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評論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法律評論

的結果:共找到 873筆 約 0秒

國家遺忘的所在:龍發堂,現實與法律的拉鋸戰

公共政策.王子榮:25 Jan, 2018

龍發堂近來不斷躍上新聞版面,遭安置在該處所的身心患者,在過去8年內有97人死亡,隨著群聚感染的大爆發(阿米巴痢疾)和媒體的揭露,國家公權力不得不介入,司法單位也開始偵辦以釐清相關疑點,為數不少的身心...

王鼎棫/幸福盟的公投列車,誰的幸福被遺落在月台?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Jan, 2018

昨日(1月24日),幸福盟以「你是否同意婚姻應限定為一男一女?」為提問,宣告啟動公投列車,意圖將婚姻定義限縮在一男一女,認定同志若要取得親密關係的保障,可透過「同性伴侶法」等方式取而代之。然而,此舉...

不存在的規範:網路中立性該怎麼鬆綁?

公共政策.超。現代化律師:24 Jan, 2018

2017年12月18日,在「2018通訊傳播前瞻與挑戰」研討會上,台灣大哥大、中華電信、遠傳電信等江湖人稱電信三雄的電信業者,齊聲要求主管機關呼應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放寬網路中立性原則。結論上來講,...

黨證無敵?——司法審判只有證據,沒有藍綠

公共政策.陳明呈:19 Jan, 2018

這是司法迫害、法院根本是XX黨開的!這不僅是鄉民網友對司法的看法,也是作者自己多年前某次開庭過程中,實際遇到被告高聲抗辯的場景。當年,我當場回應:第一,打從開始到現在,我只問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及...

黃書瑜/納稅者權利保護法是什麼?跟我有什麼關係?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6 Jan, 2018

最近在大家的生活中,不論是等捷運、等公車、等垃圾車、等第四台廣告時,幾乎都會看見或聽見有關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宣傳。這部法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會突然這麼頻繁地介入我們的生活?本文將盡量以淺顯易懂...

對等協商或一言堂?——勞資會議的想像與真實

公共政策.寇德曼:16 Jan, 2018

爭論多時的《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在執政黨立委強力支持下,在1月10日的立法院臨時會中通過,並將於3月1日施行。此次修法的爭議條文包含:刪除休息日加班的加成計算(刪除現行法第24條第3項)放寬久未變動...

恐龍法官製造公司——當戰場不在法庭

公共政策.王子榮:15 Jan, 2018

「恐龍法官」一詞是從民國99年白玫瑰運動開始廣為人知,從此之後,便成為法官此一特定群體揮之不去的印記。同時,媒體在報導司法新聞時,一當判決結果不符合「社會期待」(沒判死刑、沒判重刑),「恐龍法官」便...

楊貴智/勞團臥軌案:就算不方便也沒有公共危險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9 Jan, 2018

勞團昨天晚間衝入台北車站南下第三月台舉辦記者會,要求蔡英文總統出面與勞團溝通協商,然而在未獲得回應且遭到鐵路警察驅趕後,部分陳抗民眾跳進軌道臥軌抗議,抗議勞基法修惡,雖然總計有二十一班列車、一萬兩千...

刑事人權保障的一大步:羈押審查強制辯護上路!

公共政策.陳明呈:02 Jan, 2018

「我有權找律師!」「在律師來之前,我拒絕回答任何問題!」上述的這段開場白,相信各位讀者都不算陌生,而從今年(2018年)開始,未來這樣的制度精神不僅在審判程序而已,今後也將在我國偵查中「被告」羈押審...

法官意見不該是人民參審的絆腳石——請勇敢當個國民法官吧!

公共政策.陳明呈:28 Dec, 2017

反對國民參審的諸多理由中,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無疑是認為假設由專業法官與人民共同討論,法官的意見可能會產生「權威效應」,進而影響人民決定。這樣不但削弱多樣化意見集體討論的優點,甚至讓人民淪為替法官背...

名存實亡的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從肯亞詐欺案談起

公共政策.寇德曼:26 Dec, 2017

2016年4月肯亞詐欺案中被移送中國的台籍被告,日前由北京當地法院宣判,多數遭十年到十五年的重刑,引起政府和民間一陣譁然。陸委會和法務部則表示,應將台籍被告帶回台灣,依法偵查、審判,才有助於跨境打擊...

劉冠廷、楊貴智/華航打壓工會幹部案,戳破資方自律的童話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0 Dec, 2017

2016年,華航資方要求空服員簽署勞基法第84條之一責任制條款,並片面將空服員報到地點從松山機場改為桃園機場,面對空服員勞動條件的惡化,當時的華航企業工會卻毫無作為。因此,不滿企業工會的空服員遂組成...

龍建宇/不是你的,就不要拿——華航案與禁搭便車條款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0 Dec, 2017

2016年6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發動華航空服員罷工,要求提高外站津貼,且非會員不得享有(即「禁搭便車條款」),當時華航董事長何煖軒應允,但事後卻給沒有參與罷工的員工更優的待遇,此舉被勞動部裁決為...

以客為尊?——參審、陪審,今天你想怎麼判?

公共政策.陳明呈:20 Dec, 2017

被告XXX,你因為涉犯OO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我們準備了三種套餐,分別由專業法官負責審判、參審制或陪審制,請問想選那一種?儘管同樣在「人民參與審判」的前提下,究竟該選擇「國民參審制」或「陪審制」,...

李柏翰/兒少的性與情感教育——要不要教?怎麼教?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9 Dec, 2017

2017年不太平靜——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到台大、世新校園的情殺新聞,陸陸續續發生令人惋惜的社會事件,讓人不禁反思:光是綿密的性/別法制,是不是不夠?後來關於性與情感教育的討論,很常看到《性...

陳明呈/國民參審重建司法信任——解答對國民法官的疑問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1 Dec, 2017

(※ 文:陳明呈,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法官)日前司法院推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下稱前開草案),引起各界廣泛熱議。每當一項新制度即將推行,總會引起正反意見論辯,越是重要的變革、越是如此。因此,我們...

王子榮/國民法官:是鄉民的正義,還是殺戮的艱難?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7 Dec, 2017

(※ 文:王子榮,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法官)司法院公布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也有人稱國民法官草案,相對於現在職業法官),很快就成了各界熱議的焦點,司法院邁出的這一小步,卻是我國司法刑事審判實務上...

當朝之下無完卵:違建大火燒出「低端人口」問題

公共政策.寇德曼:06 Dec, 2017

近日,新北市中和區與台北市八德路上發生違建隔間火災,造成多起人員傷亡。隨後,新北市政府立即下令,將在12月8日強力拆除列管中的頂樓違建,而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在6日受訪時表示,將考慮拿掉「阿扁違建特赦令...

陳明呈/「國民參審」是建立司法信賴的下一哩路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4 Dec, 2017

(※ 文:陳明呈,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法官)近年來,民眾對司法體系逐漸失去信賴,司法院因此依循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之結論,陸續進行修法或推動相關措施,其中包括日前引發熱議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如何提...

王鼎棫/從八仙訴請國賠,看國家的保護義務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0 Nov, 2017

八仙事件轉眼過去兩年多,至今,部分人們的感受依舊如同許伯崧一文所述:這畢竟只是一場私人業者所舉辦的娛樂派對,並投射以逸樂、嗑藥與縱情等負面感知,綜合交織後再以「全民買單」的公共形象包裝私人的情感結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