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真相只有一個」的瘋狂想像與課綱微調不道德之處
時事觀察.周偉航:24 Jun, 2015對於課綱微調的爭議,國民黨似乎想以「歷史真相只有一個」的態度為整起事件定調,還提出「抓錯有獎」活動,想要突顯微調後課綱的真切性與客觀性。不過,這麼單純、原始的「真理觀」,大概落後世界主要文明約三、四...

我們需要怎樣的老師?會教書還是會寫報告?
社會文化.黃益中:23 Jun, 2015整整三天半的認證研習,兩年的學習與等待,兩次觀察前會談溝通,兩次入班觀課還加錄影錄音,兩次觀察後會談討論,最後湊出滿滿33頁、12978個字的觀察報告,然後一一不通過。這就是教育部強推的「教師專業發...

如何鍛造這個世代的中文系——從回應台文系出發
時事觀察.顏訥:22 Jun, 2015接續著詩人楊佳嫻與唐捐一系列關於中文系各種妖異之事的有趣討論,我在上一篇文章裡,試著以國文課綱微調作為入口,舉出我輩中文系學生在面對當代社會諸多議題時,可能會遇到的困境。然而,相對於我在討論中僅是提...

工作的意義:「江湖武林」職涯論
職場人際.劉揚銘:18 Jun, 2015「比起死亡本身,失業更會強烈否定生命。」這是西班牙思想家加塞特(Jose Ortega Gasset)的名言。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失業的經驗,但大家都很清楚工作、職稱對自己的影響──無論是同學會見老朋...

讓孩子當個孩子吧——台灣對「公共空間」禮節的荒謬想像
世界脈動.陳宛萱:18 Jun, 2015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光憑想像是很難感同身受的,比如說他人的痛苦,又比如說他人的小孩。即便我為人母的生涯已經跨越兩個年頭,我總覺得自己不是個很能跟孩子相處的人。我一步一步地跟隨孩子成長,從一個聽到小朋友吵...

鑄下心靈的傷痕——離鄉的父母、留守的孩子,與鄉村教育的沒落
世界脈動.阿潑:16 Jun, 2015中國一胎化政策深植人心,於是,今日中國孩子的畫面意象,再也不是流著鼻水的鄉村小孩,而是裝扮時尚的「天子驕子」。小孩少,於是寵,捧在手心上,像是媽寶,例如孩子當值日生,是爸媽出動幹活,這等誇張樣態,莫...

西方人比我們會教小孩?錯誤的「國際觀」比小孩哭鬧更可怕
時事觀察.陳方隅:11 Jun, 2015一位遊歷世界的暢銷作家、NGO工作者,繼前陣子寫文章批評批踢踢之後,又發出驚天之文〈為什麼飛機上永遠是華人的孩童最吵?褚士瑩告訴你西方人這樣教出體貼孩子〉。身為一個新手爸爸,看了該文而且發現該文有上...

當老師很輕鬆嗎?幾個被誤解的迷思
社會文化.黃益中:11 Jun, 2015當老師很輕鬆嗎?最近很多人這樣問我。因為出書的關係,這陣子忙著演講、寫專欄、接受採訪,我個性比較愛開玩笑,也不喜歡透露工作的辛苦面,所以單看外表,很容易讓人覺得當老師好像是個輕鬆的行業。我承認我不是...

【數學力】站在「數學無趣論」的另一側
社會文化.賴以威:10 Jun, 2015根據主計處統計「國人對時間分配滿意度」顯示,近三成台灣人自認工時過長,近一半的人覺得投入在嗜好的時間太少了。 我也這樣覺得。年紀越大,越覺得休閒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小時候打電動是被老爸罵,長大打電動是...

人人得而誅之?當殺人的慾望養大體內的怪獸
時事觀察.周偉航:10 Jun, 2015「死亡筆記本」是種出現在漫畫中的法寶,只要在裡頭寫上某人的名字和死法,他就會如你所願而死。在原著漫畫退燒多年之後,北投割喉案又再次引發了「人手一本」死亡筆記本的熱潮。「這個該死」「那個也該死」「通通...

武陵高中校長演說的幾個思考——世界上存在著「公共事務參與」的完美時機嗎?
時事觀察.溫朗東:09 Jun, 2015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在升旗典禮的演講,涉及到教育工作者對於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反黑箱課綱)的價值思考與立場表態,引起不小的關注。 從演講全文來看,林校長的核心意旨可以依序分成幾點: (一)社會運動可能是...

被誤解的經典:從道家「竊國」和儒家「恆產」說起
時事觀察.二谷:09 Jun, 2015延續上一篇關於「經典」的討論。在上一篇中,我提到關於經典的兩個極端看法:「一定要讀」和「經典都是屁」,這一篇我想從「一定要讀」的觀點來討論:為什麼我要讀經典。朱家安有篇短文〈讀論語,不如讀人間異語〉...

論髒話
公共政策.范疇:09 Jun, 2015髒話是人類語言工具箱中的一種工具,如果說邏輯推理是螺絲起子、銼刀,那麼髒話就是鐵錘,碰的一錘,沒了!論述結束。在人類的身體動作工具箱中,也有類似的工具,例如夫妻吵架時摔花瓶。語言和身體,都是表達情緒...

當中文系成為一句髒話:從國文課綱微調談起
時事觀察.顏訥:08 Jun, 2015上個月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排排坐召開記者會,要求提高國小至高中國文課古文比例,以及將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恢復為必修,並且以「六沒有」批判年輕世代,視「古文、文化、禮樂」為搶救「低頭滑指...

為什麼作文裡都是阿公阿嬤?
社會文化.朱宥勳:08 Jun, 20152015年國中會考放榜後,教育部公開數份6級分的範本。記者同時訪問了國文閱卷委員、淡大教授曾昭旭。根據報導,曾昭旭表示:「台灣人平均壽命增加,15歲的考生有那麼多阿公阿嬤都死掉了嗎?很多考生寫『捨不...

蔡英文「文化政策」的三個空洞、兩個提問!
公共政策.劉俊裕:08 Jun, 20156月6日在媒體上見到,民進黨目前頗具優勢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美國紐約首度拋出她的文化政策。對於長久關切臺灣文化政策的工作者而言,在野黨總統候選人能這麼早就在出國訪問時提出文化政策方向,欣喜之餘,當...

賴天恆/一種無力感:道德哲學讓人道德?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5 Jun, 2015身為一個正開始研究道德哲學的人,難免會有一種無力感:這個學科真的有用嗎?道德哲學家除了期盼找出正確的道德判斷與道德原則之外,多半更希望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但是看看自己的研究,再看看一些其它學科,...

反黑箱課綱之餘,你聽過自己長輩的故事嗎?
公共政策.李柏鋒:05 Jun, 2015去年學生們群起反黑箱服貿,今年學生們群起反黑箱課綱,台灣的年輕一代真得很不一樣了,對於自己將來將會面臨的經濟環境會開始去瞭解,對於自己所將會接受到的教育內容也願意去思考,比起許多長輩對政治議題冷感、...

「臺灣」與「中華民國」戰略價值的分別
社會文化.Cheng Lap:02 Jun, 2015Q:社會上有個觀點認為,想將中華民國改成臺灣國未免太好笑了,雖然我不同意這是件好笑的事啊,何況臺灣人出國也多是說「I’m from Taiwan.」,誰聽過「I’m from R.O.C.」的說法啊...

無所不在的「魔人」世界
時事觀察.二谷:02 Jun, 2015我有個朋友,凡事以「相對」觀點視之,只要有人提出「這個很好/不好」,他就一定會回「相對地來說……不好/很好」,所以我叫他「相對論魔人」。另一個朋友則是凡事以「公平」為出發點,任何議題到了他手上,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