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評論
的結果:共找到 873筆 約 0秒
詐騙集團車手該「強制工作」嗎?最高法院大法庭沒說完的事
公共政策.王子榮:08 May, 2020最高法院大法庭日前做出第一件裁定(108年台上大字第2306號刑事裁定),引起很大的矚目。除了因為是天字第一號裁定,還和第一線刑事審判實務遇到的燙手山芋案件攸關——針對詐騙集團的「車手」(指替詐騙集...

精神疾患自行停藥是故意?你所不知道的「原因自由行為」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5 May, 20202019年7月3日,台鐵152次自強號班車,於晚間8點40分左右,有乘客因被列車長要求補票而發生糾紛,並與前往處理的鐵路警察發生扭打並持刀刺傷員警,最後該名員警因失血過多身亡。而這起「鐵路刺警案」在...

鐵路刺警一審無罪:勿因不理解而恐懼,因恐懼而污名精神疾病
公共政策.吳忻穎:04 May, 2020今年4月30日,「鐵路刺警案」一審判決結果出爐,判決主文為被告「無罪,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伍年。扣案之紅柄嫁接刀壹沒收之。」許多民眾在新聞以「無罪」以及各類聳動的標題、政治人物各類「天地不容」等不問...

刺殺鐵警為什麼無罪?談刑法19條與精神鑑定
公共政策.一起讀判決:30 Apr, 2020去年7月,一位鐵路警察在自強號上被發狂的男子持刀刺死,檢察官起訴後,今天(30日)嘉義地院就該男子的殺人案件宣判。法院經過精神鑑定後,認定男子行為時已經處於精神障礙的狀態,欠缺辨識行為違法與否的能力...

法官聲請釋憲(五):爆粗口=公然侮辱罪?追求禮貌國還是法治國?
公共政策.張淵森:23 Apr, 2020我們常會在新聞上看到罵別人「幹、俗辣、不要臉」等,而遭判處公然侮辱罪的案例。然而,對於公然侮辱罪是不是要除罪化、是不是有違憲疑慮,各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爆粗口是個人修養問題,以民事賠償處理即...

檢仔聊齋(十一):重偵查、輕執行?檢察機關的業務失衡現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22 Apr, 2020日前,一位在地檢署擔任法警的前同事和我聊起職場甘苦時,提到他與其他同事在地檢署工作與值班時見聞的奇景:許多來開庭的民眾,常常會在側門或採尿室附近,看見穿著地檢署背心的社會易服社勞人,蹲在各個角落大口...

李柏翰/鬧脾氣大賽?美拔WHO銀根,可能加劇全球健康不平等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1 Apr, 2020最近關於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下稱世衛)的爭議不斷,尤其是國際關係層次。先是世衛遭批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反應太慢、與中國沆瀣一氣,還被...

中和警「踹頭」爭議:私刑或正義?讚聲下的法治國危機 ft. 吳忻穎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8 Apr,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趕時間還趕投胎啊!蛤!」4月7日晚間,一名未成年少年駕車載另三名友人出遊,在行經新北市中和分局國光派出所設置的路檢點時,因心虛而未照指示停車受檢,反而閃過臨檢點、加速...

張嘉尹/瘟疫下的法秩序:如何在保護生命與維護自由之間平衡?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7 Apr, 2020新冠肺炎的爆發,不只衝擊作為人類存活根本的生命與健康,更影響人類迄今為止的生活方式——因為正是藉由這樣的生活方式,新冠肺炎得以非常快的速度席捲全球。1月下旬,全世界關注的是中國疫情爆發與極權式的因應...

拒絕攔檢,警察行使職權可以做跟不可以做的事
公共政策.一起讀判決:16 Apr, 2020最近網路上出現一段影片,一名16歲的少年無照開車,載了另三名朋友出遊。在中和遇到警方路檢,少年逆向跨雙黃線闖過路檢點,警方通報圍捕,兩分鐘後將該車攔下。過程中一位員警踹了少年一腳,這段過程被旁邊的民...

中和踹頭警爭議:盲挺暴力濫權,我們與港警的距離已不遠
公共政策.陳宗元:14 Apr, 20204月7日晚間,中和分局國光派出所員警對少年「踹頭」和恐嚇附近住戶「吃慶記」事件,在新聞披露後,4月10日中和分局督察組先是曲解事實,包裝員警的踹頭行為是誤認少年要逃跑的壓制行為,而只給了踹頭員警2支...

穿制服的流氓?中和警「踹頭」私刑,並非執法何來過當
社會文化.石明謹:13 Apr, 2020日前媒體上批載一段令人震驚的畫面,新北市中和分局員警在攔查違規時,將當事人推倒在地,並用腳踹踢當事人頭部,這樣的場景出現在號稱民主法治國家的台灣,著實令人覺得不可思議,而後續新北市中和警分局的處置報...

中和警「踹頭」事件:警方的私刑,法治國的死刑?
公共政策.吳忻穎:13 Apr, 2020據報載,4月7日晚間,一名16歲少年駕車載三名友人出遊,遇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國光派出所員警執行一般路檢,駕駛少年疑似因無照駕駛而心虛,未聽從員警指揮停車而閃過路檢點,並有越過雙黃線逆向行駛與闖...

卓詠堯/為減輕獄政放寬,又因殺人案而嚴苛:假釋門檻的下一步?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3 Apr, 2020「假釋」指的是在受刑人刑期達一定門檻、符合特定情形者,可由監獄報請法務部,經法務部審核通過後,允許受刑人提早出獄。但你是否曾經覺得很奇怪,犯罪的人應該是被判幾年就要被關幾年,為什麼國家還要提供他們提...

12歲以下觸法由刑法處理?談「少事法」修法脈絡與兒少權益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9 Apr, 2020根據報載,本月4日在台中發生一起車禍,一名6歲男童騎腳踏車撞上特斯拉汽車而遭警方酒測,引發網路熱議。然而原本僅是討論幼童的騎腳踏車意外,究竟有無實施酒測的必要,但戰場卻意外延燒到《少年事件處理法》上...

李濬勳/疫情中姍姍來遲的WHO:如何課責失職的國際組織?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8 Apr, 2020隨著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爆發,全世界現今籠罩在濃厚的末日感之下。台灣於去年12月31日通知世界衛生組織(WHO)該病毒可能會人傳人,卻得不到WHO正面回應。遲至今年3月11...

#真叫人不知如何是好:那些司法刻板印象 ft. 孫健智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04 Apr,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有錢判生,沒錢判死!」這句流傳台灣社會的亙古名言,時至今日依舊在新聞留言區屢見不鮮。相似對司法的見解,也衍生出其他的孿生兄弟,如「恐龍法官」、「奶嘴法官」、「只會考試...

司法基礎建設:視訊審理與電子簽名作為防疫對策
公共政策.王子榮:01 Apr, 2020疫情來勢洶洶,社會人心惶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站在第一線守住國人健康,其他機關也沒閒著,畢竟各機關的運作都與社會息息相關,司法自然不會置身事外。防疫前線吃緊,身處大後方的司法機關也需未雨綢繆,在各...

江鎬佑/如果「N號房事件」發生在台灣,現行法制足以保護被害人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31 Mar, 2020韓國日前爆出了大規模性犯罪「N號房事件」,事件源頭在於主嫌先詐取被害者個資後,再透過脅迫的手段取得被害女子影像,並以Telegram軟體提供其他「付費者」觀看。內容除被害女子的性剝削影像之外,在相關...

提供判決書外文翻譯?立意良善卻窒礙難行的「國際化」提案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7 Mar, 2020據報載,18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上,有立委臨時提議,要求司法院研議將判決書全面翻譯成英文的可能性。部分立委認為這個提案「很好」,另有立委則認為不應只翻譯成英文,在台灣也有很多新住民與外籍移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