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文化部

的結果:共找到 295筆 約 0秒

吳鷗翔/澎湖文史與數位的融合(上):如何讓知識服務平台變得更好?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0 Nov, 2022

從手機、平板、雲端儲存到人工智慧,人類正善用數位資訊技術,節省人力成本、解決科技問題並增進人類福祉。在全球數位化浪潮下,資訊技術在人類社會與文明,已奠定了不可撼動的重要性。文化與歷史,是一個地方生存...

周逸濱、魯忠翰/文化部為何能撤銷《良辰吉時》金鐘「主題歌曲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4 Nov, 2022

奪下迷你劇集五項大獎的《良辰吉時》,發生主題曲〈I Promise〉不符金鐘「主題歌曲獎」資格的爭議。根據文化部新聞稿,在原評審小組比對歌曲音檔後,確認作品〈I Promise〉應屬「大甲媽祖遶境主...

故宮出包事件簿:毀損文物並非「國寶」?戳破馮明珠史無前例說

公共政策.蕭文杰:01 Nov, 2022

台灣許多有歷史的建築、文物常常毀於都市更新,平時輿論不見得關心,不過以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物聞名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日前傳出三件文物毀損,卻引起了各界騷動。然而大多數媒體對文化資產的認識與博物館...

遭媒體混淆的安平古堡更名事件,兼談「熱蘭遮堡」的合併爭議

社會文化.顏瑞霆:27 Oct, 2022

國慶連假後,台南市安平區的熱門觀光景點——安平古堡傳出將要改名成「熱蘭遮堡」,引起民眾熱議。文化部於10月11日於臉書發文澄清,並非將園區改名,而是將指定法定文資的古蹟合併,「正名」為熱蘭遮堡而已。...

徐佑德/吳宗憲「拿納稅人的錢拍戲」有理?從官方補助的《斯卡羅》談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Oct, 2022

吳宗憲才剛暗嗆電視劇《斯卡羅》導演曹瑞原「拿納稅人的錢拍戲」,網路上各劇擁護者就立刻掀起議論。公視委製曹瑞原的《斯卡羅》就在金鐘獎最後開出的大獎最佳戲劇獎,以頗令人意外之姿拿下了大獎,擊敗了賽前入圍...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下):重見民族音樂研究的多元視角

社會文化.李志銘:14 Oct, 2022

▍上篇: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關於「民歌採集運動」一詞,最初源自史惟亮《論民歌》一書,泛指1966年1月到1967年8月,先是由「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發...

被誤解的歐樂思與「民歌採集運動」(上): 史惟亮及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

社會文化.李志銘:13 Oct, 2022

今日新興傳播科技帶來的資訊爆炸,導致日常生活大量充斥著各種真假混淆的訊息,令人難以辨別。因此,如何普遍培養「媒體識讀」能力,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閱聽人最重要的功課。我們必須知道,當把事件的某些細節和關...

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上):人與書的相遇機緣、告別與輪迴

社會文化.李志銘:30 Sep, 2022

當前網路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讀書的時間相對減少,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似乎也跟著逐漸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日以繼夜大量衝擊的視覺影像。有趣的是,在台灣儘管一般大眾閱讀紙本書的風氣普遍不佳1,但每年的出...

劉騏瑋/平面媒體首次產業調查:報紙近十年營收砍半面臨嚴峻挑戰

公共政策.臺大新聞所 :20 Sep, 2022

(※ 文:劉騏瑋,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生)台灣首個平面媒體產業調查結果公布,印證新聞業雪崩式衰頹的慘況!調查結果呈現三大重點:新聞消費市場萎縮、廣告營收衰退,以及新聞工作機會減少。平面新聞業營...

周逸濱、黃詩婷/劇組為藝術能犧牲工時與安全?影視雇主依法該做什麼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0 Sep, 2022

今(2022)年3月中,電視劇《初擁》劇組在苗栗神仙谷發生拍攝事故,影視產業的勞安問題,引發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像是長久以來,許多台灣影視從業人員未簽約、未投保、工時過長等隱憂,都浮上檯面。對此,...

周冠汝/數位發展臨門一腳:台灣有了前鋒,為什麼還缺守門員?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2 Sep, 2022

(※ 文:周冠汝,台灣人權促進會數位人權專員)數位發展部已在8月27日正式掛牌,部長唐鳳比喻數發部的角色就像「踩油門」,並取其英文縮寫MODA諧音,稱新部會為台灣數位發展的「馬達」。數位經濟的布局中...

房慧真/跳窗之後,墜地之前——讀哈金《放歌》的流亡者創傷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5 Jul, 2022

蘇聯作曲家蕭斯塔科維奇訪問美國的前一年,遭到第二度整肅,新上任的文化部長日丹諾夫,用「圖什古巴卡」形容他的音樂。「圖什古巴卡」是一種卡車的名字,把人裝進密閉車廂內,用排出來的廢氣殺死裡頭的人,是二戰...

亞洲地獄展(上):在展館之外,看見在地神鬼文化

社會文化.顏瑞霆:22 Jul, 2022

今(2022)年6月,台南市立美術館展出了「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首發宣傳照片為展品之一的「清朝殭屍」,因外貌逼真而造成群眾熱議。筆者藉此來探討我們生活周遭的這類無形文化資產(以下簡稱文資)。館方的...

林佩蓉/《台灣男子葉石濤》:不只是文學家,也是一眼望穿的微型台灣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Jul, 2022

(※ 文:林佩蓉,2002-2003年為葉石濤任教成大台文系的學生,國立台灣文學館副研究員。)迎對阿湯哥和巴斯光年的太空騎警後,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下檔了,這是艱難的對戰,狹縫中求生存,像極了葉...

無情戰火蔓延下的文物該怎麼辦?從廟宇的保存談起

社會文化.顏瑞霆:06 Jul, 2022

俄烏戰爭持續至今,除了許多百姓遭受迫害、爆發全球金融、糧食危機外,文化資產(以下簡稱文資)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壞。面對戰火,建築類文資首當其衝,對於這類文資的維護確實較為困難;但內藏文物可還有一線生...

人生一曲江湖調:唸歌仔國寶楊秀卿的史詩絕唱

社會文化.李志銘:30 Jun, 2022

海棠斷枝不見血,鳥巢倒扣北風吹,寡母孤女心不齊,花蕊離枝掃落地。電影《血觀音》一開場,端坐於閻羅殿上的彈評說書人楊秀卿即以唸唱一段勸世意味的「四句聯」揭開故事序幕。影片中,楊秀卿彈唱月琴的說書內容不...

周逸濱、魯忠翰/看波特王、蘇打綠爭議:經紀合約如何安心簽下去?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30 Jun, 2022

自藝人與經紀人(含經紀公司)的互動,可以看得出經紀人對於相關事務的主導性。不過隨著藝人自主意識的提升,也拉近藝人與經紀人的對等性,近年相關爭議案例也就隨之增加。換言之,演藝經紀約的規範重點在「經紀期...

許惟喆/爬梳傳統「說唱」史:細數台灣唸歌仔史上的武林傳奇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7 Jun, 2022

(※ 文:許惟喆,台灣民間唸歌仔長期接觸者兼「研究」者) 日前台灣唸歌仔藝術的代表人物,有「人間國寶」尊榮的楊秀卿老師辭世,讓唸歌仔愛好者們不捨。她的辭世,讓人回想起,過往時光中,台灣有許多活躍的唸...

2022金穗獎賽後點評:獎勵新進之外,能否予以多元類型作品肯定?

社會文化.漢斯黃:16 Jun, 2022

鼓勵新銳創作者的金穗獎歷時多年,上至李安、蔡明亮等如今影壇殿堂級人物,下至《大佛普拉斯》黃信堯、《紅衣小女孩》程偉豪、《無聲》柯貞年等近年新秀,都曾於該獎嶄露頭角,可謂台灣電影人的重要搖籃。金穗獎長...

類比時代的音樂圖書館在台灣(下):民營盛世,從「海頓」到「洪建全」

社會文化.李志銘:01 Jun, 2022

▍上篇:類比時代的音樂圖書館在台灣(上):作為開路先鋒的史惟亮在台灣,回溯音樂圖書館的發展過程,民間步履較政府快得多,環境卻充滿艱困。1――前「洪建全視聽圖書館」館長林宜勝自從史惟亮於1965年率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