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時代的音樂圖書館在台灣(上):作為開路先鋒的史惟亮
距今40年前(1982年),位於德國漢諾威附近的飛利浦工廠裡一條生產線上,一排排手掌大小、在燈光下映照出彩虹般光芒的塑膠光碟片首度問世。從此之後,全世界就像是完全無法抵抗般,在短短不到十年間(自1982年起,及至1992年左右,國內黑膠唱片生產線更是陸續被大量淘汰),包括人們聆聽音樂的傳播載體、閱讀報章書刊的排版印刷等媒介,旋都從「類比時代」(Analog Age)全面進入了「數位時代」(Digital Age)。
大抵80年代以前,稱霸音樂市場的主流為黑膠唱片(以及一部分的卡式錄音帶)。然而,對一般消費大眾而言,當時自國外進口的原版唱片價格仍屬偏高1。許多熱愛聆聽音樂、卻買不起原版唱片的窮學生,往往只能選擇價格低廉的翻版唱片(當年絕大多數這類唱片都未獲授權)。
除此之外,前往台北新公園鄰近衡陽路上的「田園」(店面位在二樓,樓下為代理原版古典音樂唱片的商家),抑或中山堂對面永綏街的「朝風」(原為日治時期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錄音室,2019年遭拆除)、武昌街的「明星」,這些都是早期市區內少有以高級音響播放原版黑膠唱片的公眾場所,近似日本「名曲喫茶」這類喜好音樂之士的聚集地,只要點一杯咖啡,或是一杯紅茶消費,就能在店裡聽上一整天的古典音樂。
至於聆聽音樂方面的公眾使用需求,亦有「音樂圖書館」可供選擇。根據1995年由漢美公司出版、胡述兆主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表示,音樂圖書館乃是專門圖書館的一種,分為兩個類型:一種為獨立的圖書館,另一種為附屬於某圖書館中的一個部門。獨立類型的音樂圖書館,一般屬於私立圖書館,且大多為某一機構所有,例如:廣播電台、電視公司、交響樂團、唱片出版公司等。然而大部分的音樂圖書館是屬於第二類型,且大多附屬於公共圖書館或學術圖書館中。
有趣的是,戰後台灣「類比時代」最初開始出現的幾家音樂圖書館,卻恰巧相反、都是屬於第一類型,意即獨立經營的私立圖書館。其中尤以故音樂家史惟亮(1926-1977)留德返國後,於1965年在台北創設的「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首開風氣之先。
保存發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寄託: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早年史惟亮曾在對日抗戰期間參與東北地下黨從事情報工作,並於戰後1949年輾轉流亡來台。及至1958那年他33歲,毅然決定遠赴歐洲留學。史惟亮先是來到西班牙馬德里國家音樂院進修,但因教授們的年齡太大,讓一心追求最新知識的史惟亮感到失望。翌年(1959)透過天主教「聖言會」(Society of the Divine Word)神父歐樂思(Alois Osterwalder)的居中協助,順利取得獎學金,並轉至維也納音樂院就讀,隨後(1960年)又到德國斯圖佳(Stuttgart)向他孺慕已久的當代作曲大師約翰.大衛(Johann Nepomuk David,1895-1977)學習作曲。
留歐期間,史惟亮為了撰寫一本關於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 1881-1945)的中文傳記而四處蒐集資料,但在德國斯圖佳城的館藏書籍卻無法滿足他的需求,為此他還特地跑到維也納的圖書館,找齊了所有他需要的參考書籍、樂譜和唱片。
史惟亮在旅歐音樂散記《浮雲歌》這本書中,多次寫下他尋訪馬德里、巴塞隆那、巴黎、慕尼黑、維也納、波昂等歐洲各地音樂圖書館的觀察記錄。這些國外圖書館完善的設備和收藏,不僅讓求知若渴的史惟亮羨慕不已,也令他對於國內需要一所音樂圖書館的感受愈形迫切。
當時,史惟亮與歐樂思,偕同一群經常熱烈關注中國音樂和亞洲文化議題的朋友們,正好決定在波昂成立一個以促進東西方藝術文化交流為宗旨的工作小組「華歐學社」2(Arbeitsgemeinschaft China-Europa)。1964年底,史惟亮結束六年的歐洲留學生涯。
回台灣前夕,他向歐樂思提出關於建立音樂圖書館的想法,希望歐樂思給予資金方面的協助,並透過所屬的「華歐學社」對外進行募款及認捐。後來在歐樂思的鼎力支持下,順利募得了總重達四百公斤,價值約新台幣十萬元的音樂書籍與唱片3。另外,日本全音出版社、美國的亞洲協會及美新處也捐贈了一部分書籍,台灣省交響樂團則是捐贈舊樂器一批供陳列。
其間歷經半年的籌備,史惟亮同時寫信向青年救國團副主任李煥求助而獲得允諾,由救國團撥付二十萬元,作為圖書館開辦費用,並且無償提供位於台北市敦化北路(地址131-133號)「台北學苑」樓下一間集會室作為場地4,終於在翌年(1965)八月正式創立了台灣第一所專門收藏音樂相關書籍、雜誌、唱片、樂譜的「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營運初期,圖書館僅先開放閱覽室(命名「光祈室」,以茲紀念中國第一位音樂學者王光祈)免費讓讀者閱讀書籍及樂譜。在1966年3月的《功學月刊》上,史惟亮指出當時館藏已有兩千五百冊書籍和五百多張唱片,包括中、日、英、德四種文字版本,其中樂譜佔書籍的大宗,多為德文版本。
及至1967年初,圖書館目錄整理完畢時,藏書已達三千餘冊,唱片六百張,其豐富程度遠超過國內同時期的所有大學音樂系收藏。未久,館內相繼增設藏書外借、自助打譜、代訂樂譜、練琴室(提供兩架鋼琴,申請者須事先預約,每小時收費台幣二元五角),以及唱片欣賞等服務內容,個人借閱只需繳保證金(海外讀者甚至還能通訊借閱),亦可自由選擇唱片在欣賞室聆聽。
除了推廣音樂教育、組織合唱團、辦理講座活動,並藉由出版叢書與學術期刊5來支持民族音樂研究之外,史惟亮創辦「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最主要的目的,仍是冀望能完成他多年來始終念茲在茲的理想——即保存和發揚民族音樂文化。因此,當他在1966年初與李哲洋、德國學者W. Spiegel一行人到花蓮縣阿美族部落進行音樂調查,翌年(1967)並與許常惠共同發起「民歌採集運動」時,便是以「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作為存放、整理田野錄音資料的重要據點。
歷經多次搬遷與改組後的圖書館藏歸宿
1968年,為了協助德國波昂大學成立「中國音樂中心」,史惟亮再度赴歐主持籌設事宜,並委由許常惠代理「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的館務活動,至到次年(1969)史惟亮回國。這段期間,由於出資贊助大部分館藏資源的華歐學社原本希望圖書館能和純粹學術性質的大學機構合作,然而因經費問題,圖書館最終還是選擇傾向帶有政治色彩、隸屬中國國民黨的救國團尋求贊助,讓華歐學社的支持者對此開始遲疑,乃至逐漸退出6。
及至1970年,基於種種因素,圖書館與救國團決定終止了這一段合作關係,改由史惟亮個人接辦,全部館藏也都搬遷到史惟亮在四維路租賃的康樂大廈六樓住處(地址:台北市四維路192巷12號之5),此後便因經費拮据、地處偏僻,而儘量減少對外開放。1973年史惟亮接任國立藝專音樂科主任,又將音樂圖書館遷至國立藝專,導致有部分圖書資料難免在頻繁的搬運過程中受損。
此外,隨著圖書館搬遷,史惟亮另創設了「希望出版社」,由俞大綱為發行人,史惟亮為主編,從1971至1972年間陸續出版了史惟亮著《巴哈》、《貝多芬》、《韓德爾》、《舒曼》與《巴爾托克》,王沛綸著《海頓》,劉塞雲著《舒伯特》,許常惠著《杜步西》,李振邦著《威爾第》,陳淑珠譯《帕德雷夫斯基自傳》,以及為了資助民謠歌手陳達晚年生活困境而發行附有一張黑膠唱片的《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等一系列「希望音樂叢書」。史惟亮原本希望藉由出版收益來補貼圖書館及研究中心經費,孰料卻因經營不善而未能如願。
時隔不久,史惟亮於1977年初因病辭世,音樂界友人與其後代家屬決定集資成立「財團法人史惟亮紀念音樂基金會」,以延續其畢生提倡民族音樂的遺志,在台中著名企業家暨慈善家郭頂順慷慨捐出二百萬元的支持下,並將「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改組為「史惟亮紀念音樂圖書館」,於1979年將館址遷至中山北路一段2號中央大樓966室,1989年再搬到和平東路三段63號7樓。自1996年起正式結束對外開放,圖書資料則搬至和平東路三段63號12樓存放,如今全部交由史家後代家屬保管中,成為了基金會的私有財產7。
令人感嘆的是,由於最初「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大部分的館藏(主要是書籍、唱片)皆為「華歐學社」出資贊助。因此,史惟亮在病逝前,仍不時掛念著音樂圖書館,和那一大堆民歌採集錄音帶的去留,他甚至曾一再叮囑身邊友人:「這不是我私人的東西,這些東西屬於整個社會,一定要讓許多許多人使用,才有意義」8!舉凡史氏親友及其後代家屬,自當對此深切省思。
▍下篇:
類比時代的音樂圖書館在台灣(下):民營盛世,從「海頓」到「洪建全」
- 據統計,1970年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為369美元(換算新台幣為14,760元),一張原版黑膠唱片的價格約新台幣300元上下。
- 根據2016年師大音樂系研究生阮琬琪撰述《從「歐樂思–史惟亮檔案」探華歐學社音樂計畫》這本碩士論文指出,「華歐學社」以促進海外留學的華人學生和歐洲人的文化交流為宗旨,成立於1964年12月12日,初期包括八名成員,並設有三個部門:音樂與音樂學部門(史惟亮負責)、繪畫部門(喬德蘭負責)、中國思想史部門(黃加成負責)。其中,音樂部門主要致力於東西方的音樂文化交流,且計劃在波昂成立「中國音樂中心」,構想起源於1964 年,直到1968年才付諸實現。
- 參考良爾,1978,〈「現代玄奘」史惟亮的故事〉,《一個音樂家的畫像》,台北:幼獅文化,頁141-144。
- 參考吳嘉瑜,2002,《史惟亮:紅塵中的苦行僧》,台北:時報文化,頁49。
- 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自1967年元月起,每月定期發行《音樂學報》,至該年底發行第十二期停刊。同時也邀請專家翻譯或撰寫音樂著作,陸續出版了許常惠著《民族音樂家》(1967)、方鳳珠譯《指揮的藝術》(1968)、史惟亮著《論音樂形式》與《論民歌》(1967)等系列叢書,由幼獅書店印行。
- 參考阮琬琪,2016,《從「歐樂思-史惟亮檔案」探華歐學社音樂計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頁51。
- 參考黃瑛琳,2002,《台灣地區音樂資料館發展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0。
- 參考林懷民,1977,〈懷念史惟亮老師〉,《一個音樂家的畫像-史惟亮先生紀念集》,台北:幼獅文化,頁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