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上):當紙本書刊從風光逐漸衰亡

愈來愈多的讀者透過網路的分享連結進入新聞網站閱讀,導致傳統(紙本)報紙和印刷書刊的發行量逐年下降。 圖/路透社
愈來愈多的讀者透過網路的分享連結進入新聞網站閱讀,導致傳統(紙本)報紙和印刷書刊的發行量逐年下降。 圖/路透社

這世上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每個人都在等別人來告訴他,該怎麼活。每個人都在迷茫,區別只是多與少。

──楊德昌電影《麻將》台詞

古語有云:「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藉此指涉人類與生俱來最基本的慾望和本能,同樣以吸收知識作為心靈食糧的精神需求也自不例外。憶往追昔,談到當代報刊雜誌對於普羅大眾社會道德輿論自由的巨大影響,人們印象中總是不得不提起海夫納(Hugh M.Hefner)的「兔子」,以及黎智英的「蘋果」!

然而,哪怕他們曾經有過「喊水會結凍」的無限風光,卻沒想到怎麼就被時代拋棄到了角落?過去十多年來,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數位傳播科技的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從以往翻閱報紙文章改為透過網路瀏覽新聞標題首頁。

當Facebook、Twitter 等社群媒體相繼崛起,人們吸收外界資訊的管道也變得多元,加上大螢幕手機與平板電腦的出現,接連帶來更為即時、快速、便捷的嶄新閱讀體驗。愈來愈多的讀者透過網路的分享連結進入新聞網站閱讀,導致傳統(紙本)報紙和印刷書刊的發行量逐年下降,終至日漸式微、衰亡,而來自社群網路或搜尋引擎的數位流量與廣告收益則是以倍速成長,益發成為一股沛然不可阻擋的時代趨勢。

繼去年(2020)3月,擁有66年歷史(1953年創刊)的美國成人雜誌《花花公子》(Playboy)對外宣告停止紙本版銷售、並將其內容轉為數位化形式之後,及至今年(2021)5月,曾經長期是島內銷量與傳閱率最高的報紙《台灣蘋果日報》發行人黎智英,亦因在香港言論遭到封殺、財產完全給沒收,又被中共指控「勾結外國勢力」,乃不得已忍痛決定紙本停刊。

《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 圖/美聯社
《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 圖/美聯社

以「腥羶色」養「深度閱讀」

有趣的是,《花花公子》雖然每期大量刊登女性裸體影像招睞讀者,創刊號即以「性感小貓」瑪莉蓮.夢露的封面裸照打響名號,致使不少評論者認為頗有物化消費女性身體之嫌,但就整體內容來說卻是一份文學和新聞價值極高的刊物。

創辦人海夫納不僅甘願支付全美最高行情的稿費,積極網羅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約翰.藍儂(John Lennon)、安迪.沃荷(Andy Warhol)、納博可夫(Vladimir Nabokov)、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等世界頂尖的文學家和藝術家為其撰稿,此外亦有頗具深度的短篇故事、名人專訪以至新聞時事評論,海夫納本人更是終其一生倡導「性解放」與「言論自由」,並且贊成同性婚姻。而他從不掩飾自己,有什麼就說什麼的張揚態度,亦令他總是與衛道人士和政府當局衝突不斷,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官司!

類此充滿爭議的情況,同樣顯現在台灣讀者刻板印象中被認為是「羶色腥」的《蘋果日報》和《壹周刊》,自2003年來台創刊時以香港女星鍾麗緹拍攝全裸廣告、俯臥在一堆紅蘋果當中誘惑地說:「可以不咬蘋果嗎?」這部宣傳影片「一咬上癮」打響了知名度,一紙風行全台。

其後《蘋果日報》旋即掀起「狗仔隊」偷拍風潮,臥底記者不斷跨越新聞採訪的道德紅線,宣稱追求「踢爆直擊、揭弊求真」的同時,表面上強調「讀者愛什麼,蘋果就給什麼」的黎智英,卻也能夠提供全台最高的稿費,延請駱以軍、詹宏志、劉大任等文筆一流的名作家擔任《壹周刊》專欄作者,加上不乏內容嚴肅、文字水準極高的深入報導訪談,兼容最生猛鹹濕的八卦緋聞隱私共冶於一爐,儼然成為對當時台灣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報紙媒體。

《台灣蘋果日報》因發行人黎智英在香港財產完全被沒收,又被中共指控「勾結外國勢力」,不得已忍痛決定紙本停刊。攝於香港。 圖/法新社
《台灣蘋果日報》因發行人黎智英在香港財產完全被沒收,又被中共指控「勾結外國勢力」,不得已忍痛決定紙本停刊。攝於香港。 圖/法新社

你的選擇決定你所見的世界

近年,海內外許多報紙雜誌書刊同樣飽受數位浪潮的痛擊,導致廣告收入銳減。在這個人們愈加渴望獲得免費訊息服務的時代,印刷出版的高昂固定成本,更令紙本媒體經營變得難以為繼。甚至有人為此架設了名為「報紙死亡觀察」(Newspaper Death Watch)的網站,自2007年起不斷記錄著一家又一家倒閉或棄紙從網的美國各地方城市報業同行,宛如一長串見證這場紙本與數位媒體興衰消亡的「墓誌銘」。

根據美國知名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2020)發布調查報告表示,人們對於閱讀紙本印刷品的使用率正在持續下降。成年人中有約18%族群仰賴社群媒體作為新聞資訊來源,約16%收看地方電視新聞台,約16%收看有線電視新聞台,約25%直接造訪新聞網站或新聞App,約13%透過網路電視,約8%透過廣播,最低的則是透過閱讀紙本媒體獲取資訊,僅有3%。

調查還發現,主要仰賴「社群媒體」收看新聞的民眾最容易受到網路流竄的「假新聞」所影響,而這些人通常也是對時事不關心、表面上對政治冷感、最容易被網路謠言左右、卻又認為「假新聞沒什麼」的族群。

人們對於閱讀紙本印刷品的使用率正在持續下降。 圖/法新社
人們對於閱讀紙本印刷品的使用率正在持續下降。 圖/法新社

伴隨著網路與新媒體的興起與普及,我們雖然看似活在一個資訊發達的年代,但實際上卻也同時被一個個由社交軟體「演算法」所操縱的無形囚籠給層層包圍。很多看似「無意識」的設計,都是為了潛移默化地改變讀者的行為。

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與《編碼偏見》(Coded Bias)影片內容即是講述社群媒體如何改變人們日常的閱讀習慣,一開始先是以「免費」、「便捷」的誘因引導你初步上手,其後透過「演算法」分析每個使用者的網路足跡(cookies)累積形成的「大數據」促使人們產生依賴,繼而令你不自覺地沉迷於此。假如你堅持不參與其中,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跟不上許多社會流行話題。有不少人因此無時無刻在Facebook或Instagram動態拍照上傳,為的就是想要得到其他人更多的關注和讚賞。

這世上沒有真正免費的軟體。如果你沒有付錢,那真相只有一個,就是你付出了比錢更重要的東西:隱私和時間。

《智能社會》片中甚至使用「毒品」來比擬社群媒體,因為使用者都叫做「user」,會讓人越來越上癮。換言之,我們日常生活所見所聞的諸眾事物,已有愈來愈多是由廣告商操控演算法來分析和決定的:包括網購的商品、閱讀的喜好、看過的電影、聆聽的音樂等,演算法會向讀者推薦更多強化現有觀點的相關內容。

如今在這強調閱讀「硬題材」(深度人文報導)、「軟題材」(娛樂八卦消費)各取所需的分眾時代,雖然每個人都能輕易搜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資訊,然而這樣的數位技術,卻讓我們變得更難以忍受沒有新刺激到來的焦慮。事實上,個人每天平均花費的閱讀量其實未減反增,惟以短時間切割細碎的快速瀏覽取代了長時間專注的深度閱讀。大多數讀者還是想要讀新聞、讀故事,只是媒介方式都不一樣了。

▍下篇:

數位時代的媒體與印刷書(下):科技萬歲?紙本書的不死逆襲

雖然每個人都能輕易搜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資訊,但這樣的數位技術卻讓我們更難以忍受沒有新刺激到來的焦慮。 圖/路透社
雖然每個人都能輕易搜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資訊,但這樣的數位技術卻讓我們更難以忍受沒有新刺激到來的焦慮。 圖/路透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