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另一邊的「罪」:轉型正義豈能獨漏律師?

公共政策.孫健智:03 Jul, 2020

德國律師作家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小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上映迄今盈月。原著書名直譯是「柯里尼案」,小說譯名《誰無罪》,暗指戰爭帶給德意志...

辦小案就是浪費?搞懂何謂「濫訴」,珍惜司法資源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1 Jul, 2020

近日發生桃園地檢署持桃園地院核發之搜索票,針對桃園地院特定法官辦公室進行搜索的事件,「法官告法官」引發社會嘩然。根據媒體報導,此件搜索起因於桃園地方法院曾姓法官因與友人的親密照片外流並遭檢舉,曾姓法...

司法院Online:迷因治國?有哏之外,公部門臉書的倫理責任

公共政策.王子榮:30 Jun, 2020

司法院的臉書終於開張了。臉書作為政府公部門宣傳的新工具,儼然是現在網路住民們得到國家資訊的重要管道,比起電視會受限於預算拮据,廣告時段不可能買好買滿,或如廣播受限於受眾越來越少,漸漸成為時代眼淚(近...

程序違法卻拿檢方擋箭?「偵查主體」不是警方卸責的「偵主丹」

公共政策.吳忻穎:23 Jun, 2020

日前媒體以「擄板橋滷肉飯千金犯嫌跑了 新北警長陳檡文:檢察官是偵查主體」入標,報導知名滷肉飯的「千金」險些遭人擄走,海山分局通知嫌疑人到案後,想要在警局裡面拘提嫌疑人,但檢方認為警方的拘提程序有問題...

通姦除罪以後,民事求償如何填補刑事缺位?

公共政策.寇德曼:24 Jun, 2020

司法院近日公布釋字第791號解釋,宣告刑法第239條即日違憲失效,讓台灣比照世界多數國家,不再以刑法處罰婚姻關係中出軌的一方。然而,司法院似是擔心民眾誤以為大法官鼓勵通姦,還特別在臉書粉專上強調,現...

無犯罪嫌疑卻稱「嫌犯」?新北警保大的問題不只是「法令用語欠當」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Jun, 2020

今年5月底,有民眾在「爆料公社」貼文,分享「吃宵夜吃到進警局還脫光光搜身」、「因壯陽藥而進警察局初體驗」的經驗,依照該篇公開貼文的說法,當事人持有一盒連同外包裝不到20公克的壯陽藥,遇警盤查,因為「...

上命下不從:打破警界潛規則的勇氣,與遲來的正義

公共政策.吳忻穎:10 Jun, 2020

2019年2月,一則新聞報導指出,一名呂姓民眾(下稱O)在新北市三重區因超車問題引發另名鄭姓車主(下稱T)不滿,T拿出一把空氣手槍對O比劃,O見狀害怕是真槍,於是報警處理,警方派出數名員警到場並逮捕...

呂昀儒/《罪人的控訴》:我們如何安葬那些已經死去的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Jun, 2020

(※ 文:呂昀儒,宜蘭人,現為律師。個人網誌:我所閱讀的一切。)身為一名律師,當你的恩人被你的當事人殘忍殺害,你要如何為其辯護?你又如何能夠為其辯護?你需要一個理由來安放自己,而你的當事人卻隻字不語...

不只法律,司法新聞稿也需要「白話文運動」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4 Jun, 2020

每當發生重大社會案件時,媒體總是盡責的追逐採訪,待相關案件進入法院審理後,也往往成為輿論焦點,而民眾在意的判決結果,更是新聞爭相報導的重點。然而過往法院通常僅有宣示判決主文,也就是「甲犯什麼罪判多久...

檢仔聊齋(十二):「老派衝組」若不倒,檢察體系不會好

公共政策.吳忻穎:02 Jun, 2020

「司法改革」的議題,時常是政治人物參與選舉時端出的牛肉,也是許多民眾涉訟,在法理上站不住腳、於是高喊「司法已死」,為自己找台階的好藉口。「司法改革」的問題當然重要,筆者所撰之「檢仔聊齋」系列所點出的...

《誰無罪》的啟示——找尋臺灣的「羅森堡計畫」

公共政策.高慧玲:27 May, 2020

德國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以下稱席拉赫)首部長篇小說《誰無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罪人的控訴》,2019年4月18日於德國...

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警界「醬缸式團結」下的意見整肅

公共政策.吳忻穎:27 May, 2020

近日引發警界議論紛紛的時事,當屬本月上旬警政署所召開的某次主管會議。參與該會議者為警政署高層,他們聚在一起商討的事件,不是如何認真改革當前警政體系不當的績效與獎懲引發的問題,而是檢討起警方體系內的反...

民主化後最「男」內閣:用人唯才?台灣性別很平等了嗎?

時事觀察.陳方隅:22 May, 2020

520新內閣上路,在42位一級機關政務官當中只有兩位女性首長(勞動部長許銘春、公平會主委黃美瑛),另外還有跨性別的政委唐鳳,男性首長比例高達93%,成為民主化以來最「男」的內閣。內閣名單一出,隨即引...

踹頭事件後,未停止的「報復性執法」——警界法治教育與心理健康危機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May, 2020

今年4月新北市警局中和分局國光派出所員警,因「踹頭」事件引發爭議,但事後進行私刑暴力之員警卻獲局長頒獎表揚,令輿論譁然。今年5月初,同隸屬新北市警局的三重分局三重派出所,一名員警在逮捕並制伏被告後,...

三分熟/《最後的自由時光》:精神疾患死刑犯家屬的沉痛呢喃

社會文化.Giloo紀實影音:15 May, 2020

比爾原先支持死刑,但當他邀請從越南戰場回來、流浪街頭的弟弟曼尼回家中同住後,卻意外發現曼尼曾犯下殺人罪行。他陷入天人交戰,是要保密並協助弟弟脫罪?還是要將有精神疾病的曼尼交給執法人員?比爾最後作出了...

鐵路刺警一審無罪:勿因不理解而恐懼,因恐懼而污名精神疾病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May, 2020

今年4月30日,「鐵路刺警案」一審判決結果出爐,判決主文為被告「無罪,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伍年。扣案之紅柄嫁接刀壹沒收之。」許多民眾在新聞以「無罪」以及各類聳動的標題、政治人物各類「天地不容」等不問...

楊添圍/要對抗的是疾病,不是病人——兼談精神鑑定與司法裁判的艱難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4 May, 2020

因精神異常(我國稱「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犯罪,無論是俗稱大陸法系(德、日、中)或海洋法系國家(英、美),抑或是穆斯林國家,都有類似的法律設計——認為行為人對於自己的犯罪行為,辨識能力或控制能力...

刺殺鐵警為什麼無罪?談刑法19條與精神鑑定

公共政策.一起讀判決:30 Apr, 2020

去年7月,一位鐵路警察在自強號上被發狂的男子持刀刺死,檢察官起訴後,今天(30日)嘉義地院就該男子的殺人案件宣判。法院經過精神鑑定後,認定男子行為時已經處於精神障礙的狀態,欠缺辨識行為違法與否的能力...

法官聲請釋憲(五):爆粗口=公然侮辱罪?追求禮貌國還是法治國?

公共政策.張淵森:23 Apr, 2020

我們常會在新聞上看到罵別人「幹、俗辣、不要臉」等,而遭判處公然侮辱罪的案例。然而,對於公然侮辱罪是不是要除罪化、是不是有違憲疑慮,各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爆粗口是個人修養問題,以民事賠償處理即...

檢仔聊齋(十一):重偵查、輕執行?檢察機關的業務失衡現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22 Apr, 2020

日前,一位在地檢署擔任法警的前同事和我聊起職場甘苦時,提到他與其他同事在地檢署工作與值班時見聞的奇景:許多來開庭的民眾,常常會在側門或採尿室附近,看見穿著地檢署背心的社會易服社勞人,蹲在各個角落大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