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評論
的結果:共找到 873筆 約 0秒
蔡宜家/兒少最佳利益何在?「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辦法」草案爭議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3 Aug, 20202019年6月,新修正的《少年事件處理法》(下稱少事法),讓實際上未犯罪的少年與觸法兒童脫離了少年司法,回歸以照護為主軸的教育、社政體系,不過伴隨而來的,便是面對此類兒少的教育、社政機制如何銜接,以...

「被歪樓」的法普教育:存在國中小教科書的錯誤法律知識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9 Jul, 2020先前台灣社會針對國中小「性教育」該不該教、幾歲開始教,或是內容要教些什麼有所爭論,但除性教育外,國中小另個與教育相關,但相較性教育的針鋒相對反而少有討論的「法律教育」,又是個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我們...

樂生療養院工程爭議:法院停工裁定如何「被塑膠」?
公共政策.王子榮:27 Jul, 2020近來一則由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下稱北高行)所發布的新聞稿,非常值得討論。該新聞稿是關於衛福部下轄的樂生療養院,因為其院區入口的懸空陸橋工程涉及環境影響評估,公民團體向法院聲請,希望能在環境影響評估確定...

刻意或誤解法條?律師提出「考零分」的法律意見,該受懲戒嗎?
公共政策.張淵森:23 Jul, 2020近日大同公司在股東會時,以違反企業併購法、違法中資等理由,限制部分股東的表決權,引發極大爭議。事發後,投保中心建議主管機關將大同公司委任的兩名律師移付懲戒,投保中心主任邱欽庭表示,希望藉此告誡律師「...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二):放聲「出去讓你死」的警察
公共政策.吳忻穎:21 Jul, 2020前文簡要介紹《刑事訴訟法》中的「證據排除法則」的目的與核心觀念,並探討桃園地院二則認定警方違法盤查與搜索所取得之證據應予排除,從而為無罪判決之案例。以下,本文將介紹另一則簡易判決處刑上訴案件,桃園地...

兒少隱私遮起來:那些「不該看到」的兒少社會新聞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16 Jul, 2020近日媒體上有不少與兒少有關的社會新聞,諸如校園內攻擊事件、幼稚園罷凌事件,甚至有媒體將之前少年殺害母親的新聞作成一系列的報導。在部分報導中,刊頭照片就是學校大門,內容更是直接揭露校名,甚至是事件的錄...

「有毒」的毒品查緝政策(一):績效催生警方違法惡習
公共政策.吳忻穎:15 Jul, 2020今年4月,桃園地院先後於109年度審訴緝字第5號、108年審訴字第396號刑事判決理由欄,直指桃園保安警察大隊(下稱桃園保大)違法盤查、搜索,甚至威脅被告如果不簽同意搜索書,就不讓被告的老婆、小孩離...

許家豪/禁觀眾入場?從德國球場禁令案看中職球迷「黑名單」(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Jul, 2020(※ 文:許家豪,斜槓法律人,旅德棒壘球教練。主攻憲法、行政法、財稅法學。)我國公法學受德國廣泛影響,對於基本權間接第三人效力普遍是受到承認的。以下嘗試以本案中聯邦憲法法院提出的標準,審視中職禁止球...

許家豪/禁觀眾入場?從德國球場禁令案看中職球迷「黑名單」(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5 Jul, 2020(※ 文:許家豪,斜槓法律人,旅德棒壘球教練。主攻憲法、行政法、財稅法學。)5月24日,中華職棒大聯盟(簡稱中職)中信兄弟與富邦悍將比賽中因為觸身球衝突,引發看台觀眾辱罵比賽選手,事後中信兄弟將兩名...

王鼎棫/看見戒嚴巨靈:黨國體制是怎麼煉成的?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4 Jul, 20201987年7月15日,30多年前,中華民國政府解除「臺灣省戒嚴令」,結束了長達38年的戒嚴。而其中的「黨國體制」,是戒嚴時期的巨靈,也是奠定威權統治的首要基礎。舊《陸海空軍刑法》第16條規定:「背叛...

雅豊斯/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與廢除刑法100條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4 Jul, 20207月15日是解嚴紀念日,對臺灣近代民主史略有耳聞的朋友,大概都有聽過「廢除刑法一百條」這個歷史名詞,可能也知道刑法第100條或《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在戒嚴時期的「威力」。不過根據我的隨機抽樣調查...

總統可以召見大法官講事情嗎?關於司法獨立的實例演練
公共政策.孫健智:09 Jul, 2020據民間司改人士投書指出,蔡總統就證據法修法一事,在總統官邸,當著民間團體的面,責罵司法院秘書長林輝煌,還命林秘書長將前任司法院秘書長,現任大法官呂太郎找來,同樣當著民間團體的面,喝斥呂大法官。儘管細...

文家倩/魔鬼藏在細節裡:論陪審參審併行草案的四大「亮點」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Jul, 2020(※ 文:文家倩,臺灣高等法院法官)立法院近來審議司法院提出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下稱國民法官草案),民間團體則提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試行法》草案(下稱陪審參審併行草案),筆者發現併行草案有...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下):親自撕下政治酬庸標籤才是正途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0▍上篇: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檢察官在刑事訴訟法上的使命為「法律守門員」(Gesetzeswächter),這不是什麼新穎的學說,而是德國法傳統理論以及各版本教...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06月30日,司法院職務法庭針對監察院提出彈劾的前彰化地檢署「曲棍球案」承辦檢察官一案宣判,司法院發布的108年度懲字第2號陳隆翔懲戒案件判決新聞稿指出,職務法庭合議庭「查無」監察院指控之所指認事用法...

另一邊的「罪」:轉型正義豈能獨漏律師?
公共政策.孫健智:03 Jul, 2020德國律師作家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的小說《Der Fall Collini》改編的電影上映迄今盈月。原著書名直譯是「柯里尼案」,小說譯名《誰無罪》,暗指戰爭帶給德意志...

法官聲請釋憲(六):多數服從少數?大法官三分之二多數決違憲?
公共政策.張淵森:02 Jul, 2020司法院設置大法官15人,審理解釋憲法及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的案件。所謂「解釋憲法」,《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下稱《大審法》)第4條明定範圍,其中最重要且常見的,就是審理「法律有無牴觸憲法」。大法官...

辦小案就是浪費?搞懂何謂「濫訴」,珍惜司法資源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01 Jul, 2020近日發生桃園地檢署持桃園地院核發之搜索票,針對桃園地院特定法官辦公室進行搜索的事件,「法官告法官」引發社會嘩然。根據媒體報導,此件搜索起因於桃園地方法院曾姓法官因與友人的親密照片外流並遭檢舉,曾姓法...

蔡孟翰/釣魚台在明朝就屬「我國」?從國際法看領土爭議與台灣困境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9 Jun, 2020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在2020年6月提案,將變更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的名稱為「登野城尖閣」,再次引起釣魚台領土主權的爭議。隨後台灣中央及地方宜蘭縣政府都強調,釣魚台是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石垣...

程序違法卻拿檢方擋箭?「偵查主體」不是警方卸責的「偵主丹」
公共政策.吳忻穎:23 Jun, 2020日前媒體以「擄板橋滷肉飯千金犯嫌跑了 新北警長陳檡文:檢察官是偵查主體」入標,報導知名滷肉飯的「千金」險些遭人擄走,海山分局通知嫌疑人到案後,想要在警局裡面拘提嫌疑人,但檢方認為警方的拘提程序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