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捍衛平凡的小日子,就是對抗獨裁暴政的最大武器
故事得從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說起。
川普在以素人之姿迅速崛起,發表眾多驚人言論之後,最後一刻成功勝選入主白宮,跌破一堆美國進步派的眼鏡。開票當天末日之聲哀鴻遍野,上至理論專家下至市井小民,紛紛擔心歷史沒有終結,反而是民主即將走到末路。
在失望與驚惶中,言論與書籍市場的需求暴增。有兩本書不僅因此一舉衝上Amazon與紐約時報等暢銷榜首,後來還長居數週至數月,一本是大名鼎鼎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另一本就是《暴政》。
作者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是耶魯大學的歷史系教授,研究的主題之一是大屠殺,《黑土》是他在台灣較廣為人知的作品。
史奈德在2016美國大選之前發生的種種現象中,看見20世紀威瑪共和與蘇俄的影子——人數甚少的野心家團體,利用各種人類心理弱點來綁架民主,讓人民陷入恐懼與無知之中,藉以限縮政治選項,於是人民或是主動交付政治權力,或是被動不敢反抗。而最後,威權或極權政府「合法地」從民主程序中誕生。
史奈德把許多歷史例子集結起來,提醒當時的美國人不要落入相同的悲劇。他指出獨裁暴政就是讓每個人遠離政治、捨棄真相、放棄參與、停止思考,期待偉大的救世主將國家帶離苦難之地,實則將自己的生殺大權交給希特勒、列寧或史達林。
當然,川普上任後並沒有像史奈德擔心的那樣,讓美國走上威瑪共和的末路。但正如所有歷史事件一樣,這究竟是川普無能或無意如此,還是美國人警覺之後成功發動制衡所導致,我們這些事後諸葛永遠無從得知。
民主敗亡的徵兆
書中提到的民主敗亡徵兆,在2018的選舉前後,以及2020大選前的現在,一個個在台灣接連上演。
假新聞的數量一飛衝天,不但鋪天蓋地進入電視與網路的每個角落,寫法也越來越精緻。從一查就知道為假的消息,到真假難辨讓你視聽疲乏,不想再看任何相關訊息都有。
政治新聞急速綜藝節目化,報導重點從政客/政黨/政府的言行與政見,轉移成政客去哪裡吃飯、用什麼姿勢喝酒、政客粉絲做出什麼追星行為、天氣出現什麼祥瑞異相等等。看完新聞只知道某些政客很紅,卻不知道他們為人民做了什麼或想做什麼。
社會的內在衝突升級為仇恨,意見對立的團體從彼此看不順眼快速惡化為不共戴天,失去所有討論與協商餘地,開始彼此抹黑,甚至嘗試用投票的方式「訴諸民意」要求修改法律,讓對方再起不能。
暴力新聞與經濟困頓的新聞,以大量假資訊或誇張的報導方法持續放送。如果只看新聞與社群媒體而不查核相關數據,很容易就會照單全收,相信新聞所說的體制無能、社會混亂、既有政黨與政府啥都沒做、國家即將落入谷底。
政客聲稱自己「代表人民的意志」,宣稱光靠他就能帶領社會走出困局,同時又提出不可能成功的政見,甚至只是不斷重複高喊空洞口號卻不提出政見,希望人民不疑有他地相信他的領導,安心讓他決定一切,甚至修法給予他更大的權力來為人民做事;政客聲稱當選之後,就要禁止人民發起抗議活動,甚至真的這麼做。
握有實權的政客,與敵對外國政權的關係密切到難以合理解釋的地步;政客或政黨公然提議與敵對外國政權合作,合作方式將傷及我國主權;有一些間接證據顯示,敵對外國勢力可能影響了我國選舉;由特定勢力資助的民間團體,以暴力手段毆打、驅逐、羞辱政治上的反對者。
某些政權要求人民或企業配戴忠誠的符碼,主動移除政權討厭的言論或撥放政權喜歡的言論,否則就判為非法或剝奪商業機會。
以上所述,都是民主死亡的方式。史奈德除了告訴我們民主可能以多少種方式死亡,也告訴我們民主可以用多少種方式守護。他以「二十堂課」作為章節標題,告訴我們可以如何挺身而出。
守護民主的方式
史奈德所提出的二十種守護民主的方式,其實是某種「民主防衛」。民主社會中許多價值與機制,諸如言論自由、商業自由、政治自由、人身安全等等,都需要民主體制才能維持。因此如果有人利用民主體制賦予的權利來排除異己、脅持民意或代議政治,甚至讓國家走向威權等等,這些行為實質上就已經不屬於民主了。
不過我們一般聽到的「民主防衛」,都是以法律手段解散政黨或禁止活動。《暴政》卻截然不同,他鼓勵每個人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守護民主最核心的精神——每個人自己決定生活與世界的面貌,不假他人之手。
為何這樣可以守護民主?因為極權政府就是希望你我放棄決策,轉交他來主宰。粗略來說,極權政府希望社會發生以下五件事:
- 人民無從得知真相,甚至視真相如敝屣。
- 人民對公共事務、甚或鄰人身上發生的事情冷漠,不信任彼此,視彼此為寇讎,甚至彼此殘害。
- 人民不站出來說出自己的堅持與願望,不捍衛自己相信的價值,甚至逐漸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價值。
- 人民無法安心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即使工作或做生意時的微小自由都難以守護,無暇顧及其他政經局勢和暴虐惡行。
- 人民自以為身處緊急危難,無法長遠思考,或者以為只要放棄價值和自由,就能保全自己的財產與人身安全。
這五件事會讓我們失去與社會的連結,失去對鄰人的信任,失去判斷真假是非的基礎,失去冷靜選擇的能力,失去反抗的資源與餘裕。我們會淪為一個個孤單的原子,在面對巨大無匹的政經強權時,覺得自己虛弱無力,只能任由擺布;而不知道這實為強權刻意營造的幻影,其實勇敢自由的夥伴就在自己身邊。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更可怕的是,這些民主死亡的方式,都不需要修改投票規則,不需要修改憲法,甚至不需要修改政府體制。民主政治的規則內含許多自由度,默許人民投票選出獨裁者,甚至投票「支持」被敵對國家吞併。
但與其說這些是民主體制的漏洞,還不如說是民主體制的「反脆弱性」。
民主體制的「反脆弱性」
民主政治不是一套既定的電腦程式,沒有固定的運算方向,並不會輸入「經濟成長」就一定輸出「自由平等」「反抗極權暴政」。它比較像是一套規則寬鬆的遊戲,遊戲結果大部分都取決於玩家是誰,有怎樣的個性,各自如何行動。
民主規則不會禁止自己淪為極權或法西斯,因為它相信人民的正直,仰賴人民的守護,不會像極權政府那樣限制人民的思想。但如果人民什麼都不做,敵人就很容易利用我們的自由民主,來奪走我們的自由民主。正如史奈德所言:
在視制度為自己的一部分,為體制發聲之前,我們都不能說它是「我們的制度」。體制本身無法保護自己,倘若一開始我們未挺身而出守護每個制度的元件,體制便會接二連三崩毀。
史奈德在本書中提到的捍衛自由民主的方法,都不是以激烈的武裝或法律手段驅逐外敵,而是鼓勵每個人過好自己的日常生活、相信真相並調查真相、友善地對待彼此、守護自己與他人的隱私、思考自己想要過怎樣的日子、走上街頭捍衛你不願放棄的價值、看看同伴就在你的左右、挺身而出作正確的事、在危難與混亂之中保持冷靜多想幾秒。
這些都不是偉大的政治戰鬥,而都是平凡可愛的小日子。
民主政治的本質就是這些小日子
民主政治的本質就是這些小日子。民主政治的寬容與自由,就是為了允許每個人用微小而真實的願望、行為、判斷,去抵抗外人的干涉,聆聽彼此的聲音,在討論之中逐步緩慢前進。民主從一開始就認為你我乍看微不足道的生命,比任何宏大的英雄故事更重要。
它讓我們不需要擁有強大的共同意志,不需要擁有偉大的民族英雄。反而應該要有不輕信過於簡單的選項,不輕易將權力交付給任何單一個人的判斷能力。
因為多元與自由是民主社會的強項。它具備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所提的關鍵概念——「反脆弱」——盡量保有各種可能,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如果絕大多數人都搞錯了,就表示少數反對者的意見是正確的。就算整體朝著錯誤的方向過去,也一定會有一小撮人存留下來,而犯錯的教訓與這一小撮人的經驗,就能讓我們一起絕地大反攻。
這就是複雜系統的天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只要我們不限縮自己的選擇,被恐懼或焦慮所攫而獨尊一宗,就會願意說出自己的意見,並為身邊的同胞留下暫時犯錯的可能,隨時準備從錯誤中快速回復,對抗我們真正的共同敵人。
民主即使面對莫之難禦的外敵,也不是去擁護強大的護民官,不是為了對抗九頭蛇而去求取九頭蛇般的巨大力量,最後自己也變成九頭蛇;而是不要相信九頭蛇的謊言,拒絕任何宏大而禁不起推敲的敘事,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真正想要怎樣的平凡生活,然後去爭取最平易近人的東西。
我們的小日子,就是對抗暴政最大的武器
民主的防衛方式,是去打造一個沒有人被歧視的社會、守護寬容的社會氣氛、堅守每個人的人權、安全的食物與乾淨的空氣、永續的動植物與自然生態、租得起的房子、可負擔的創業條件、養得起爸媽與子女的環境、一時失業或經商失敗也不會墮入地獄的經濟安全、人人自在快樂發展的教育、不必賣肝也能保有的體面工作、不必看人臉色也能發到財的本土產業創新。
獨裁者無法給你這些,反之,他們很喜歡聲稱比這些更美好的夢想,但同時用盡全力阻止你進一步深究。因為他們非常害怕給你這些。人民只要擁有穩定的生活與思考的餘裕,就不可能允許任何其他人來控制自己。一旦每個人都過得很好,獨裁者就沒有權力了。
所以,走出門去守護這些吧。去認識陌生的鄰人,一起相信那些一度以為過度天真的自由正直與美麗吧。我們的小日子就是對抗暴政最大的武器。
我們越是在意平凡的真實而不相信宏大的謊言,越是拒絕把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力交易出去,越是拒絕被任何人簡單地代言,越是願意給彼此思考與嘗試的空間,獨裁者與極權政府就越沒有力量,暴政就離我們越遠。
《暴政:掌控關鍵年代的獨裁風潮,洞悉時代之惡的20堂課》作者: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譯者:劉維人出版社:聯經出版出版日期: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