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台灣史:悼念被遺忘的鋼琴家楊小佩
說到台灣最早在海外大放異采、揚名國際樂壇的鋼琴家,許多喜愛古典音樂的樂迷們大概都會想起陳必先(1950-)。然而,當時在那個年代和陳必先齊名的,還有另一位同樣也是出生於台灣的鋼琴家楊小佩(1949-1990),至今就相對鮮為人知了。
主要是因為楊小佩過世的早(42歲癌末病逝於美國加州),而與楊小佩只差一歲的陳必先,則是多年來一直都活躍在舞台上,甚至去年底還獲邀在高雄衛武營演出。
陳必先九歲時(1960年)赴德國習樂,成為台灣第一位以音樂資賦優異兒童身分出國深造的首例。20歲(1970年)於「慕尼黑國際鋼琴大賽」奪魁。
楊小佩13歲(1962年)入學巴黎音樂院、跟隨法國當代作曲大師梅湘(Olivier Messiaen)的夫人洛麗奧(Yvonne Loriod)習琴,楊的父母變賣全部家當,舉家移民法國。18歲那年(1967),楊小佩於「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獲獎,20歲(1969)又在英國里茲國際音樂大賽得到鋼琴優勝獎。
對當時台灣的主流媒體而言,陳必先與楊小佩毋寧都是備受矚目的樂壇新聞焦點,兩人也都同樣留著一頭飄逸的長髮。
敏銳而率真的藝術性格
1970年,許常惠率先在〈楊小佩的琴藝與人〉文中讚譽:「她才二十歲,已是有了國際水準的鋼琴演奏家。她的一切都近乎自然,留長頭髮,用男人用的手帕和香水。」1
對此,楊小佩表明因為她彈琴時容易出汗,一般女人的手帕太細小、不方便,男人的手帕又大又厚,擦起來很好用。所以她平常都是買男人手帕用,並強調男人的圍巾也是她所喜歡的,因為質料很暖,色調又實用。
爾後的媒體訪談中,楊小佩亦曾一再表達她對阿根廷女鋼琴家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的極力讚賞與折服,她強調「那種熱情又不失為女性、混合著南美洲粗曠的風格,使我入迷」2。
巴黎留學期間,她每天要練六到十小時的鋼琴,她說:「我太愛鋼琴了,可以整天坐在鋼琴前不厭倦。」3
平時不彈琴的時候,楊小佩總是讓自己的生活儘量放鬆下來,包括讀書、到美術館看畫、練毛筆字、與朋友聊天等都是她所喜愛的。她尤其喜歡國畫中的哲學意味,也很欣賞西畫中明快的色彩及強烈的表現。
楊小佩表示,一個學藝術的人,偶爾也需要一些刺激來激發某種潛在的藝術氣質。她認為學藝術的人的情緒是較不平穩的,有許多人在彈琴時能控制得很好,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又任性放縱得不得了。
天賦只不過是一件外衣,隨時可以脫掉
1973年8月,長年旅居法國的楊小佩修完巴黎音樂院碩士學位,返台擔任師大客座副教授,並在師大校園後面的浦城街租了一層公寓。根據時任《婦女雜誌》編輯的夏祖麗(何凡與林海音之女)在一篇專訪文中記述:「這是她出國十多年來第一次單獨在國內逗留一段較長的時間。就在這一年,她遇到了她的丈夫,他們是在認識十個月後結婚的,婚後就定居台灣。」4
據說當年楊小佩的父親一再鼓勵她回國教書,就是希望她能在本地年輕人當中找到終身伴侶。結果,她果然戀愛了,也結婚了。
夏祖麗繼續寫道:「楊小佩剛回台灣時,在師範大學音樂系教鋼琴,家中也收了幾個學生,她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他們的結合完全是對音樂的愛好。她是職業鋼琴家,他從商,對音樂都愛得不得了。現在他們家中有一套很完備的音響設備就是她丈夫一手裝置的。」
結婚時,楊小佩把留了多年已成標誌的長髮剪短了,滿懷欣喜地準備迎接未來的婚後生活。甚至她說,天賦對她只不過是一件外衣,隨時可以脫掉。
彼時曾在《時報雜誌》擔任採訪記者的媒體人陳怡真如此形容:「很多人說她不像鋼琴家,像電影明星,絕不是楊小佩的音樂變了質,倒是音樂圈中,像她具有這般迷人外型又富時代感的演奏家確實不多。」5
然而,關於感情之事,似乎總是造化弄人,無論她如何委屈求全,到頭來終究還是讓她兩度經歷了失敗的婚姻。
人世的閱歷,卻也讓她在鋼琴上有了不同的心境。她發現曾經喜歡得要命的曲子,如今雖然還喜歡,但彈起來卻覺得不過癮了。她說:「我一直喜歡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的三種境界,有的人可能一輩子就停留在第一種境界,我希望自己能有所突破。」6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台北市「國際青年商會」曾於1975年7月與「中廣公司」合辦「楊小佩鋼琴獨奏會」,並以該場演奏會的收益興建了「青商福德公園」。當時園內還留有一塊紀念石碑,銘刻著鋼琴家楊小佩當年的義演捐贈事蹟。後來這塊石碑被移至公園旁的廣慈衛福大樓七樓「廣慈文物陳列室」保存,這段珍貴的歷史也就逐漸為世人所淡忘了。
- 參考許常惠,1970年3月,〈楊小佩的琴藝與人〉,《婦女雜誌》。
- 參考雷驤,1973年11月,〈國內樂壇新秀:楊小佩〉,《全音音樂文摘》第2卷第11期。
- 參考夏祖麗,1976年4月,〈楊小佩真得可愛〉,《婦女雜誌》。
- 參考夏祖麗,1976年4月,〈楊小佩真得可愛〉,《婦女雜誌》。
- 參考陳怡真,1980年3月,〈「鋼琴的楊小佩」回來了〉,《時報雜誌》第14期。
- 參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