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台灣史: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與「八部合音」論述爭議(上)
歷史上,台灣原住民所遭遇的殖民壓迫與音樂傳統,與近代美國黑人文化的發展頗有相通共鳴之處。
就連來自台東大武山、擁有卑南族及排灣族血統的歌手胡德夫也一直認為,原住民的古謠的形式與黑人靈歌的曲式很相似:「黑人在幾百年被壓迫下詠歎出來的藍調,我們稱之為blues,而大武山的藍調是我們民族唱了幾千年的歌的曲式,我稱他為deep blues,所以在歌中樂器和歌聲的對答會那樣的天成,是因為大家都有那樣的土壤」1。
如是透過口耳世代相傳至今,台灣原住民的歌聲最早躍上西方舞台、受到國際關注的,除了台東阿美族「馬蘭吟唱隊」郭英男和郭秀珠夫婦演唱的〈歡樂飲酒歌〉(亦稱〈老人飲酒歌〉),後來被德國電子樂團「Enigma」在未告知原唱者的情況下擷取了部分原聲進行編曲,混音成"Return to Innocence"(返樸歸真)這首歌,成為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的主題曲,還因此引發了著名的國際侵權訴訟案。
此外亦有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稱作:Pasibutbut),更是早在1943年日本學者黑澤隆朝來台調查期間便採錄到了此曲,並於1952年將其錄音檔案寄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屬之國際民俗音樂協會(IFMC),讓當時西方學界權威如Andre Schaeffner(1895-1980)、Curt Sachs(1881-1959)以及Jaap Kunst(1891-1960)等一眾音樂學者為之驚艷,乃至成為西方世界用來認識台灣原住民音樂的重要指標。
影響所及,甚至包括近年(2019年6月)曾經來台造訪花蓮卓溪鄉的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1952-2023)都說,他在台灣聽過最喜歡的聲音,是聆聽布農族人合唱的〈祈禱小米豐收歌〉2。
用歌聲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恩
大致上,台灣原住民傳統歌謠依其歌唱的場合及內容性質,可分為祭儀歌謠、生活歌謠、勞動歌謠及童謠四種。
根據黑澤隆朝1943年在台東「里壠山社」(海端鄉坎頂村)的實地踏查紀錄,布農族人稱作pasi pot-pot(粟播起始,意即小米耕作的開始)或pasibutbut(在布農語中,原意為「相互拉扯」,sibutbut是拉,pa則表互相之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乃是部落裡成年男子為了祈求來年小米能夠豐收,透過集體合唱方式將族人的心願傳達給天神的一種祭典儀式歌曲。
按黑澤在《臺灣高砂族之音樂》書中記載,每年大概到了4月左右,當族人開始進行小米耕作播種之前,通常便會選在頭目家的庭院等處,將前一年收成最多之人家的種子堆在草蓆上,以頭目為首,社中有權力的男性六位(一年中家中無人生病或無發生不幸者,經過數日禁女色、戒酒及刺激食物的淨身生活)互相搭肩,邊以「o-」或「e-」的聲音,唱和著自然和弦,邊漫步環繞小米種子的周圍。
配合頭目的領唱,其他人以五度或四度為主的音程,配合頭目的起音,唱出強有力的和聲,接著便逐漸昇高音程,持續五至六分鐘,唱到最高音時驟然停止發聲。此最高音的和聲即是天神的最愛。據說此儀式若和聲完美,那一年就會是豐年3。
關於〈祈禱小米豐收歌〉的起源傳說有幾種:一為族人聆聽瀑布在幽谷裡的迴響;二為族人聽到蜜蜂嗡嗡的振翅聲,在一棵巨大的枯木中產生共鳴而獲得靈感。布農族人相信,唱的歌聲越是虔誠和諧,天神就會越高興,小米自然就會有更豐盛的收成,布農族透過歌聲與天神溝通對話,也用歌聲表達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恩。
由於〈祈禱小米豐收歌〉有其族群、部落以及地緣性的差異,因此歷來皆有許多學者提出各家之說。比如戰後台灣第一位在日本東京大學攻讀「民族音樂學」的博士學者呂炳川,他在《呂炳川音樂論述集》書中表示,自從1966年7月開始進行台灣原住民音樂的調查工作時,即特別留意這首舉世轟動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因此每到布農部落必向族人詢問,而且為了尋找其根源,亦針對各地十五個村落進行廣泛的調查與比較4。
其後,師承許常惠的音樂學者吳榮順也在他的碩士論文《布農族傳統歌謠與祈禱小米豐收歌之研究》收集了布農族十二個村落的歌曲做比較分析。他在此研究當中歸結指出:
「以上十二個村落雖然仍能演唱Pasibutbut,但是過去儀式的禁忌及繁瑣的儀式過程,都已蕩然無存,大都只是保存了演唱的方式而已。甚至有些村落已無法完全記得該曲的唱法,而將別的歌謠與Pasibutbut一起混合來唱,真令人擔心將來後代的子孫們面臨這種『張冠李戴』的情況不是誤導了他們對自己文化的認知,就是面臨無所適從的窘狀。」5
從傳統祭儀到現代展演:民間流傳布農族「八部合音」之說
回溯昔日解嚴之初,隨著大環境的時代變遷,整個原住民社會已然改變了以往的生活型態,許多傳統祭典儀式樂舞,同時也在資本主義消費與文化觀光需求的現實脈絡底下,開始出現了將〈祈禱小米豐收歌〉儀式搬上現代舞台為觀眾欣賞的「展演化」趨勢。
彼時首開風氣的先例,乃是1987年文建會委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籌組「中華民國山地傳統音樂舞蹈訪歐團」。該團成員包括台東馬蘭阿美族、海端布農族與屏東三地門排灣族等共36人,在基金會協助進行一年的集訓之後,並於翌年(1988)5月至6月間,由許常惠、徐瀛洲帶團巡迴歐洲演出,當時在巴黎世界文化館舉行的「太平洋節」由台灣原住民樂舞揭開序幕,其中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更是令歐洲觀眾為之讚嘆,紛紛齊稱「天籟之音」,也因此打開了台灣在歐洲的能見度。
值得關注的是,這首著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在進入90年代以後,隨即開始流傳著另一西式展演化的名稱——叫做「八部音合唱」,又俗稱「八部合音」。
關於「八部合音」之說,實乃源自音樂學者吳榮順負笈巴黎求學期間(1992-1995),在法國人類學博物館(Musee de l’Homme)的聲響實驗室中,將他過去(1986-1995)在台灣所蒐集到的25首pasibutbut錄音資料,透過「聲譜儀」(Sona-Graph)的分析,將pasibutbut歌唱中的豐富泛音現象,轉化為視覺圖像被清楚地呈現出來。
吳榮順強調,透過以上聲譜儀圖像的分析,它已為我們呈示了幾項在聽覺上被掩蓋的事實——包括pasibutbut在演唱時,其出現的複音聲部,絕不是只有二至三個聲部,應該是在八個聲部以上。除此之外,歌唱者本身亦需要適當選擇母音的發聲系統及運用喉音式的單口腔技巧,才能造成多聲部重疊的自然泛音現象,也因此才能呈現族人自稱的「八部音合唱」現象6。
▍下篇:
聲音的台灣史: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與「八部合音」論述爭議(下)
- 參考張鐵志,2012年2月,〈原住民歌手胡德夫:白髮蒼蒼唱臺灣傷痛之歌〉,《財經》雜誌。
- 參考2019年6月6日,卓溪鄉公所【音樂大師坂本龍一(卓楓篇)】臉書影片
- 參考2019年王櫻芬、許夏珮譯註;劉麟玉校譯;1973年黑澤隆朝原著《臺灣高砂族之音樂》,台北:南天書局出版,頁140-141。
- 參考呂炳川,1979,〈談祈禱小米豐收歌〉,《呂炳川音樂論述集》,台北:時報出版,頁103-132。
- 參考吳榮順,1988年,《布農族傳統歌謠與祈禱小米豐收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頁294。
- 參考吳榮順,2004,〈偶然與意圖---論布農族pasibutbut的「泛音現象」與「喉音唱法」〉,《美育---「呼麥:泛音詠唱的趣味與奧秘」專刊》,台北:臺灣藝術教育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