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檢察官

的結果:共找到 513筆 約 0秒

解剖讓死者「死無全屍」?非自然死亡的勘驗與解剖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8 Sep, 2020

知名藝人黃鴻升(小鬼)16日被父親發現在北投住家過世,消息傳出後,演藝界諸多藝人表示悲痛,粉絲們也紛紛表達不捨。日前家屬已同意解剖,希望可以釐清死因;但近日卻有網路意見指出,解剖過程過於殘忍,也將讓...

「把卷分屍了!」拆卷事件中,一窺律師市場文化與倫理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Sep, 2020

日前在法律圈內引發熱議的「拆卷事件」,起因是有名律師貼文指出1,她帶助理前往某法院閱卷,「獨留助理在閱卷室」,律師本人則跑到隔壁休息室裡「辦事等待」,沒想到律師助理竟然將法院的卷宗資料拆解了(該律師...

先挺警察犯罪,再送基層懲戒?「斬手騙票案」中新北警局的切割刀

公共政策.吳忻穎:09 Sep, 2020

日前媒體報導,新北市警局「偽造公文抓車手衝績效」員警被判刑又被降級,這則新聞所指的案件背景即為「斬手專案騙票事件」(下稱「斬手騙票案」)1,被法院判刑且未上訴。此案件有罪確定的兩名員警2,於偵查中及...

台灣人的自治之夢:日治時期震動全島的「治警事件」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9 Sep, 2020

過去,總督府對付臺灣社會反抗行動,直接訴諸武力鎮壓,從不手軟。1915年7月,余清芳、江定等人在臺南新化、左鎮等地發動攻擊,燒毀警察局、殺害十幾個警察,並以天命氣數神明之說,鼓動人民起義,推翻日本統...

檢仔聊齋(十三):進一步退兩步?檢察體系改革的「復辟」勢力

公共政策.吳忻穎:26 Aug, 2020

在〈檢仔聊齋〉系列(一)至(十二)回中,筆者以個人在檢察體系浮沉三年多的經驗,點出檢察官使命與現實的距離、檢警關係的扭曲化、警方日益荒唐的績效要求,以及人民欠缺法治觀念的濫訴導致案件膨脹、偵查品質難...

為績效而瘋狂:破解警方「騙票」,主動追查的檢察官

公共政策.吳忻穎:20 Aug, 2020

關於筆者今年2月的文章〈為績效而瘋狂:警界偵查實務的「騙票」秘密〉(上)、(下),以及今年4月於鳴人堂podcast《鳴人放送》,探討警界偵查實務上「騙票」的態樣與法律議題後,彰化也出現了警察騙票遭...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四):無視程序違法「上訴到底」的檢察官

公共政策.吳忻穎:12 Aug, 2020

前文〈「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三)〉分析了警方故意違法搜索、抓人、威逼驗尿三部曲案例,該案一審法院於審理程序中,傳喚多名證人並對於偵查程序之合法性進行調查,從而認定違法取得應予證據排除,因無其他合法...

「打架換警局長」惡果?員警遭撞殉職,最該譴責的不是無照少年

公共政策.吳忻穎:06 Aug, 2020

8月2日凌晨,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樹林分局樹林派出所一名員警,為支援其他派出所轄區的「打架事件」,與同派出所同事分別騎乘三輛警用機車,飛車前往其他轄區。據警方與新聞報導說法,他們在行經俊英街、大安路口時...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三):強闖民宅違法抓人三部曲

公共政策.吳忻穎:05 Aug, 2020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這系列案例分析,從我國本土判決出發,除了「證據排除」的法律規範以及個案適用,也補充我過去偵查實務經驗的觀察視角,分析警方違法執法的背後原因與誘因,從而往上探討我國毒品刑事政...

《來自清水的孩子》(上):一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

社會文化.李政亮:30 Jul, 2020

慢工出版社是近年來台灣文化風景線的一道異數。2017年推出的雜誌《熱帶季風》,向台灣的讀者介紹了何謂紀實漫畫,各國的紀實漫畫又有那些優秀的作品;每期的《熱帶季風》更鎖定特定的社會議題,由各國漫畫家透...

打架換警局長2.0:「速食治安」真能解決社會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29 Jul, 2020

據報載,行政院長蘇貞昌於今年7月13日對治安情況動怒,指聚眾鬥毆縣市警局長應「負起責任」;同日下午,警政署證實建議內政部「調整」高雄、台南兩市警察局局長職務。另媒則以高雄市警察局長「治安不好遭撤換」...

「被歪樓」的法普教育:存在國中小教科書的錯誤法律知識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9 Jul, 2020

先前台灣社會針對國中小「性教育」該不該教、幾歲開始教,或是內容要教些什麼有所爭論,但除性教育外,國中小另個與教育相關,但相較性教育的針鋒相對反而少有討論的「法律教育」,又是個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我們...

刻意或誤解法條?律師提出「考零分」的法律意見,該受懲戒嗎?

公共政策.張淵森:23 Jul, 2020

近日大同公司在股東會時,以違反企業併購法、違法中資等理由,限制部分股東的表決權,引發極大爭議。事發後,投保中心建議主管機關將大同公司委任的兩名律師移付懲戒,投保中心主任邱欽庭表示,希望藉此告誡律師「...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二):放聲「出去讓你死」的警察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Jul, 2020

前文簡要介紹《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排除法則」的目的與核心觀念,並探討桃園地院二則認定警方違法盤查與搜索所取得之證據應予排除,從而為無罪判決之案例。以下,本文將介紹另一則簡易判決處刑上訴案件,桃園地...

兒少隱私遮起來:那些「不該看到」的兒少社會新聞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6 Jul, 2020

近日媒體上有不少與兒少有關的社會新聞,諸如校園內攻擊事件、幼稚園罷凌事件,甚至有媒體將之前少年殺害母親的新聞作成一系列的報導。在部分報導中,刊頭照片就是學校大門,內容更是直接揭露校名,甚至是事件的錄...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一):績效催生警方違法惡習

公共政策.吳忻穎:15 Jul, 2020

今年4月,桃園地院先後於109年度審訴緝字第5號、108年審訴字第396號刑事判決理由欄,直指桃園保安警察大隊(下稱桃園保大)違法盤查、搜索,甚至威脅被告如果不簽同意搜索書,就不讓被告的老婆、小孩離...

總統可以召見大法官講事情嗎?關於司法獨立的實例演練

公共政策.孫健智:09 Jul, 2020

據民間司改人士投書指出,蔡總統就證據法修法一事,在總統官邸,當著民間團體的面,責罵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還命林秘書長將前任司法院秘書長,現任大法官呂太郎找來,同樣當著民間團體的面,喝斥呂大法官。儘管細...

文家倩/魔鬼藏在細節裡:論陪審參審併行草案的四大「亮點」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Jul, 2020

(※ 文:文家倩,臺灣高等法院法官)立法院近來審議司法院提出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下稱國民法官草案),民間團體則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試行法》草案(下稱陪審參審併行草案),筆者發現併行草案有...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下):親自撕下政治酬庸標籤才是正途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0

▍上篇: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檢察官在刑事訴訟法上的使命為「法律守門員」(Gesetzeswächter),這不是什麼新穎的學說,而是德國法傳統理論以及各版本教...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0

6月30日,司法院職務法庭針對監察院提出彈劾的前彰化地檢署「曲棍球案」承辦檢察官一案宣判,司法院發布的108年度懲字第2號陳隆翔懲戒案件判決新聞稿指出,職務法庭合議庭「查無」監察院指控之所指認事用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