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時代(上):民主之敵或改革的希望——民粹主義是什麼? | 鳴人選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民粹時代(上):民主之敵或改革的希望——民粹主義是什麼?

日本前大阪市市長橋下徹。 圖/路透社
日本前大阪市市長橋下徹。 圖/路透社

民粹是民主之敵嗎?

日本某位政治家在二○一四年曾發表以下言論:

民主主義並未在日本生根。如果民主主義沒有根植於國民心中,政治就無法改善。若政治無法改善,日本也不會好。

說出這段話的人,是時任大阪市長的橋下徹。他接著還說道:「如果不讓公民體會過真正的公民投票,民主主義就無法落實。」

一般人所認識的橋下徹,是會對公務員展開批判、以尖銳態度面對議會的民粹主義政治人物,因此或許有不少人對於他提倡民主主義的重要性感到意外。因為一般對於民粹主義的普遍印象,都是一種權威主義式的政治運動,與民主主義難以並存。

有這種印象的不只是日本人。近年各國也多半對民粹主義勢力的出現與成長懷抱不安,認為民粹是「對於自由主義政治秩序的挑戰」,或是「會使民主的存續暴露於危機當中」。民粹主義中確實存在著可能威脅民主主義的要素,譬如排他性主張、領導者與支持者的垂直關係、訴諸群眾情緒的政治手法等。政治學者珊妲.慕孚(Chantal Mouffe)指出,人們現在已經將民粹主義政黨,視為對各項民主制度的重大威脅。即使在實際的現實政治當中,民粹主義政黨面對民主的態度也令人存疑,好幾個國家的所有傳統政黨都拒絕與之交涉,將其完全排除在聯合政府之外。

但如果翻開民粹主義的歷史,就會發現將民粹主義視為「使民主暴露於危機當中的存在」不必然是一般的看法。民粹主義在過去反而以瓦解少數派的統治,實質支持民主的解放運動之姿出現。十九世紀末的美國、二十世紀的拉丁美洲就是其典型。農民、勞工、中產階級等各種原本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人,為了對抗傳統政治菁英的支配,積極利用民粹主義做為他們參與政治或利益表達的過程。尤其在拉丁美洲,民粹主義式的政治,是提升勞工與多元弱勢的地位、支持推行社會政策的一股重要推進力。

由此可知,民粹主義與民主主義的關係不可一概而論。理解民粹主義背後的「兩種政治邏輯」,對於釐清民粹主義的功過反而更為重要。過去「解放」各種階級的民粹主義,到了現代則與排外主義結合,以「壓迫」之姿席捲各地。

而且即便是現代的民粹主義,也不能只強調其「壓抑邏輯」的部分。

舉例來說,近年歐洲的民粹主義在批評穆斯林移民時,依循的便是「不認同男女平等的伊斯蘭教是有問題的」「不能容許與民主主義價值觀不相容的伊斯蘭教」這樣的邏輯,對外提出的主張正是因為自己擁護性別平等與民主價值,所以才抨擊移民。現代的民粹主義,可以說「解放與壓迫」這兩種面貌同時並存。

2016年,奧地利自由黨的霍弗,挑戰總統大位以失敗做收。 圖/路透社
2016年,奧地利自由黨的霍弗,挑戰總統大位以失敗做收。 圖/路透社

兩種定義

民粹主義至今使用的定義,大致而言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定義是將民粹主義視為突破固定的支持基礎,直接訴諸廣泛國民的政治型態。主張這個立場的政治學者,舉例來說有大嶽秀夫與吉田徹等人。

以大嶽秀夫為例,他將民粹主義視為政治領袖「繞過政黨與議會,直接訴諸選舉人的政治手法」。至於吉田徹則認為,民粹主義是「操弄訴諸國民的花言巧語,以追求改革的明星式政治型態」。至於民粹主義政治人物,指的則是透過改變原本政治型態的嶄新政治手法,成功吸引廣泛國民的領袖。吉田針對這類型民粹主義提出的主要例子包括日本的中曾根政權、英國的柴契爾政權、法國的薩科吉政權、義大利的貝魯斯柯尼政權等,並針對這些政權進行分析。

至於日本以報紙為首的新聞報導,也多半使用「領袖直接訴諸大眾的政治」做為民粹主義的定義。

第二種定義,則是將民粹主義視為站在「人民」的立場,批判舊有政治與菁英的政治運動。知名民粹主義研究者卡諾凡採取的就是這種定義,日本的政治學者野田昌吾、島田幸典、古賀光生等人的定義也與之較為接近。

換句話說,民粹主義指的是以政治改革為目標的勢力,批判舊有的權力結構與菁英階級(以及社會的支配性價值觀),並訴諸「人民」以實現其主張的運動。這個定義假設菁英或特權階級,與「人民」(或是「民眾」「公民」)是二元對立的兩個概念,而期望改革的勢力將「人民」描繪為「善」的一方,菁英則是蔑視人民的遙遠存在,屬於「惡」的一方。其主要例子包括法國的民族陣線、奧地利的自由黨等一般所說的民粹主義政黨。近年的政治學當中,可以看到較多人採用這個定義的立場。

關於這點,法國思想家茨維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提出相當耐人尋味的說法。據他所說,民粹主義無法以傳統的右派或左派分類,應該歸類為「下層」的運動。舊有政黨無論右派或左派全都存在於「上層」,民粹主義則站在「下層」的立場,批判「上層」菁英。

民粹主義的兩種定義就如同上述。大致而言,前者關注的是領導者的政治戰略與政治手法,後者則將重點擺在政治運動的部分。因此這兩種定義沒有孰是孰非,也不完全相互排斥。事實上,大嶽秀夫與吉田徹也都提及民粹主義「批判菁英」的部分。換言之民粹主義的定義,或許也會隨著分析對象的不同而改變吧!

以「菁英與人民」的對比為主軸

本文將採取以上說明當中後者的定義,換句話說就是將民粹主義視為一種以「菁英與人民」的對比為主軸的政治運動。

因為現在撼動世界各國的民粹主義,多數都以批判菁英為中心,受到「下層」的運動支持。

近年歐洲民粹主義政黨的抬頭、英國的脫歐公投、乃至於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所暴露出來的,都是「下層」群眾對於現有的菁英階級與權勢集團(establishment,統治階級)的強烈反彈。政治經濟菁英一味地推動全球化與歐洲整合,並「寬容」地接納移民,但財政緊縮與產業結構空洞化等痛苦卻由人民單方面承擔。這些嘗到疏離感的人民產生的反感,成為支持現在民粹主義政黨的有力基礎。民粹主義的勢力,在面對被現有政治遺棄的人民時以守護者自居,自稱「真正民主主義」的旗手,將菁英階級安上既得利益者的罪名,獲得「下層」的強烈支持。

基於以上論述,比起前者「訴諸廣泛國民」的定義,將民粹主義定義為來自「下層」的運動,以人民為依據批判菁英,或許更能適切掌握其現狀。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所暴露出來的,都是「下層」群眾對於現有的菁英階級與權勢集團的強烈反彈。圖為現任美國總統川普。 圖/路透社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所暴露出來的,都是「下層」群眾對於現有的菁英階級與權勢集團的強烈反彈。圖為現任美國總統川普。 圖/路透社

民粹主義中的「人民」

接著讓我們試著以此定義為前提,探討民粹主義的特徵吧!

第一個特徵是,民粹主義將「人民」擺在其主張的中心。民粹主義政黨為了將自己正統化,而主張自己是「人民」的直接代表,試圖藉此獲得廣大支持。

英國政治學者卡諾凡將民粹主義中的「人民」要素,分成以下三類進行說明。

第一類是普通人(ordinary people)。民粹主義政黨惦記在心的「人民」,不是政治菁英、媒體人、高學歷者等「特權階級」,而是一直以來甚至都被「特權階級」忽視的「普通人」。這些人的發言儘管很少被聽見,但實際上他們卻是「沉默多數」(silent majority)。民粹主義政黨,就主張自己是替他們表達意見與不滿的政黨。

如同政治學者野田昌吾所述,民粹主義原本就認為「普通人」具備「健全的人類理解」,思考能力甚至勝過腐敗的菁英階級。而民粹主義政黨的任務,就是將這種「健全的人類理解,直接反映在政治上」。

第二類是統合的人民(united people)。民粹主義政黨主張自己代表的不是特定的團體或階級,而是身為主權者的國民,也就是人民。他們假設世界上存在著超越黨派對立與部分利益的「統合的人民」,並且標榜自己與爭取個別利益的舊有政黨及政治家不同,代表的是人民的整體利益。古賀光生指出,就民粹主義以人民的統合性為前提這點來看,可將其定位為「多元主義」的另一個極端,因為「多元主義」主張的是民意的多樣性。

第三類則是我們人民(our people)。這個情況下的「我們」,指的是一群同樣具有某種同質性特徵的人,其他人和「我們」是有區別的。換句話說,民粹主義將「國民」與主流民族集團視為優先次序較高的「人民」,至於外國人或民族上、宗教上的少數則是「他者」,成為批判的對象。不過這時的「他者」不只包含社會弱勢,也包含外國資本或跨國菁英。

菁英批判與明星型領袖

接著是民粹主義的第二項特徵——在重視「人民」的另一面,也具有批判菁英的傾向。民粹主義主張不只政治經濟,就連社會、文化都穩固地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上,依此批判無視人民「健全意志」的「腐敗菁英」的統治。他們訴求打破「禁忌」。他們高聲告發自由主義菁英之間透過「協商」而抑制的禁忌化主題,譬如移民的犯罪問題。除此之外,民粹主義對於以議會、官僚制、司法制度為首的政治行政制度懷有強烈不信任感,這主要也是因為他們將諸項制度視為菁英的堡壘、實現「人民意志」的阻礙。

第三項特徵是一般所說的「明星型領袖」的存在。雖然民粹主義政黨中,不必然需要政治明星,但民粹主義政治依然對於與傳統政治及政黨拉開距離,直接與民眾溝通的領袖懷有極大期待。明星型領袖不同於重視程序、開口閉口都是專有名詞的議會政治與官僚體制,他們被描繪成能夠直接推敲人民心聲,以明確言語清楚地表達出來,並且為了實現這些心聲而與傳統政治行政體制對抗的人物。尤其在選舉當中,領袖更是扮演決定性角色。傳統政治人物往往受到黨內程序或政治正確性等政治考量的束縛,無法果斷地說出明確主張,但民粹主義的政治領袖卻不一樣,他們可以透過不加思索的發言煽動輿論,以「民眾的心聲」衝撞傳統政治,接受民眾喝采。

民粹主義最後一項必須指出的特徵是意識型態「薄弱」。如同經常有人指出的,民粹主義難以透過其具體政策內容來定義。舉例來說,一九八○年代到九○年代之間,在西歐諸國伸張勢力的民粹主義政黨,原本強烈傾向於批判福利國家、主張自由主義經濟,但後來卻反過來站在批判全球化的立場,展開擁護福利國家的論述。民粹主義的特徵正是其反菁英的態度,因此無法透過具體的政策內容歸納出其特徵。民粹主義反映的是領導的菁英階級所抱持的意識型態與價值觀,一旦後者改變,民粹主義的主張也會隨之而變。

※ 本文摘編自《民粹時代: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民粹時代: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
作者:水島治郎
譯者:林詠純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18/04/01

《民粹時代》書封。 圖/先覺出版社
《民粹時代》書封。 圖/先覺出版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