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保存三峽文化DNA:李梅樹家族墓園真的不具「歷史建築」價值?
公共政策.蕭文杰:02 Jul, 2019台灣有一句俚語:「吃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敬田頭」,這句話的意思是要人飲水思源,懂得感恩。但是現實社會的台灣人,因為失去在地觀點的歷史詮釋權,也缺乏草根的在地知識,對於教科書沒教的歷史,也因此無知而無感...

直播、號召、討公道:鄉民正義所引發的法治國危機
公共政策.吳忻穎:01 Jul, 2019日前台中一名女童疑似受有「受虐性腦傷」,有臉書直播主號召逾200名民眾到保母住家樓下「表達關切」,大聲呼叫要替女童討公道,要求警方立即「羈押保母」,更有民眾燃放鞭炮、撒冥紙及按汽笛喇叭等,警民爆發數...

不對稱資訊戰:長榮空服員罷工中艱難的一役
社會文化.鄭仲嵐:28 Jun, 2019位於桃園南崁交流道旁的長榮航空總部,從20日起每晚就燈火通明,長榮航空空服員展開該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罷工。根據28日統計,全體4,306位空服員中已經有超過2,350位繳出護照、台胞證與識別證(俗稱...

龍建宇/罷工違法?從《團體協約法》檢視空服員工會8大訴求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Jun, 2019在討論罷工訴求是否合法前,我們要先了解罷工訴求的合法性要用那些法律規定來判斷。不能罷工的事項:《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1項首先是《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1項規定:「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不得罷...

陳紫吟/恐懼從何而來?有一種恐懼專屬於女性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5 Jun, 2019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近10年來,性侵受害人當中有8至9成是女性。根據同一份統計,我們亦可發現,在男性受害人當中,有77%至80%未成年;在女性受害人當中,有57%至63%未成年。我們似乎可以說,女...

文資的100種死法:那些「想做掉」與「被做掉」的文化資產
公共政策.蕭文杰:24 Jun, 2019曾任中央與地方政府文資委員的洪致文教授,日前寫了〈不具文資價值背後:如何程序合法地「做掉」文化資產?〉一文,這篇文章在文資圈引起了頗大迴響,但有不明就裡與刻意操作的網友,往往將「文資指定」帶成共產黨...

只教如何自保,卻沒教不要霸凌別人——談世新霸凌事件
社會文化.曾麗心:24 Jun, 20196月即將尾聲,學生們正在滿心期盼暑假來臨,期待睡到飽、期待玩耍出遊,但校園中有一群孩子更巴望著暑假到來,因為只有放假了,他們才能夠真正離開那個天天被霸凌的苦難環境。雖然社會對於反霸凌的觀念已日漸提升...

數位列寧主義下的思想控制:中國正在「讀取」你的心?
時事觀察.徐子軒:20 Jun, 2019去年,有媒體報導,中國杭州中恒電氣讓工人們戴著一種智能帽工作。帽子裝設無線傳感器,能記錄腦神經的電訊號,也就是俗稱的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旋即發送到電腦,由...

紀岳良/兒童花萬元買遊戲點數,超商店員有法律責任嗎?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Jun, 2019本文開始前,我想先對廣大的便利超商店員說,辛苦了。也許你們對於「拒絕未成年人不當消費」感到為難與委屈,但其實依照法律與人情倫理,並不需要自責,一方面避免讓自己面臨日後未成年1消費者的父母要求退貨,全...

警察就要挺警察?暴政下,如何避免平庸的邪惡?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Jun, 2019近日香港民眾上百萬人上街反「逃犯條例」修法(即「反送中」),港府卻對民眾的不滿未予以適切回應與檢討,甚至在示威行動中引發激烈的警民衝突,廣為媒體批載並引起國際關注(相關報導:〈香港市民反送中 港府暴...

《阮玲玉》看影史(三):淺談蔡楚生和費穆的電影
社會文化.陳煒智:18 Jun, 2019關錦鵬導演的電影《阮玲玉》,除了呈現阮玲玉幕前幕後的紅伶心事,也同時勾勒了多位早期華語電影的巨匠形象,如孫瑜,以及本文要談的蔡楚生及費穆。阮玲玉進入聯華公司、登上演藝事業巔峰的1930年代初期,正好...

香港反送中之際,莫忘台灣杜氏兄弟「送終」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7 Jun, 2019近日,香港立法會因審議「逃犯條例」(又稱送中條例),而在香港社會掀起滔天巨浪的反抗潮。送中條例主要內容是,只要觸犯該國最輕本刑3年以上之罪,香港就能把人移送過去;不管你是否是香港人,只要你入境香港,...

葉高華/韓流來自庶民?高雄大學生如何看韓國瑜與總統大選
公共政策.菜市場政治學:14 Jun, 2019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已屆滿5個月。平日生活於高雄的中山大學學生,對於韓市長的表現有最直接的感受。每年5月,「中山大學基本調查」都會針對在校學士班學生進行抽樣調查。3年前,我們曾在這個調查中詢問大學生的...

香港「反送中」:警民衝突下,再度覺醒的公民
社會文化.鄭仲嵐:13 Jun, 20196月12日夜晚,香港金鐘夏愨道上擠滿數萬人,人人幾乎帶著塑膠頭盔與N95口罩,更精良的直接帶起防毒面具。每個人也幾乎雙手纏滿透明保鮮膜、戴著工作手套,因為被辣椒水噴到會奇痛無比。遠方另一端的夏愨高架...

林士欽/從法國法省思,台灣版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是否有用?(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4 Jun, 2019(※ 文:林士欽,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助理教授、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法學博士)▍上篇:從法國法省思,台灣版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是否有用?(上)立法院本會期對於兒童及少年相關法律所進行之修正,可謂是對台灣...

林士欽/從法國法省思,台灣版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是否有用?(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4 Jun, 2019(※ 文:林士欽,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助理教授、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法學博士)立法院本會期截至目前為止,共修正了《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下稱「兒少福法」)、刑法及《少年事件處理法》(下稱「少事法...

台灣南北部粽、江蘇常熟粽,以及我想守護的身份認同
公共政策.吳忻穎:11 Jun, 2019端午佳節剛過,媒體大篇幅報導香港百萬人「反送中」遊行。這幾天網路媒體與社群的話題,圍繞著南部粽、北部粽,還有人權。講到粽子,想起很小很小時候的記憶。 「芋仔番薯」,很久以前的稱呼 很久以前有一個說法...

秋行軍蟲入侵台灣後:科學、教育、防治與媒體傳播,還能多做點什麼?
公共政策.顏聖紘:10 Jun, 2019我們上個月才談論過「如何防止秋行軍蟲入侵」、「如何鑑識秋行軍蟲」,以及「如何推測入侵潛力」,結果6月8日,防疫人員就在苗栗縣飛牛牧場的青割玉米,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幼蟲。防檢局當天立即派員會同農業試驗...

技職國策(一):總統候選人的技職政策何在?
公共政策.黃偉翔:10 Jun, 20192020總統大選將近,各黨派有意參選的候選人,紛紛提出對台灣的建言,在這「拚經濟發大財」成重點的選舉年,「技職教育」永遠是被拿出來討論的重點議題。不說許多人不知道,現在每年約20萬名的國中畢業生,有...

大屯火山是活火山:科學家出來刷存在是危言聳聽嗎?
時事觀察.阿樹:31 May, 2019「大屯火山是活火山」,在近年來蓬勃的學者研究成果發表和新聞媒體推播下,已逐漸廣為人知,不過多數媒體與社群的討論中,多停留在「房價」、「核能安全」的討論。前者筆者認為過於膚淺,後者又因大眾缺乏對火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