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時代的音樂圖書館在台灣(下):民營盛世,從「海頓」到「洪建全」
▍上篇:
在台灣,回溯音樂圖書館的發展過程,民間步履較政府快得多,環境卻充滿艱困。1
――前「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長林宜勝
自從史惟亮於1965年率先創辦「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之後,類似這般由民間社會團體主動建立音樂收藏的概念逐漸在台灣有了雛形。
到了1970年,當時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為369美元(換算新台幣為14,760元),一張原版黑膠唱片的價格約新台幣三百元上下,一般有經濟能力定期收藏原版唱片的人並不多,絕大部分窮學生主要仍是購買廉價的翻版唱片。
整體而言,約莫70年代至90年代這二十年間,由於公家單位提供給普羅大眾閱讀聆賞音樂環境的普遍不足,比如國家兩廳院從1991年起才開始有了獨立的表演藝術圖書館,全台北也要等到1994年才正式誕生第一家公共音樂圖書館——西湖分館。
相較之下,許多民間企業則是隨著經濟快速成長而趁勢崛起,主要包括早期研發銷售日常家電用品的「新力」、「大同」、「歌林」、「聲寶」等知名公司,一方面基於企業主本身喜好接觸藝術文化的興趣和理念,另一方面也希望藉由興辦藝文活動來回饋社會,因而紛紛透過公司籌組基金會成立了各種經營型態(包含「營利」或「非營利」為目的)的私立音樂圖書館。
諸如1975年問世的「洪建全視聽圖書館」與「新力視聽圖書館」、1976年的「大同音樂圖書館」、1978年的「歌林視聽圖書館」、1979年的「聲寶視聽圖書館」等。這些主打音樂類型服務的圖書館名稱大多選擇使用「視聽」一詞,目的就是為了要推廣自家生產或代理的視聽器材。
耐人尋味的是,這些民營圖書館全都位在台北市區。其中規模最大、營運歷時最久的「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雖然並非以電器公司來命名,然而提供經費來源的「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即為「台灣松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National/Panasonic)的創始者洪建全先生所設立,因此在圖書館內所有視聽設備也都以自家生產「國際牌」家電或代理國外的電器產品為主。
以營利事業為主、提供「卡式錄音帶」拷貝服務的「海頓音樂圖書館」
1972年10月,《愛樂音樂月刊》第41期出現了一則「海頓音樂圖書館」刊登的廣告:「全國首創音樂圖書館,提供原版唱片.錄音帶.錄音機.錄音室給愛好音樂的朋友們自己錄音!」
兩個月後(1972年12月),各家報紙相繼報導,由無線電工程師顧惠人獨資150萬元、並與股東合作成立「海頓錄音股份有限公司」所創設「海頓音樂圖書館」在台北市武昌街二段37號2樓正式開幕。
當時館內備有42台錄音機、三千餘張原版唱片,以及一千餘卷原版錄音帶。由於早年智慧財產權未受到重視,館方除了藉著建立「海頓樂友社」的會員制度來促銷各種自家發行的「海頓音樂帶」作為主要業務之外,一般民眾亦可自備或至現場購買空白帶,依不同廠牌機種的錄音設備繳付費用,採自助方式將館內提供的音樂資料拷貝帶回家欣賞,甚至還能透過郵購管道「代客錄音」。
自1974年11月起,「海頓音樂圖書館」獨立發行的館刊《海頓音樂雜誌》問世,每月發行二期,每期內容皆有各個不同時代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作為報導主題,初期採贈閱方式,第七期開始提供零售或長期訂閱。
此外,為了推廣樂教工作,館內亦經常策畫古典音樂欣賞會(現場都有主持人和專家負責導聆),偶爾還會舉辦小型音樂會,且不時邀請國內外知名藝術家、音樂學者舉辦專題式的「藝術文化講座」。
譬如,許常惠主講「我所認識的中國音樂」、梁丹丰主講「歐美藝術現況」、李抱枕主講「合唱的回憶」、趙琴主講「三屆香港藝術節聽後感」、張杰主講「美國藝術新思潮」、廖年賦主講「漫談世界青少年弦樂團」、蘇昭興主講「古典吉他在台灣」、李安和主講「從音樂社會學談台灣民謠」、張錦鴻主講「音樂的研究與創作」、梁在平主講「世界性的箏樂」、李奎然主講「音樂配器法、編曲法及音樂分析」、吳季札主講「漫談鋼琴教學」、鄧昌國主講「談亞太音樂會議」、楊英風主講「生活環境與藝術」、康謳主講「談音樂欣賞與創作」、吳延環主講「從現代娛樂觀點談國劇」、劉其偉主講「科學世紀的繪畫」、董榮森主講「談中國現代音樂」等,堪稱題材多樣、精彩紛呈。上述所有曾經應邀的學者教授所作專題演講內容均由該館錄音保存,然後再加以整理撰成文稿,逐期刊載於《海頓音樂圖書館館刊》。
及至1977年底,「海頓音樂圖書館」由於不敵現實經濟的壓力,復因財務糾紛導致內部股東不合,甚至為此反目、對簿公堂,所有唱片皆被法院查封而遭拍賣,人員亦被遣散。據報導,其原有大部份的館藏資料,後來由「海頓」出走的一批員工另行獨立創辦《青蓓雜誌》所屬「青蓓文化事業公司」從法院拍賣中購得2。
影響所及,當年與「海頓」同為私人投資經營、以營利事業登記型態出現的音樂資料館,還包括了1972年成立的「洛群音樂資料室」,以及1977年的「名雅音樂圖書館」。
全民公益的音樂文化資料庫:「洪建全視聽圖書館」
回顧當年,在那個政府文化部門體制尚未健全、地方學術單位館藏普遍不足,音樂資訊並不發達的年代,僅憑純粹民間企業貢獻一己之力,積極推展音樂教育與各式藝術文化活動的「洪建全視聽圖書館」,無疑對於當時整個台灣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
1975年8月,《國際視聽月刊》創刊。發刊詞寫道:「一年多來『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即在籌備設立『洪建全視聽圖書館』......我們的圖書館資料將不再僅是『藏書』,我們設有音樂欣賞室、唱片錄音等,以最新最真的音響來讓大家接近音樂」。圖書館原訂於8月15日開放展示,9月1日正式開幕。初期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分別設有音樂館和兒童館,由音響學家林宜勝3負責主要規劃,之後亦曾擔任館長一職。
從南京東路時代起,館方就一直蒐購許多一般市面罕見的珍貴原版唱片,包括巴洛克時代以前的古樂、現代音樂、民族音樂,乃至台灣本土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錄音作品,皆在搜集之列,甚至還特地從歐、美、日各國訂閱各類有關音樂、音響等專業期刊如Stereo Review、Billboard、《音樂の友》、《音樂藝術》。
論其珍藏項目種類之多,視聽器材之完善,幾乎為其他同類圖書館所望塵莫及。任何一個人只須繳納年費150元,即可取得會員資格,自由借閱館內書籍、期刊、唱片、錄音帶、錄影帶,免費參加館內舉辦的音樂欣賞會與專題講座等活動,並且贈閱館刊《國際視聽月刊》一年期。據說當時在許多愛樂人之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來到洪建全,無論什麼音樂種類的原版黑膠都能聽得到」。
由於「洪建全視聽圖書館」自開幕那天起,便不斷持續擴充其館藏規模,兩年後(1977)遷至台北市中華路上、擁有二連棟五層樓的新館舍。綜覽館內所收藏的音樂資料豐富程度,根據李哲洋早年(1978)回憶撰述:「唱片錄音帶有九千五百多件,錄影帶七百多件,書刊七百多本,期刊五十六種;兒童部份的圖書有五千多冊,期刊十八種,唱片六十多件,錄音帶八十多件」。同時他也強調:「這個圖書館重於軟體(視聽)資料之蒐集與服務,也因此人員主要由圖書館專業人才構成」4。
值得關注的是,「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為了響應支持當年史惟亮、許常惠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早在圖書館尚未開幕的前兩年(1973),便開始和許常惠合作,邀集張炫文、楊兆禎、劉五男、呂錦明、王政義、丘延亮、史惟亮、李哲洋、陳揚等人共同合作,分工整理出二百首包含福佬系、客家系及高山族的台灣民歌。次年(1974)更在史惟亮的策劃下,協助其展開山地音樂影片的拍攝工作。第一部片子即選定以賽夏族「矮人祭」為內容,由史惟亮為編導,並請台視攝影記者莊靈擔任攝影。
自從搬到中華路的新館後,「洪建全視聽圖書館」起初於1977年左右,由許常惠統籌策畫,陸續邀請陳奇祿、藍蔭鼎、呂炳川等人成立了「民族音樂中心」籌備委員會。經過了一年的籌備期,館方認為洪建全基金會只是個民間團體,這類負有重大使命的工作應該由政府來做,因此在有限的人力和財力的考量下,決定改以規模較小的「民族音樂組」替代,並由時任實踐家專音樂科主任的呂炳川擔綱策畫工作。
不久,孰料此一構想又突生變故。最後則是成立了一個「民族音樂研究室」,由許常惠指導、呂錘寬執行,主要負責收集整理台灣民謠,並且進行抄譜工作。與此同時,館方也接連出版了《中國當代音樂作品》(1976)、《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1977)、《中國民間音樂系列–民間樂人音樂會選粹》(1978)等關於本土民族音樂的經典唱片。上述這些資料,後來都收存在視聽圖書館內,作為供學術研究的民族音樂資料庫5。
1988年底,「洪建全視聽圖書館」結束服務。1991年,將十餘年苦心經營蒐藏的音樂資料、視聽圖書器材盡悉捐贈給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現存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中心,然而相當遺憾的是,當初這批珍貴史料應屬國家的文化資產,意義上亦為全民共同擁有,如今卻已成了校方的私產,只供校內師生從事相關研究,並不對外開放。主事者應當好好認真思考未來該如何將其公開推廣,而非一昧私心自用、墨守成規。
- 參考林宜勝,1994年4月19日,〈細數當年:海頓音樂圖書館、洪建全視聽圖書館、史惟亮紀念音樂圖書館〉,《聯合報》35版。
- 參考青蓓雜誌社,1977年,〈我們終於得到了「海頓」圖書館的母帶資料〉,《青蓓雜誌》,第10期,頁2。
- 林宜勝(1938-2011),花蓮人,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大交響樂團創團成員之一,高中時代即與友人合辦台灣第一個民間立案的管弦樂團「洄瀾管絃樂團」,大學畢業後曾任教光仁音樂班。早年所有音樂知識全憑滿腔熱情自學,舉凡演奏、評論、翻譯、教學、音響、錄音、甚至設計音樂廳,樣樣精通,亦曾任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長。林宜勝離開洪建全後,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任劉岠渭便邀請林宜勝開課「音樂文獻選讀」。平日愛音樂、愛喝酒、愛抽菸斗,甚受師生喜愛。1973年替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翻譯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的傳記《白鳥之歌》流傳至今。後來他也陸續在國立藝專(今台灣藝術大學)、東吳大學兼課,教授音響學與錄音工程。
- 參考李哲洋,1978年4月,〈音樂圖書館〉《雅歌月刊》第15期。
- 參考葉瑩瑜,2010,《洪建全視聽圖書館的音樂推廣與社會意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頁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