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德國

的結果:共找到 821筆 約 0秒

走在鋼索上的幸福?小心欠缺科學思維的科技擁抱

時事觀察.黃俊儒:16 Oct, 2020

最近是諾貝爾獎公布的旺季,也是一年一度台灣科學新聞品質最佳的一個月份。透過磨蹭諾貝爾獎的熱度,很難得的可以讓精緻的科學議題攻佔許多台灣媒體的版面。不過這種高品質的報導可不是台灣社會的常態,我最近才知...

戰狼外交很成功?14國民調:對中國負面觀感驟升

時事觀察.吳介聲:12 Oct, 2020

疫情衝擊全球之際,近期一份重要民調顯示,14個先進國家對中國的負面觀感驟升。民調報告指出,中共當局對疫情處理不當、人權紀錄惡劣以及「戰狼外交」,都是主要原因。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

遷都台中?談立法院及中央政府遷建的可行性及具體方案

公共政策.邱秉瑜:06 Oct, 2020

近年許多政治人物呼籲將立法院甚至是中央政府各機關從台北遷至台中。筆者認為成功嶺鄰近高鐵台中站,便於全台各地人士往來,適合作為立法院新址,又因中央政府與國會應彼此接近且都應鄰近高鐵站,因此成功嶺也是中...

林佳瑩/台灣為什麼要跟COVAX簽約?談全球衛生的合作契機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2 Oct, 2020

新冠肺炎目前已經在全球造成近百萬人死亡,各國都在籌備疫苗研發與獲取管道,台灣也有3家疫苗廠商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由於一般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大概只有20%的成功率,究竟哪一個國家或廠商會最快成功研發...

顏敏如/中瑞友好?當中立國瑞士遇上獨裁者中國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1 Oct, 2020

2016年底川普執政白宮之後,華盛頓的外交政策之一便是要求各國之間平等對待。對北約,美國要求加盟國如實繳交當初就分配好由各國分擔的經費金額,例如德國就該履行承諾,繳足年金。現任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溤德...

黃馨儀/從被動投票到參與改變:《我們與惡的距離》未完成的改編現場

社會文化.表演藝術評論台:30 Sep, 2020

演出:故事工廠時間:2020/09/11 19:30地點:城市舞台(※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於2019年春天上映便引發熱烈迴響,以深刻的劇情帶入對死刑、精神疾病患者等案件的...

黃俊銘/理想與困頓的避難所:30歲的台灣絃樂團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8 Sep, 2020

台灣絃樂團(以下簡稱台絃)是樂界公認最出色的民間樂團之一。這個樂團即將度過30歲生日,他們的存在本身,即是台灣社會的奇蹟。1980年代留學比利時布魯塞爾音樂院的小提琴家鄭斯鈞,在一次聆聽羅馬音樂院演...

高利貸帝國:一帶一路野心現形,窮國深陷北京債務陷阱

時事觀察.賀軍:16 Sep, 2020

近年積極參與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寮國,9月初因為無法如期還款,被迫將大部分國家電網控制權交給總部位於廣州的中國南方電網公司,被疑為誤陷中共「債務陷阱」之最新受害國家,震驚國際。 根據《亞洲時報》(Th...

許家豪/逐網路而居:疫病與資訊時代,「數位遊民」已不是空想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Sep, 2020

(※ 文:許家豪,愛沙尼亞數位公民,現居德國。)數位遊民(digital nomad)意指沒有固定工作及居住地點,靠著一台筆記型電腦跟手機遠端工作賺取獲利,在許多城市、國家不斷流動的一群自由的工作者...

V太太/在生命之裂縫處,開出一朵花:讀瑪格麗特愛特伍《證詞》

社會文化.九歌出版文學誌:11 Sep, 2020

2017年,因為改編電視劇上映,我再次拿起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於1985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這是一次...

走進當代暗黑奇幻華麗異境:法國繪本男神班傑明.拉孔的歌德美學

社會文化.李志銘:11 Sep, 2020

A good illustrated book is a book where both text and illustrations teach us the story and play the...

《花木蘭》再掀抵制潮:片尾鳴謝新疆當局,迪士尼疑為中共「洗地」?

時事觀察.吳介聲:09 Sep, 2020

美國迪士尼電影《花木蘭》(Mulan)近期引起不少風波,除了劇情與考據荒謬,因為主角挺港警以及「港版國安法」,遭到多地抵制。此外,近期有媒體與觀眾發現片尾鳴謝名單中,包括涉嫌迫害維吾爾等少數民族的中...

習近平「五個絕不答應」,美國「區分中共與中國人民」打到痛點?

時事觀察.吳介聲:07 Sep, 2020

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會堂紀念中國抗戰勝利75週年座談會致詞,其中引起矚目的並非對抗日本軍國主義、誇大中共抗戰貢獻的內容,而是他一連強調了五個「絕不答應」,包括劍指美國的「絕不答應割裂...

「戰狼王」御駕親征,王毅訪歐之行並非空手而歸

時事觀察.吳介聲:03 Sep, 2020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率團訪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恫嚇威脅捷克與維特齊「與14億中國人民為敵」、必須「付出沉重代價」,其粗暴態度招致歐洲多國反感、群起撻伐。維特齊的訪台過...

賴怡忠/開放美豬、安倍辭職、黨產釋憲——八二八後的台美日變局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Sep, 2020

8月28日下午,台灣政壇罕見的忙碌異常。先是日本安倍首相因身體緣故宣布請辭待命,接著蔡英文總統在同日下午也宣布開放美牛與美豬進口,此外,大法官會議也公布釋字第793解釋,確定「黨產條例」各具所謂的爭...

新冠疫苗爭奪戰(二):大國分搶疫苗,小國怎麼辦?

時事觀察.徐子軒:31 Aug, 2020

截止目前,全球約有32種疫苗投入臨床人體試驗,除了美、中、英等大國,中小型國家也紛紛參與研究。像是澳大利亞Murdoch兒童研究中心另闢蹊徑,嘗試以流傳多年的卡介苗芽孢桿菌(BCG)疫苗,作為對抗新...

藝術品真的「物以稀為貴」?港台藝術家智海、倪和孜雙個展(下)

社會文化.李志銘:28 Aug, 2020

▍上篇:不是在夢裡,就是在書裡?港台藝術家智海、倪和孜雙個展(上)從2008年創立至今,長期致力於獨立手作印刷書的「nos:books」(挪石社)已出版了超過30種深具實驗性的藝術畫冊、概念書籍、絹...

滲透遠超「千人計畫」?中共在全球廣設人才招募站

時事觀察.吳介聲:26 Aug, 2020

澳洲著名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日前發表報告,揭露中共在國際招募科技人才、滲透各國學者專家,且正透過多元化的組織持續進行,值得高度關注。8月20日,隸屬澳洲政府的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國際...

從「被禁」到「解禁」:中國第六代導演與他們的禁片

社會文化.李政亮:25 Aug, 2020

疫情期間,經典電影重映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中國導演婁燁2000年的作品《蘇州河》修復版,近日也將在台灣上映。時隔20年重映有個好處,一是讓年輕一代觀看昔日神片,二是讓當年看過的觀眾重新審視經典在電影...

新冠疫苗爭奪戰(一):大國力拚技術開發,美中搶當老大

時事觀察.徐子軒:24 Aug, 2020

8月中,俄國總統普丁宣布,俄國將成為第一個大規模使用新冠病毒疫苗的國家,由於這是跨時代創舉,因此該疫苗又被暱稱為「史波尼克5號」(Sputnik V,史波尼克1號是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官方指出,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