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誰給你《厭女的資格》:男性資格感如何造成對女性的壓迫?
時事觀察.V太太:03 Jun, 2021美國德州於五月中通過法案,禁止婦女在胎兒可測得心跳後(約等於懷孕六週後)接受墮胎手術——即使懷孕是由亂倫、強暴造成的,也不例外。然而,許多女性在此刻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懷孕,這項新法規幾乎等同於全...

賴宜欣/如何防制跟騷行為?從日本法律檢視台灣「跟騷防制法」草案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31 May, 2021根據警政署統計,台灣每年約發生高達8,000件跟蹤騷擾案件,台灣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指出,被糾纏的案件更高達25,000件,其中將近一半當事人被騷擾長達一年,遭騷擾長達三年者則占了兩成。近年繼2020年...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台藝大藝博館改建案,「新舊並存」的可能性
社會文化.顏瑞霆:26 May, 2021近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的改建案議題,在校園社團討論熱絡,此改建案的籌劃早在2011年的一項捐款項目中便蓄勢進行。原先校方定案將以新舊館並存的方式進行改建,不料近幾年卻改為拆舊館並原地重...

視訊審理行不行?法院暫緩開庭,司法防疫的下一步
公共政策.王子榮:26 May, 2021隨著疫情急轉直下,全國防疫層級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台灣民眾也草木皆兵。除了遵守防疫規範、口罩戴好戴滿以外,第三級防疫警戒其中一項因應措施是「暫停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固然「聚會」經過解...

M109A6自走砲爭議:陸軍如何突破火砲困境,達成「常後一體」?
公共政策.王臻明:25 May, 2021拜登政府上台後批准的第一筆對台軍售,是陸軍的M109A6自走砲。但是隨後也傳出,由於M109A6已經停產,未來若要重開生產線,價格將會暴漲,讓原本採購100輛的計畫,被迫縮減到只剩40輛左右。另外,...

劉亦/同島一命:冷戰馬祖記憶,與疫情下的「文化逆輸入」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5 May, 2021(※ 文:劉亦,台大社會系畢業,現就讀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母系家族來自西莒島田沃村。)最近疫情緊繃,政府與媒體不斷高呼「同島一命」,團結抗疫。也許有些人能從字句的壯懷激烈中嗅出它的戰爭氣息,也許有些...

鄭敏/被宣告「部分違憲」的王光祿案,法律仍未真正看到原住民狩獵文化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4 May, 20212013年布農族人Talum(王光祿)為了年邁母親懷念的山肉上山狩獵,卻因持有非自製獵槍,並捕獲當時定為保育類動物的長鬃山羊與山羌,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育法》,遭判處3年6個月...

胡筠筠、吳俊志/ 「八大行業」全國停業,另類社會安全網崩潰?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5 May, 20212020年4月,一名酒店公關確診,轟動全國,以至於全台上下的「酒店、舞廳」被勒令停業。2021年5月,疫情突然爆發,一名客人與兩名茶室公關確診,全國「八大行業」也因此停業。我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楊劭楷/政府能否禁止仇恨言論與假訊息?言論干預的再商榷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1 May, 2021先前《沃草烙哲學》專欄刊出了〈「二二八屠殺未曾發生」?假訊息與仇恨言論該受保障嗎?〉一文,作者劉維人主張,給定特定環境和討論方式,仇恨言論、言論操弄和假訊息可能會造成傷害,因此有些時候干預言論是正當...

疫情、缺水又高溫:複合式災害成常態,別只看「危機」不見「風險」
公共政策.王价巨:19 May, 2021危機處理最怕不斷接續的事件,但是危機又經常會併發或有接續的巧合,除了實質處置的資源耗用,看不到事件盡頭的恐懼還會帶來更大的心理衝擊。一個COVID-19就把全球搞得人仰馬翻,更遑論現在的台灣缺水、停...

美中貿易的稀土戰爭:中國管控出口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18 May, 20212020年美中貿易戰的其中一項議題,由於近期中國想用來對美國施壓,因此特別受到關注,那項議題就是稀土。其實稀土並不算「稀有」,只是其分布範圍極為分散,難以找到具有商業價值可集中開採的稀土礦藏,而且經...

台灣疫情延燒,民眾如何因應?關鍵數據「檢驗陽性率」代表什麼?
公共政策.翁銘佑:17 May, 2021台灣5月15日起連續兩天,本土確診者以破紀錄地單日180例、206例,造成人心浮動。這樣的疫情變化,意味著台灣已經從防堵期正式進入減災期。每日數百人的確診,讓越來越多雙北居民經歷身邊鄰居、親友被確診...

丘美珍/少子化的真正訊息:為什麼沒有人想要當媽媽?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May, 2021前陣子,台灣成為另一個世界冠軍。在美國中情局(CIA)近日公布的全球227個國家與地區的生育排行榜上,過去的亞洲四小龍全部都在倒數前五名,其中,台灣更是倒數第一。我是三個小孩的媽媽,很自然地會從媽媽...

世界名導大衛連:氣派的精緻.宏偉的細膩
社會文化.陳煒智:14 May, 2021評論界與研究界在檢視一位創作者的總體創作能量,以及其人其作之際,很常以歸納、總結的方式,在不同的作品當中找到共同的特色,並將其延展成為所謂的「脈絡」,定義成所謂的「風格」和「特色」。大衛連的作品特色...

電影大師的崛起:回味大衛連「英國時期」十部作品
社會文化.陳煒智:13 May, 2021前不久,某個常在一起聊電影的影友開始鑽研占星,劈頭一句:「難怪你喜歡大衛連(David Lean)的電影,你們都牡羊座的。」其實自己並不習慣只用12種星座項目去框架、解釋藝術人生的種種,但遇到牡羊座...

戰火下的無情與有情:二戰時,一名台籍譯員和荷蘭戰俘的情誼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3 May, 2021建忠的研究工作,常須前往墾丁國家公園量測環境污染數值,以確保南台灣的熱帶林相植被,不受工業化霾害的衝擊。忠嫂留美曾攻讀休閒管理學,故常陪建忠現地查訪採集指標樣本;國家公園管理處都會派位年齡長建忠一輪...

廖伯威/釋字803號三大疑問:誰是進步的酷?原民狩獵會破壞生態?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2 May, 2021上週五(5月7日),大法官對於爭論許久的原住民族狩獵問題,作成司法院釋字第803號解釋。然而,相關爭議並沒有隨著解釋作出而暫時落下,大法官的多數意見反而製造了更多的疑問。憲法到底如何保護原民狩獵文化...

快速緩解台北內湖塞車問題的提案——城東BRT
公共政策.邱秉瑜:12 May, 2021(※ 本文由作者與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張亞迪先生協作,特此鳴謝。)內湖塞車問題未解,原因可能是交通改善措施在設計上有缺陷,例如雖新闢快速公車路線卻未設置公車專用道。捷運環狀線東環段能有效改善內湖交通,但...

無視本土,空談國際:CCC爭議後,反思文策院的「文創」經營路線
社會文化.林運鴻:11 May, 20212021年4月底,多年深耕台灣文史題材的漫畫平台《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創作集》(下稱CCC創作集),與文化內容策進院發生續約糾紛,最後《CCC創作集》編輯團隊決定不接...

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下):破除「民歌採集運動」的神話
社會文化.李志銘:07 May, 2021▍上篇: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上):被遺忘的民族音樂學家呂炳川▍中篇:重建台灣音樂史觀(中):呂炳川的民歌採集與學術典範之爭假如你想知道是誰控制了你,那就看看誰是你不能批評的人。——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