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評論
的結果:共找到 873筆 約 0秒
分數下的「正義」:警政績效制度,一場遊戲一場夢
公共政策.吳忻穎:27 Feb, 20202019年9月25日舉辦的「警察績效制度公聽會」(完整內容詳見: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直播影片、立法委員張宏陸臉書說明),面對基層員警所提出的各類新聞剪報、第一線在績效苦海中被刁難的問題與相關統計...

違憲的合憲性解釋?談最高法院大法庭的「強制工作」裁定
公共政策.張淵森:26 Feb, 2020詐欺集團車手的第一次提款行為,若同時構成「加重詐欺罪」與「參與犯罪組織罪」時,依照《刑法》第55條前段想像競合的規定:「一行為而觸犯數罪名者,從一重處斷」,要依刑罰較重的「加重詐欺罪」來處罰。 其衍...
蔡孟翰/《國際橋牌社》中「拆掉立法院招牌的運動」——520農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Feb, 2020在戲劇《國際橋牌社》中,演員在一段對話中提到「那個拆掉立法院招牌的運動」,究竟是什麼社會運動讓立法院的招牌被拆了呢? 台灣解嚴後,各種社會運動興盛,人民嘗試透過走上街頭宣揚理念,尋求政府及政策的改革...

廖伯威、江鎬佑/搜索權限爭議:《國際橋牌社》裡的「中晚事件」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Feb, 2020在戲劇《國際橋牌社》中有一集,警總前往報社搜索,大搖大擺地走進去,不僅拒絕出示搜索票,甚至指著腰間的槍說「這就是搜索票」。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絕對會覺得警方的行動有侵害人權疑慮,但從「無所忌憚」到「人...

不當限縮「釋憲權」?為何大法官不受理監察院釋憲聲請?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1 Feb, 2020從蔡英文政府上任以來,監察院部分監察委員,除了屢屢提出聲稱僅具「學術性質」的判決評釋,近年更提出多起「應提起非常上訴」、「應為無罪之諭知」等答辯狀性質的調查報告,讓人瞠目結舌。而近來更有監委大張旗鼓...

最高法院大法庭出道作:宣告詐騙集團「強制工作」爭議何在?
公共政策.寇德曼:21 Feb, 2020層出不窮的詐欺案件,改變了台灣近年來的犯罪生態。搶奪、強盜等暴力犯罪大幅下降,確定案件從2008年的2千件出頭,下降到2018年的600件左右1。比起高風險的暴力犯罪,運用科技的智能詐欺,遂成為主流...

為績效而瘋狂:警界偵查實務的「騙票」秘密(下)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Feb, 2020▍上篇:為績效而瘋狂:警界偵查實務的「騙票」秘密(上)以經新北地院發現騙搜索票一案為例,據報載之起訴書認定事實,被告員警是先與毒品列管人口達成協議,製作內容不實的假檢舉筆錄、並製作假的偵查報告,甚至...

為績效而瘋狂:警界偵查實務的「騙票」秘密(上)
公共政策.吳忻穎:19 Feb, 2020今年1月間,有兩件新北市員警為追求績效,而以不實文書向檢察官與法官「騙票」,分別經新北地檢檢察官起訴、新北地院法官一審判決有罪的新聞。去年(2019)上半年,新北市警局土城分局有員警因為以公務登載不...

劉珞亦、洪婉珩/我是落跑醫師?因SARS而起的大法官解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5 Feb, 2020春節期間,中國武漢傳出新的肺炎,且該肺炎與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目前疫情在中國已經大爆發,且有數個城市宣布封城或採取封閉式管理。在台灣,截至15日止,也有18名確診案例,但目前尚未有社區感染,疫情仍...

「斬手專案」亂象:員警騙拘票遭起訴,法官怎麼判?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4 Feb, 20202018年7月底,傳出有員警為了取得「斬手專案」限時績效,到案通知書未送達,就向檢察官騙取拘票的醜聞。該案於2019年2月起訴,新北地院於今年1月31日宣判(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8年度訴字第322號...

失控的公權力:越權的制衡,真的比較好?
公共政策.孫健智:13 Feb, 2020公元664年,統治英格蘭北部諾桑柏利亞的國王奧斯維(Oswy),召開史冊留名的惠特比宗教會議(Synod of Whitby),試著解決塞爾特教會跟羅馬教會兩方的衝突。這兩個傳統各異的教會,在奧斯維...

戒毒特效藥?自我矛盾的毒品刑事政策與立法
公共政策.吳忻穎:12 Feb, 2020在總統大選前的2019年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擴大了入罪化的範圍,且有重刑化的趨勢。該次修法將持有三、四級毒品的刑責門檻從「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調整為「純質淨重5...

台灣與中國無異?武漢肺炎威脅,國家干預界線何在?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6 Feb, 20202019年12月,中國武漢陸續傳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下稱「武漢肺炎」)疫情,然而在疫情傳出之初,中國官方先是以「散布不實消息」為由,傳喚訓誡8名武漢醫院醫師,但在疫情爆發後,...

「積極同意」以外,妨害性自主罪章修法的其他面向(上)
公共政策.王子榮:04 Feb, 2020隨著立法委員的重新改選,所有來不及審、還沒排入議程的法案必須重新來過(俗稱「屆期不連續」)。這表示,各方人馬對於自己關注的法案要如何推動,又必須重起爐灶,包含找到願意支持提案的立法委員、召開多次公聽...

中學公民科法治教育重心何在?——以學測考題爭議為例
公共政策.吳忻穎:31 Jan, 2020一年一度測驗高三學生學習表現的學測畫下句點後,對於考題的爭議也隨之而起。公民科與法律領域有關的考題,多年來時有爭議,今年更有一題的錯誤極其明顯。該爭議題為社會科第4題,大考中心公布的答案是A選項為正...

釋字690號:和平醫院「強制隔離」違憲嗎?
公共政策.一起讀判決:30 Jan, 2020被稱為「武漢肺炎」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發燒,讓人回想起2003年的SARS,經歷過的朋友應該還餘悸猶存。2003年4月,和平醫院發生院內集體感染,台北市政府召回院內醫護人...

楊雅安/假新聞狂潮襲來,《數位通訊傳播法》是解藥還是毒藥?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2 Jan, 2020假新聞,已經害死人了。近期網路世界的自由卻帶來許多問題,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假訊息的嚴重流竄,日前我國駐大阪經濟文化處處長蘇啟誠輕生事件就是慘痛案例。為了針對網際網路進行治理,政府因而訂立了《數位通...

2019司法新聞回顧:司法與社會議題的六個關鍵字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1 Jan, 2020有人說2019年是苦、茫、翻、亂的一年,但是社會還是一步一腳印的走過,真是辛苦大家了,但你可還記得,2019年有那些重要的司法新聞嗎?那些掀起輿論論戰的司法議題,你還記得哪些?或者說,你記得的,是被...

許珈熒/來不及三讀的《糾纏行為防制法》,可以終結恐怖情人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0 Jan, 2020你有遇過恐怖情人嗎?前幾年被稱為「台大宅王」的張彥文,埋伏在前女友住處,連續砍殺47刀導致她當場死亡。這樣的「恐怖情人」悲劇在社會上時有所聞,除了言語暴力外,更時常伴隨著跟蹤騷擾的行為,如果這些行為...

大選激情過後,被忽略的「務實司改」如何重新開始?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Jan, 2020第15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總統以我國總統選舉史上最高票的817萬取得連任,並以超過260萬票的差距大敗對手韓國瑜。但選舉的紛擾,並未因蔡英文陣營壓倒性的獲勝而底定。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