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天江喜久、劉玉雯/安妮與阿嬤的相遇?——再思《ANNE X AMA》特展(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May, 2019

(文:天江喜久,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教授;劉玉雯,南神神學院研究生)▍上篇:安妮與阿嬤的相遇?——再思《ANNE X AMA》特展不視的歷史正義書寫是把雙面刃,可以帶來解放,同時也可能是暴力。當我們...

在家庭與司法之間:從一件老人竊盜案看失智症犯罪處遇模式

公共政策.吳忻穎:07 May, 2019

日前發現收到一封被隔離的陌生信件,寄送時間是去年:○○檢察官 您好:我是○○○,今天到庭的被告家屬,非常謝謝您,在很多地方的協助及幫忙,讓我們家屬都感到很溫暖。更謝謝您在這麼煩重的公務中,還願意以仁...

葉靜倫/在李大芝之後,我們能否做到「罪不及家庭」?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May, 2019

阿杏(化名)阿嬤今年63歲,房子被吃喝嫖賭的老公賣掉,兒子因詐欺與毒品案反覆入獄,媳婦早已離家。12年前,阿杏阿嬤帶著2個未滿5歲的孫子窩居到朋友家頂樓加蓋的倉庫裡,後來靠著里長幫忙申請了低收入戶補...

挺身捍衛平凡的小日子,就是對抗獨裁暴政的最大武器

社會文化.劉維人:06 May, 2019

故事得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說起。 川普在以素人之姿迅速崛起,發表眾多驚人言論之後,最後一刻成功勝選入主白宮,跌破一堆美國進步派的眼鏡。開票當天末日之聲哀鴻遍野,上至理論專家下至市井小民,紛紛擔心...

林志潔/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何停止纏擾的追求文化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3 May, 2019

最近報載一則高教新聞引發了社會各界關注:交大一名大四的男同學,因愛慕學妹,長期尾隨、密集跟蹤對方,導致學妹驚恐不安,乃向性平會申訴。學校雖依據校規、學生守則、《社會秩序維護法》以及《性別平等教育法》...

《教師法》修不修?反思教師在台灣社會的處境

時事觀察.賴伯琦:03 May, 2019

4月29日,立法院進行教師法修法,場外教師團體與家長團體對峙的場面,對照當晚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節目邀請《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組,以及4月15日該節目探討教師法修正案的議題,反映出台灣社會對於電視劇可...

王宏恩/國防與和平:從民調看如何爭取民眾支持軍費支出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May, 2019

最近幾位有意角逐總統選舉的候選人,紛紛提出我國國防作為初選的選戰議題之一,無論是「國防靠和平」、「國防靠美國」,以及蔡政府直接的潛艦、飛彈投資、美國協助的F16更新等,這自然跟現在詭譎的美中台局勢有...

林佳和/公投法補破網:直接民主不是強勢者優雅的欺凌工具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May, 2019

二次大戰後,告別三國佔領,準備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就是世人俗稱的西德,在制憲會議上,後來的第一任聯邦德國總統特奧多爾.豪斯(Theodor Heuss)曾有句名言:直接民主是對於所有煽動者的犒賞...

五四運動在台灣——戰後國語運動的實踐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2 May, 2019

台灣的國語運動是要把「言文一致」的實效表現出來,而使得「新文化運動」的理想也得到最後勝利。——魏建功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復歸中華民國版圖。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林秀芃、劉育育/苗栗「苑裡掀海風」:用行走與書寫,找回土地的語言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23 Apr, 2019

每塊土地,都有值得敘說的故事。2014年,在台灣社會因「318學運」而有歷史轉折的時間點上,我們一群被社運啟蒙的青年,決定返回家鄉苑裡,成立「苑裡掀海風」。從社運的「反」,到「返」鄉的過程,多了一個...

《我們與惡的距離》:通往地獄之路,常由自命良善的人所鋪成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2 Apr, 2019

(※ 文:馬欣,作家、影評人)《我們與惡的距離》要說的不是如何分辨善惡,而是如果不睜開眼睛看清楚這個世界,人將無從善也無從惡。記得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說過:「一味地『排除惡』,恐會引來更大的惡。」畢...

李志銘/聖母院大火後,台灣該正視的歷史建築保存課題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3 Apr, 2019

歷經了800多年的風雨滄桑,捱過一場又一場見證歐陸時代興衰的煙硝戰火,幾世紀以來圍繞著教堂鳴鐘祝禱的巴黎人的歌聲、無數天主教徒的信仰和祈願,不僅從中孕育出開創「複音音樂」的「聖母院樂派」(Notre...

地檢署的巨嬰客戶與他們的馬桶——談濫訴與假性財產犯罪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Apr, 2019

稍有刑事司法實務經驗者都知道,目前偵查實務的困境之一,在於地檢署偵查動能幾乎被假性財產犯罪與濫訴案件癱瘓,檢察官忙著處理民眾、甚至行政機關「走錯程序」、胡亂提告的非刑事案件,每月忙著寫數十件不起訴處...

運動「看門道」帶我們看到什麼?——《左・外・野》評介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9 Apr, 2019

(※ 文:朱宥任,小說家)在看稿的同時,我也正一邊切到網路,像往常一樣追著棒球的相關消息。除了球賽相關資訊外,還有味全企業宣布回歸職棒籌組第五隊,周思齊和陳子豪為爭取權益提出薪資仲裁,以及遠在太平洋...

五四@100:「文化運動」和「政治運動」間的反覆辯證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2 May, 2019

「五四」的合法性,我們今天看來,當然是毫無疑問的,但在1920年代初,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五四」為什麼會發生,它的精神是什麼,從中可以得出怎樣的經驗教訓,這些都是敵友之間以及同盟內部爭執不休的...

印尼總統大選:你所不知的「快速計票」與「黑色競選」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7 Apr, 2019

2014年7月9日是印尼民主改革開放16年來,第三次由人民直接選舉總統暨副總統,對正走上民主十字路口的印尼政府與選民來說,這次選舉關乎國家是維持近年來的發展路線,昂然踏上尊重人權與以民為本的民主大道...

是讀書無用?還是你不知道如何「讓讀書有用」?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8 Apr, 2019

讀書有沒有用是老問題。很多人批駁「讀書無用論」,但都沒有批到本質。讀書無用論的本質是,學習者不具備使學習有用的能力。最明顯的是,仍然有太多人沒有對「讀書」進行分類。熟讀《唐詩三百首》,但我依舊牙痛,...

菜市場的法律學:白馬非馬、鵝肝非鵝

公共政策.王子榮:15 Apr, 2019

課堂小複習上次菜市場的法律學,帶大家瞭解雞的習性,餐桌上原來看似平凡的雞肉,也是要嬌滴滴的呵護長大,轟然巨響噪音,如鞭炮、高空煙火,真的會讓雞農膽戰心驚,這樣的危「雞」四伏,讓人一刻都無法掉以輕心。...

廢墟少年何處去:如何保障少年健全自我成長?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2 Apr, 2019

你知道廢墟少年如果有職訓或就業需求,應該向「哪裡」尋求「什麼樣」的「具體」協助嗎?又有哪些是這些少年應享有的福利?絕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清楚、不知道,頂多知道好像有一個「就業服務站」還是什麼勞動部的,...

符合法治國規範的在野法曹:兩德統一後律師轉任的倫理難題

公共政策.高慧玲:11 Apr, 2019

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對於司法改革議題不斷地進行廣泛且大幅度的討論,然而,其內容主要集中於司法官——也就是法官與檢察官身上。綜觀我國法律人在養成教育中,時刻以(實質)法治國理念為主要教育目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