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科系不是你的科系:習得「知識品味」才是高教核心
日前大學學測放榜,身邊許多家有考生的朋友,熱切地討論未來選填志願上的各種問題及考量。對於許多父母親來說,這真是一個十分困難的抉擇,一方面需要尊重小孩自己的興趣,另一方面又需要擔心未來的工作及飯碗,所以經常在這兩股張力中拉扯。
大學科系=未來職業?
把「未來職業」跟「大學科系」進行等同連結,這似乎是傳統台灣父母親,甚至是學生自己都很難避免的想法,但是這樣的理解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越來越不靈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時代變化太快,快到大學科系的分類方法已經遠遠趕不上。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各個科系在五選四的採計科目中,出現了許多怪異的採計方式。例如台大數學系採計社會、台大人類學系與中正哲學系採計自然、台大資工系採計國文、東海應用物理系不採計自然、實踐應用中文系不採計國文……等,表面上看起來讓人跌破眼鏡的狀況,事實上正反應大學科系因應整體社會環境變化,以及自我特色建立所進行的調整,並不足為奇。
例如,如果數學系的內涵含括了大數據的思維,那麼採計社會成績來擴大未來對於社會應用面的想像,這不是一件很合理且前瞻的事嗎?
我曾經在課堂中詢問學生一個問題:「你知道你所讀的科系是怎麼來的嗎?」
簡單來說,這個科系的歷史有多長?相對別系是年輕還是古老?這個科系依據什麼樣的知識為基礎?這些知識又基於什麼原因在人類的文明中開展?往往可以清楚回答這些問題的學生不會太多,因為這些問題很少成為我們在教育現場中所關注的話題。
但是瞭解科系的緣起,就像是瞭解一套知識的演進脈絡,會發現它有效性的同時,也會發現時代變化對它的挑戰,然後驚覺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從來沒有過像現在知識保鮮期這麼短的時代。
現在大學生父母的那一輩,如果習得一項專業知識或技能,掙得一張證照,好歹可以吃個20年飯,但是現在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卻經常是大一學的,不到大四就發生改變。聽教授講的,永遠快不過聽網路講的,因此也越來越難用過往的觀點來理解現今大學的學習。
「新酒裝舊瓶」:科系內涵的質變
資訊時代下,知識的特權雖然被解放,但也讓知識的賞味期變得越來越短,因此有意義的大學學習恐怕不再是如何擁有一套老師交給你的「套裝知識」,而要是一套足以因應未來世界的「知識品味」。也就是能夠持續不斷辨識好知識、習得好知識、應用好知識的能力,因為這些知識都是未來進行式。
如果大學裡面的學習缺乏了上述這些元素,就算擁有一張自以為醒目的文憑,那也可能只是一場誤會,因為這一張文憑的價值可能被過度高估了。
現在大學的組織架構不是舊酒裝新瓶,而是「新酒裝舊瓶」,許多科系的實質內涵都已經發生很大的改變,許多問題也很難是專屬哪一個科系的問題。
例如「區塊鏈」這樣的概念及技術究竟是哪一個科系要學的?這種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帳本作法被提出來不過是10年的光景,但是這幾年的應用卻擴及許多不同的領域,包括虛擬貨幣、個人化醫療、線上音樂、數位學習、農產運銷,甚至是打擊假新聞等,幾乎涵蓋了目前大學裡面的所有學院,但是這樣的變化卻來不及寫進教科書,因為它都在發生中。
然而很明顯的問題是,以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為例,資工系的學生如果對於金融交易的機制不瞭解,可能寫不出運用區塊鏈的程式;企管系的同學如果不懂程式設計,可能無法將區塊鏈的概念充分運用在解決金融交易的問題上。這樣的技能與視野,可能不是哪一個單一科系所能夠提供的。
我們現在所談論的「科系」,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一個相對落後的概念,它已經很難繼續作為一個知識分類的架構,而比較接近一種懷舊及人力動員的集結。所以近幾年教育部也積極推動以「學院」作為核心教學單位的試辦模式,破除以科系這種架構方式所造成的僵化以及對於跨領域學習的阻礙,以便比較彈性的面對社會的演變,只是可能大家都還不習慣這樣的變化罷了。
你的科系不是你的科系
在課堂上,我喜歡跟同學提醒「你的科系已經不是你的科系」,這並不是要說這個科系不再能提供好的學習,而是說如果能夠將學習的視野提升,不侷限在科系與職業相對應的魔咒底下,習得好的知識品味,才是大學學習的核心價值,不然在家看YouTube就好。
同樣的,對於家長也一樣,不需要將子女的大學志願與即將展開的大學生活只用一張「未來完成式的文憑」來化約,這樣十分可惜,因為那張文憑極有可能已經不是那張文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