚至世界擴張之偏執路線,鄭重提醒歐洲警惕中共,強調「中國...

顏聚享/《中英聯合聲明》已成歷史文件?國際條約法怎麼看?(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5 Jun, 2020

▍上篇:《中英聯合聲明》已成歷史文件?國際條約法怎麼看?(上)中國近來屢稱《中英聯合聲明》已經是歷史文件,言下之意否認自己仍受此雙邊條約的拘束力。本文嘗試就條約的「無效事由」,來討論中國試圖否定條約...

《誰無罪》的啟示——找尋臺灣的「羅森堡計畫」

公共政策.高慧玲:27 May, 2020

德國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以下稱席拉赫)首部長篇小說《誰無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罪人的控訴》,2019年4月18日於德國...

李尚仁/防疫到中場,新局的開端:「+0」後台灣下一步?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7 May, 2020

到520當天,台灣已經連續13天零確診了1,相較於許多國家出現醫療體系難以負荷的大量重症病患、數以萬計的死亡人數,以及醫護人員因為缺乏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而感染甚至死亡的慘烈畫面,尤其考量兩岸人流往返...

內容農場再進化?當「德國研究」取代「英國研究」

社會文化.​喬瑟芬:19 May, 2020

數天前,一篇名為〈德國研究中心分析:為何台灣防疫經驗不易複製〉的文章,迅速在關心台灣社會脈動的社群中炸開,且很快就跨出同溫層,連一些平時極少分享「政治文」的朋友也開始轉貼。然而,點入該篇文章後,卻立...

家是溫暖避風港?疫情下看見家庭的限制與社群的可能

時事觀察.V太太:14 May, 2020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席捲全球,為了抑制疫情,各國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防疫手段,其中一個扮演重要角色的措施是鼓勵人們保持「社交距離」,也就是透過限制出入、禁止大型集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