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系名,挽得回鏽蝕的技術教育嗎? | 黃俊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換系名,挽得回鏽蝕的技術教育嗎?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報載教育部統計,今年將有七十八個大專科系消失,這些消失的科系多在技職體系,這個新聞幾乎是揭開台灣高教狂潮的序曲。其實這些科系看似消失不見,但其實多是將學校裡面的師資重新盤整,再因應社會的風向球而將系所名稱改變所致。所以關掉一些觀光、餐旅、休閒或商管等已經供過於求的科系,然後再開闢一些例如「烘焙管理系」、「飯店管理系」、「健康與創意素食產業學系」的科系,看能不能在少子化的困境下突圍而出。

當年大專院校數量的過度膨脹,是造成現在許多大學招生吃緊的遠因,尤其許多由專科、技術學院到科技大學沿路升格的技職教育體系更是首當其衝。但是追根究底,台灣社會對於技術教育長期以來的忽視與不平等對待,或許才是更為根本的因素。

有一年我參訪位於德國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Deutsches Museum),在這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博物館中,陳列了各種人類文明歷史上最重要的技術發明,從蒸氣機、引擎、紡織機、造紙、印刷、輪船、汽車、飛機的各種演進不一而足,含括了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層面的應用,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展演方式是將這些東西的內部全部「剖開」給你看。因此,參觀的人會看見那些包在引擎裡面一排排複雜交錯的葉片、夾在紡織機裡面調配各種顏色棉線的輸送帶、光學鏡頭裡面大大小小相互連動的精密齒輪。逛完一圈出來,除了瞭解為何許多德國品牌可以獨步全世界之外,更會對所有這些將工藝發揮到極致的工匠充滿了敬意。

反觀台灣,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很少重視那些對於基礎技術有所貢獻的人。例如我們多數人習慣坐在窗明几淨的接待室,等待被維修好的汽車,所以我們只會看見工人修理機具時那雙沾滿油污的「黑手」,直覺就是髒,但是卻不瞭解這些機具背後的結構與設計究竟有何過人之處?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敬意。而這樣的意識型態更在大學一味追逐單一學術指標的狀況下,被更加的強化,甚至綿延至以技術為本的技職教育體系中。

面對這一波高等教育的劇烈競爭,大家都在比氣長。多數學校經營者都相信只要能夠撐過這一段腥風血雨的廝殺期,應該就有起死回生的機會,所以無不卯盡全力來開發對於「新科系」名稱的想像,以符應最新的社會期待,再搭配要老師勉予轉型、培養第二專長的方式來充實內涵。如果一個專業的工作者可以輕易地為流行而改換專長,那我們期待他/她背後可以累積出什麼令人尊敬的專業呢?我們可以不問每個專長背後的歷史文化淵源,就像要你把衣服脫掉重穿就重穿,把樹砍掉重練就重練,如此隨便嗎?等到哪一天我們又突然出現了哪一個世界披薩冠軍或是包子冠軍時,難保烘焙系不會變成披薩系或包子系。

如果技術教育的革新沒有來自於文化裡層最深度的尊重,一種流於跑龍套式的擦脂抹粉,說不定只會讓大家在忙了一場之後,赫然發現只是在已鏽蝕的技術教育裡再埋下一顆鄙夷的種子。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