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莊凱証/小法上學記:一場別開生面,專屬澎湖孩子的開學典禮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12 Apr, 2019地方文化的世代傳承 位處澎湖縣馬公市201縣道尾端的風櫃里,自古以來,便以漁業為主要生計產業,至今仍是居民賴以維生的重要生活支柱。該里其信仰中心以祀奉王爺為主,以主祀溫府王爺的溫王殿為主要公廟,三官...

監督司法,需要的是神對手!從一則殺人新聞爭議報導談起
公共政策.陳明呈:10 Apr, 2019真正客觀的新聞不僅要報導事實真相,更要闡發事件意義。這樣的新聞不僅在事發當時動人心魄,更能夠傳之久遠。它的價值不僅在於「消息來源可靠」,更能與歷史展現相得益彰。這樣的新聞在10年、20年、50年之後...

李奕萱/「社會亂源」基地一日遊:與NGO走一趟台灣民主之旅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1 Apr, 2019當民主逐漸穩固,抗議成為日常,隨著吶喊、衝撞、抵制的頻繁發生,許多與之相反的聲浪也相應而生,不少倡議型非營利組織(下稱NGO)因此被某些反對者冠上「社會亂源」的稱號。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的店長張慧如說...

你效忠的是哪個祖國?山崎豐子的「戰爭與和平」
社會文化.李志銘:10 Apr, 2019提及日本當代文學改編的影視化作品近年產量繁盛,單就推理小說而言,現今中生代作家當以東野圭吾(1958- )為最,而老一輩作家則以松本清張(1909-1992)為翹楚(其代表作《砂之器》已被六度搬上大...

黃美英/從械鬥到拚陣頭,兼談「迓媽祖」與青年世代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9 Apr, 2019眾所皆知,宗教信仰具有安撫人心及穩定社會的功能,但近年屢見台灣一些宮廟活動發生陣頭團體或角頭兄弟的衝突,尤其是大甲媽祖遶境彰化,愈演愈烈的搶轎和打群架風波,嚴重影響香客心情,且拖延遶境行程;另外,去...

楊恭豪/提升「量」,兼顧「質」:社會住宅是居住正義的最佳解方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09 Apr, 2019臺灣高度都市化的環境下,縱使整體房屋存量充足,卻呈現分配不均的現象。因此不難發現,愈是緊鄰都市的地區,房屋需求愈大,價格理所當然地高得嚇人。也因為都市地區有較好的發展機會,讓不少年輕的勞動人口選擇移...

搶救生育率(四):擴大公托公幼容量與普及率,打造育兒產業鏈
公共政策.甘獻基:08 Apr, 2019最近臺灣的低生育率再次躍上新聞版面。筆者已於前幾篇提出具體建議,本篇先說明國家有減緩少子化的責任,再進一步說明為何搶救生育率,應該要從提高公托公幼容量與普及率下手。國家應該負起減緩少子化效應的公共任...

桃檢疑涉關說案:一場關說照亮的司改戰場
公共政策.孫健智:08 Apr, 2019桃園地檢署檢察官疑遭關說案,在承辦檢察官爆料,檢察長對某逃漏稅案的認罪協商程序給予不當指示後,事件進而見報,並隨著調查報告公布而進入另一階段。這個事件,宛如適時照亮戰場的照明彈,正是盤點司改議題的好...

中國打噴嚏,澳洲就會得肺炎?——當經濟為政治服務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Apr, 2019在澳洲,商品與服務業的出口,占GDP的19%。中國的占比也是這個數字。在德國是46%,在韓國42%,在菲律賓28%,在美國12%。澳洲的出口,約三分之一是往中國。近幾年出口增加很快,使得出口的曝險程...

廢墟少年:高風險家庭少年的一場生存之戰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3 Apr, 2019也許他們需要的,不是那些我們認為很重要的知識,而是生存的方式。「家」,本應該是呵護孩子成長的溫暖庇蔭,但家,也有著陽光照不進去的陰暗角落,進而成為揮之不去的成長陰影,終至荒蕪一片。儘管傾頹廢毀,但仍...

打架就換警局長?該換的,其實是政客的腦袋
公共政策.吳忻穎:02 Apr, 20192019年3月初,行政院長蘇貞昌將「治安亮紅燈」的原因歸咎於「酒店、夜店老闆看不起警方的決心,看政府是無能」,因此放話再有打架就要換掉該轄的警察局長,一時引發法界與警界的訕笑。本來,大家都以為行政院...

雅豊斯/《我們與惡的距離》:承辦法官不受訪,其他法官呢?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2 Apr, 2019(※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萬眾矚目的公視新戲《我們與惡的距離》於3月24日首播兩集,旋即創下臺灣戲劇的新紀錄。除了收視率開紅盤,還登上Google臺灣熱搜,在FB與PTT上也是話題不斷。網路平台C...

朱家安/大雄跟靜香的算數答案不一樣,請問是誰算錯?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7 Mar, 2019大雄跟靜香算數學,算出來的答案不一樣,轉學生阿強覺得應該是靜香算錯,他認為靜香是女生,女生比較不擅長數學。如果這時候你要對阿強說些什麼,至少有兩個選擇:不阿強你不懂,那是大雄。阿強,你這話對女生不公...

移工們的好幫手——電動自行車會有酒駕刑責嗎?
公共政策.寇德曼:27 Mar, 2019酒駕修法可說是近來立法諸公熱門的話題,除了酒後開車、酒後騎機車外,有新聞指出近來酒後騎電動自行車的案例也逐漸增多,且其中還有不少被告是移工。電動自行車到底是「機車」還是「自行車」?為什麼酒後騎自行車...

羅世宏/真民主與假新聞:面對紅色統戰,台灣該如何守住民主?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2 Mar, 20192018年7月,英國牛津大學網路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發現,2018 年至少有48個國家的政黨或政府機構於選舉期間利用社群媒體散播虛假訊息,比前一年發現的28個國家幾乎多了一倍。這意味著,為影響輿論而刻...

到底誰在濫訴?談法扶法新增「防檢濫訴條款」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Mar, 2019頃聞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初審通過,新增《法律扶助法》第34條之1規定,「檢察官濫行起訴或上訴,應由該管檢察署負擔法扶支出費用」,提案人段宜康則表示,此舉代表「地檢署要為檢察官蒐證不足、濫行起訴承擔...

鄭力軒/生育率比日本還低!台灣準備迎接「縮小社會」了嗎?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0 Mar, 2019地方創生背後的縮小社會從2014年日本安倍內閣提出地方創生政策之後,也引起了台灣從官方到民間的廣泛關注。除了民間熱烈引入相關論述與做法,行政院也宣布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並以134個偏遠鄉鎮作為...

誰的馬來西亞史?一本賣到斷貨的「教科書」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1 Mar, 2019(※ 文: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那天晚上燦爛時光書店打烊拉下鐵捲門之後,20歲談第一次戀愛的店員,擺桌分享她遇見渣男的慘烈經歷。眾人興致勃勃買齊飲料鹹酥雞,搬板凳圍坐聽講。一段歷時兩個...

台北市公有列冊文資首公開,名單哪裡有問題?
公共政策.蕭文杰:20 Mar, 2019《文資法》在2016年7月27日修法後,規定公有建築列冊的準文化資產必需公開上網於主管機關網站,但是各地文化局擺爛抗命遲遲沒做,中央文化部也只能勸導。最近台北市文化局大概是被文化部逼急了,終於把公有...

無法置身事外的全球困境,兼談真空的台灣《難民法》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0 Mar, 20192015年9月的某天,土耳其的海岸不太一樣。除了一如往常地迎接一波波的海浪,也有一名自海面而來的新訪客紅衣小男孩。活潑的浪花不斷翻攪、浪聲聒噪地叨絮不停,更突顯出俯躺於沙灘的男孩是那樣地沉靜,沉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