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當疾病變成「報應」,當釋昭慧也成為婉君
社會文化.陳夏民:25 Feb, 2015釋昭慧法師是誰?支援多元成家議題的人想必都知道,他是第一位為女同性戀婚姻證婚的佛教法師,並贏得網友(也就是他口中的「婉君」)一面讚賞,造成臉書洗版數日的盛況。然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釋昭慧針對慈濟的...

宗教團體如何「收服」柯P為己用?
公共政策.王兆慶:17 Feb, 2015今年春節飯桌上的話題,除了「為什麼還不結婚?」「有交男/女朋友嗎?」「都結婚了為什麼還不生小孩?」,拜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賜,長輩可能還多一句台詞:「連柯P都說女人30歲未婚,會造成國家社會不安定了。你...

【荷蘭事】 誰是查理?誰的仇恨?
世界脈動.陳宛萱:30 Jan, 2015法國諷刺漫畫雜誌《Charlie Hebdo》遭到伊斯蘭激進份子攻擊,造成8人死亡的慘劇。這場血腥屠殺不僅將遙遠的激進伊斯蘭主義紛爭拉到近處,讓一直試著對中東戰事保持距離的歐洲國家再無法置身事外,再...

政治意識型態:台灣人左傾與反商?
時事觀察.陳方隅:29 Jan, 2015在我們的生活中,意識型態(ideology)及相關詞彙常常出現,但也常常被誤用。例如,2015年希臘大選,媒體紛紛報導「極左派」政黨獲勝組閣;而在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之前有詩人請辭市政顧問,並說他「原...

換系名,挽得回鏽蝕的技術教育嗎?
時事觀察.黃俊儒:26 Jan, 2015報載教育部統計,今年將有七十八個大專科系消失,這些消失的科系多在技職體系,這個新聞幾乎是揭開台灣高教狂潮的序曲。其實這些科系看似消失不見,但其實多是將學校裡面的師資重新盤整,再因應社會的風向球而將系...
因為我們不曾記住——從阪神地震20年反思台灣
世界脈動.阿潑:22 Jan, 2015不到清晨五點,神戶市政府旁的「東遊園地」已擠滿了人。即使雨落天寒,卻無法退去持續湧入的群眾。這千百人手持蠟燭,逐一點燃面前竹筒上的蠟油,叢叢火光閃爍成一片紅色火龍,筒上的字也燦亮浮現:絆、共生、互助...

語言標準化下的世代衝突
時事觀察.周偉航:21 Jan, 2015最近,國內突然興起討論「語言癌」的熱潮。起點是篇專題報導,以非常全面的角度質疑了諸如「做一個XX的動作」之類贅語爭議。部份學者認為應儘快校正這類用語問題,教育部也火速反應,說要撥款「搶救」。但吐槽此...

語言癌確實存在,只是大家都找錯了方向
社會文化.賈培德:21 Jan, 2015去年12月19日,聯合報刊載了一篇〈「進行一個XX的動作」你得語言癌了嗎?〉,一個月來引起廣大迴響,政府的態度很正面,教育部長吳思華兩天內就表示將研擬因應措施,活化學校語文教學。但民間的,尤其是專欄...

「現金政策」收買的是看不見的幼兒托育之惡
公共政策.王兆慶:20 Jan, 2015幼兒公共托育建設不足,是台灣都會地區的普遍困境。公共托育不足、幼兒園公私比例失衡,導致台灣托育制度三大問題——收費過高、薪資過低、教保內涵商業化。然而,各式各樣的幼兒園補助加碼政策,說到底並沒有對症...

交談一定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才有禮貌?
社會文化.嘆剩金:13 Jan, 2015據說與人交談時,注視著對方的雙眼才是誠懇有禮的行為,所以不少小孩子是依照這種「標準」、「命令」被教育長大的,尤其在東亞社會似乎特別嚴重。不過,真的非得這樣做不可嗎?如果我們隨機抓住一隻狗或貓,捧住牠...

「小田園小農夫計畫」—柯P真的開示了多元教育?
時事觀察.WaCow:12 Jan, 2015日前柯P為了量尺問題和教育局嗆聲,一句「看家長包圍的是教育部還是台北市政府」看似替家長們出了口怨氣;接下來一片叫好的「小田園小農夫計畫」如火如荼地展開,各行政區內選定一所學校試辦,開闢校內快樂農場,...

國文課應該要教台語(及其他)的理由
社會文化.朱宥勳:08 Jan, 2015上個月喧騰一時的「語言癌」爭議暫時落幕,教育部會不會如當時所宣示那般有進一步動作,尚待觀察。雖然我的立場偏向「語言癌是個假議題,教育部不需隨之扭動」,但是,如果教育部真心想要對我們的語文教育——或聚...

「自己人」與「自己人們」—陳為廷事件上下交相賊的論域奇觀
時事觀察.瓦礫:05 Jan, 2015討論陳為廷應不應該為了曾經對女性性騷擾而退出立委補選,是個有點奇怪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從這個事件裡意識到性騷擾的公共議題性質,乃至於希望結果能對性別平等有所貢獻,更是詭異到家。就像一直以來那樣,我們把...

【日本看看】今日橋下徹,明日柯文哲?
世界脈動.林秀姿:31 Dec, 2014平安夜前夕,大阪市長橋下徹辭掉維新黨黨魁的身份,檯面上橋下徹為了明年大阪都計畫做準備,但檯面下卻傳出12月14日的眾議院大選,大阪從十二席一口氣掉到只剩五席,橋下徹在大阪已不再是吸票機,為此要下台負...

語言癌不是問題,疏於舉證急於苛責才是
時事觀察.朱家安:30 Dec, 2014一週前聯合報刊出「語言癌」專題,很快獲得部分學者和國文老師發聲,這些討論包含的理由和建議各異,不過其中一些學者和老師的診斷,大致上可歸納如下:症狀 在口語中過度使用「...的部分」、「...的動作」...

從司馬庫斯報導談鄉民對「合作經濟」的三個誤解
時事觀察.陳方隅:30 Dec, 2014日前聯合報刊出了一篇關於司馬庫斯部落的專文報導(「實行社會主義 黑暗部落司馬庫斯變最賺部落」)。從該文的標題,以及網路留言來看,大家對於司馬庫斯所實行的經濟模式其實是有許多誤解的。各種留言的質疑大致...

解決觀光休閒農場中動物展示的問題不能只靠震怒
公共政策.顏聖紘:29 Dec, 2014阿河死掉了大家都很傷心,還有人說「阿河我連你是公的母的都還不知道你怎麼就走了呢?」是啊,我們連阿河是不是合法輸入的都還不知道,牠就走掉了。所以死了一隻阿河不只掀開動物運輸管理措施的不足,還有好多的議...

林英杰/為不實用的「古典學科」辯護?從美國大學歷史看台灣教育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7 Dec, 2014在教育的場域中,古典科目是否必修常常受到質疑和挑戰,尤其是文言文的必修,更是一個難以迴避的戰場,相關的辯論也是網路上爭相討論的焦點,本文不試圖討論這些辯駁的論點,若大家有興趣,可以嘗試觀看以下的連結...

阿河的眼淚:動物不是用來娛樂你的!
世界脈動.阿潑:27 Dec, 2014某個下午,與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的朋友在永樂座聊著「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紀錄片放映計畫。這是動平會記錄他們在一年內、十七個動物場域所做的田野調查,並與學校教師合作體驗教育,所產出的三個短片,他們希望能...

哭哭的「阿河」掀開被忽視的動物運輸議題
公共政策.顏聖紘:26 Dec, 2014一隻大河馬(它叫阿河),從貨車中跳出來,跌坐在路中央斷門牙流眼淚的畫面令人不捨,但是這類的訊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非不常見。我們會在社會新聞的版面上看到運豬或運雞鴨的車子翻覆,但是這類的新聞會被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