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數字等於民主價值?《脫歐之戰》的媒體政治
假如說,3年前(2016年)的「川普當選」與「英國脫歐」事件能夠帶給世人什麼樣的啟示,那就是:在傳統民主政治的思維下,一味依賴投票的結果,最終並不能保證整體環境朝向更良善的發展。
過了3年後的今天,在英國BBC第四頻道與HBO的共同合作下,延請《神探夏洛克》(Sherlock)與《黑鏡》(Black Mirror)著名導演托比.海恩斯(Toby Haynes)執導,一部關於「英國脫歐」的政治電視電影《脫歐之戰》(Brexit:The Uncivil War)正式上映。該劇由英國男星班尼迪克.康柏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飾演當年被英國大選委員會任命為「Vote Leave」(脫歐)官方競選組織的首席戰略家和總監,且主導脫歐運動的幕後旗手——多明尼克.庫明斯(Dominic Cummings)。
沉默的多數成被操弄的多數
在這部影劇中,導演採用極大篇幅描述庫明斯那句最著名的脫歐主題口號:「Take back control!」(奪回控制權!拿回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同時透過社群媒體密集放送,成為喚醒沉睡選民的信息關鍵字。
如奪回那些被外來移民(包括東歐、土耳其、非洲人)搶走的工作權和勞工福利,奪回那些每星期要交給歐盟的3億5000萬英鎊、拿來補助英國的全民健保(若換作在台灣的話可能就是拿來補助學生營養午餐之類),以及奪回那些長輩們所緬懷的大英帝國,與其經濟奇蹟的美好年代。
某種程度上,這樣的口號動員明顯打動了經濟弱勢的基層人民,其內心最深刻、也最直接的感受(換另一種說法,大概就是接近「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的意思),以及對於歐盟接納大量東歐穆斯林和非洲移民的反感、焦慮與恐慌,然後毫不憐憫地加以利用。
除此之外,《脫歐之戰》更講述了庫明斯如何利用社群媒體,配合大數據分析的各種宣傳技巧,成功找出過去在選舉當中「沉默的多數」。
其操作主要是鎖定平日不常參與政治活動,且對當前的政府充滿憤怒,卻又很少去投票的一群人,更針對其個人偏好,計畫性地投放令他們看了感到義憤填膺,甚或焦慮恐慌的假新聞予以誘導,乃至左右他們的投票取向,進而在「脫歐」選戰中,以高票數贏得最後勝利。
據統計,主要受影響的這批人,多數是社會中下層階級,工作收入不佳、生活困苦,他們過去因為沒有話語權、鮮少透過媒體發表意見,而被那些傳統的政治菁英們所忽略,這次卻被庫明斯精確地挖掘出來。
庫明斯藉由特定口號議題戳中了他們的痛點、煽動他們的情緒,甚至用虛假的事實刺激、引導搖擺不定的選民,相信這段日子經濟景氣不好,全都是歐盟惹的禍,他們必須要走出家門去投票脫歐。而這批人的總數,大約是300萬。
選戰新模式中被操控的你我
觀諸影片裡最具戲劇性的片段是,留歐和脫歐支持者同處一室,展開辯論。孰料理性辯論到最後,竟是脫歐派的民眾情緒崩潰。
因為,在他們眼中看來,「不管你們吹噓得再好,實際上我的生活越來越糟,所以不要找那麼多專家,講那麼多大道理,我也不知道脫歐後我會不會過得好。但至少不脫歐,我過得很糟」。
渴望脫歐的民眾想法很簡單,他們並不在乎脫歐以後會有什麼災難,反正自己活得夠苦悶了,在情感上只需要有人願意傾聽,並理解他們的苦痛和心聲。他們相信,只要脫歐了,一切都會回到從前一樣美好。(看到這裡,是否頗有台灣「韓流」現象的既視感呢。)
縱使我們認為,每個人民應該都有自由意志,然而令人尷尬的是,《脫歐之戰》這部作品卻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在未來新型態的政治選戰當中,藉由網路媒體和大數據分析來操控你我,如此出乎意料地簡單。
若然反求諸己,當我們描述台灣民主發展歷程,亦常以開放選舉、投票或民調數字作為關鍵指標,甚至把投票制度、民調統計(意即大家朗朗上口的「少數服從多數」)與民主價值劃上等號,彷彿任何爭議最後只要訴諸選票數字,比較多數和少數,就是民主。
諸如此類將「民主」概念簡化為多數決的單一邏輯,不僅讓我們忽略了多數和少數「意見形成」的過程,更令我們始終看不見其中隱藏著既有的社會結構問題與不平等。這樣的民主過程,很難讓我們的社會更接近公平與正義。
執政黨總統初選爭議何解?
無獨有偶,看回台灣當前早已陷入僵局的執政黨總統初選,既然有許多人一致認為,2020年攸關民主存亡、堪稱「台灣保衛戰」的總統大選何等重要,而過去的民調初選方式又有一些爭議及缺陷——如以市內電話調查方式很有可能忽略了年輕選民——那麼,我們是不是該先暫且拋下「挺英」或「挺賴」的預設立場?
我們可以做的是,一方面從技術層面改良民調的統計方式,另一方面則不妨把這種競爭關係進一步公開化,如透過舉辦黨內電視辯論、或以網路直播對選民溝通,使其成為良性競爭,讓雙方得以將各自政策與理念抱負,甚至如何抵抗來自中國的統戰與併吞侵略等重要國安議題,好好地向所有台灣人民說明一番呢?
▲ 《脫歐之戰》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