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本土,空談國際:CCC爭議後,反思文策院的「文創」經營路線 | 林運鴻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無視本土,空談國際:CCC爭議後,反思文策院的「文創」經營路線

4月29日,《CCC創作集》編輯團隊決定不接受續聘,公開宣布解散。 圖/擷取自CCC創作集網站
4月29日,《CCC創作集》編輯團隊決定不接受續聘,公開宣布解散。 圖/擷取自CCC創作集網站

2021年4月底,多年深耕台灣文史題材的漫畫平台《Creative Comic Collection 創作集》(下稱CCC創作集),與文化內容策進院發生續約糾紛,最後《CCC創作集》編輯團隊決定不接受續聘,公開宣布解散。此事引發台漫愛好者的批評,不少人認為,政府無心支持國產漫畫。

說來政府也實在很忙。既要發展電子與生技、也要提升觀光跟體育,現在還得拯救岌岌可危的「本土文創」。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既然台灣社會普遍獨尊理工而輕視人文、滿口接軌國際卻總是忽略在地困境,那麼,就算國家再次決定「支持」台灣漫畫,恐怕還是頭痛醫頭,不得要領。

「國際化」不能夠拯救本土漫畫

其實,當我們說到「漫畫產業」,首先要思考的是,漫畫本質上是一種大眾娛樂,所以市場反應極度重要——換句話說,台灣漫畫能不能有足夠銷量營收來維持漫畫家與出版者的長期生產,這還是最根本的問題。

不幸的是,作為被國家寄予厚望、滿口「打造台灣品牌」的文策院與文化部,很可能一直沒有弄清楚本土漫畫產業的困境,從來不在於「無法前進全球」,而是「沒有本土市場支持」。

儘管文策院試圖仿效在國際上大獲成功的韓國模式,然而目前看來,他們仍把重心放在影視作品,對漫畫這個媒材並未深入了解,也很少與ACG社群有實質接觸。這也是為什麼,官方竟然沒有能力去慰留這一群已經做出亮眼成績的《CCC創作集》編輯團隊。

在文策院的官方網站裡,可以看到國家對於當前文化產業的三個核心願景:「建構專業體系」、「加速產業升級」還有「進行國際布局」。前兩條基本上是廢話,沒有任何產業不需要「專業」跟「升級」。荒謬之處在於,政府多年來面對經濟與產業議題,除了膚淺的「走入國際」口號,從來就沒有真正了解台灣社會的現實困境,因此也很難提出可行方案。

這也是為什麼,在《CCC創作集》編輯團隊解散爭議發生後,媒體訪問文策院,該如何幫助台灣原創漫畫?文策院的回答簡直是脫離現實:「我們要透過AI翻譯科技,對海外讀者提供服務,打開台灣漫畫的國際通路」(這段訪問再次引起ACG社群強烈輕蔑,漫畫有多少字?為何不找人類翻譯而要用AI翻譯?)——不客氣的說,既然連台灣讀者都不肯買單台灣漫畫,那麼,無論有再多媒合、再多翻譯、再多廣告宣傳,又如何能吸引「國際讀者」?

2020年9月,攝於CCC創作集展示攤位。 圖/取自文化內容策進院
2020年9月,攝於CCC創作集展示攤位。 圖/取自文化內容策進院

產業發達的第一階段:「進口替代」

很現實的是,不管是影視、動漫畫或者電子遊戲,台灣社會多數的大眾娛樂產業,根本不是領頭幾個文化強國的對手。台灣消費者早已習慣精緻成熟的好萊塢電影、日本動漫、韓國偶像,於是也很容易斷定「國貨」不夠有趣、不夠好看——這種刻板印象才是當前本土漫畫產業,真正需要克服的難題。

所以,如果回到產業和市場,回到經濟規律本身,正如所有發展中國家,假如我們希望本土漫畫在未來能夠成為「國際品牌」,那麼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政策目標,應該是盡快實現「進口替代」。

什麼是「進口替代」?每一個開發中國家,在參與全球市場的初期,都需要國家扶持基礎民生產業,讓產業滿足內需、讓國內工業能夠供應在地基本需求。只有先達到「進口替代」,才有能力進行產品外銷,轉型為「出口導向」。

同樣的道理,在今日台灣,漫畫已經是普及率極高的通俗娛樂,我們當然可以將其視為「準民生用品」。所以,本土漫畫目前的最大難題,絕非是想盡辦法去跟迪士尼、吉卜力這些強大外國品牌進行沒有勝算的競爭,而是如何去說服那些沒有意願閱讀、購買本土作品的冷漠同胞。

因此,假如政府真正希望支持包含漫畫在內的文化事業,首先就要認識到,在目前階段,「國際品牌」還不是我們要擔心的問題,反而是國家對於本土產業的某種「保護主義」,才是不可或缺。

近年來,韓國電影工業能夠突飛猛進、中國遊戲公司能夠有驚人發展,很大原因就在於,國家施行對於相關產業的積極保護。若是從政策面來思考,「培植本土漫畫」絕不只是微薄補助或者招商平台(文策院即聚焦於此),更該包括漫畫作品的實質「壁壘」:例如代理外國作品需要繳納額外稅金、規定漫畫出版商必須維持一定比例本土作者、在文教體系中提供本土作品穩定曝光機會等等。

這些具有實質意義的「保護」措施,其最主要的用意在於,面對其他國家透過「全球自由貿易」所達成的文化傾銷(也就是歐美文化產業挾著資本與技術的壓倒性優勢,強力塑造了國內閱聽人偏愛異國題材的審美品味),政府就責無旁貸要供給本土文化一個免於不公平競爭的安全空間。而這類作法也能夠進一步引導我們的消費者,有更多機會去認識、習慣、欣賞自己國家的傑出作品。

2020年12月13日,行政院蘇貞昌及文化部長李永得參訪台灣漫晝基地。 圖/取自文化內容策進院
2020年12月13日,行政院蘇貞昌及文化部長李永得參訪台灣漫晝基地。 圖/取自文化內容策進院

「文化」不只是產業,更是整個社會

所謂「本土文化發展」,從來就不能夠只侷限在「產業、品牌」的層次。它需要通盤考量、整體政策,還有對於歷史人文環境的深刻保育。但長年以來,這種把「文化」當作「產業」的粗糙思維,對於台灣文化的各個層面(不只漫畫),都引發了許多問題。

首先是政府太過貪心,什麼項目都要「發展」,卻沒有好好做出取捨跟評估。我們必須認識到,有限的國家資源無法滿足每一種產業。所以政府首要之務是,釐清本國文化的長處短處,選出最有優勢、最可能打動「本土受眾」的項目,對之進行重點扶植——就此而言,比起影視產業所需要的高昂總體資金與尖端攝製技術,漫畫產業只需要人才與勞力的專注投入,其實正是相對能夠避開台灣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結構性劣勢的明智選擇。

更何況,如果足夠熟悉台灣漫畫,就會知道有不少本土作者在畫工、分鏡、編劇能力等方面,比起美日名家毫不遜色。他們迫切需要的,只是讀者稍微改變閱讀習慣這樣的契機而已。

其次,政府過度迷信全球化、自由市場、規模經濟,目前的文策院就是這一思維的產物,彷彿只要成立一間國家支持的跨國媒合公司,台灣就有望打造「國際賣座IP」。這種想法非常不切實際。在急著朝向國際市場推出「台灣品牌」之前,真正要做的還是「內需循環」:如何讓台灣讀者樂意購買台灣漫畫、如何讓台灣作者能夠憑藉國內市場日漸茁壯。

而要做到台灣漫畫的「自產自銷」,這就遠遠超過了「產業思維」,也不是文策院層級的行政法人機構可以獨自完成。除了要慎重考慮對本土漫畫的保護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台灣需要重新審視越來越缺乏在地關懷的教育、文化施政。

多年來,台灣太過於輕忽人文社科素養、放任母語和社群傳統日漸式微,而官方與民間還將多數教育資源挹注於實際上是「美國化」的虛假「國際化」目標(如教育部可笑的「雙語台灣」計畫)。只要此類趨勢繼續惡化,台灣消費者將更加偏好歐美日等強勢國家的「文化傾銷」,並且不可能產生足夠支撐本土漫畫市場的真誠愛好。

最後,讓我們稍微回到CCC事件——儘管本文並未聚焦於《CCC創作集》編輯團隊解散的難解糾紛,但卻試著梳理出,以文策院為代表、躲藏在當代「文化產業」思路背後的兩種矛盾:關於文化或產業的偏重、關於本土或國際的失衡。

如果CCC事件所意味的人才流失,提醒了我們「本土文化被產業官僚所支配」的那種恐懼,那麼,也許我們更要思索,在今日台灣,偏重國際行銷、輕忽國內受眾的「文創思維」,是否真有辦法去創造「漫畫產業」的萌芽土壤?而那些始終找不到本土受眾的台灣作者,若是真有一天寫出了屬於這個小島的《哈利波特》或《鬼滅之刃》,恐怕也會被遺留在獨立書店的冷僻角落,直到他們英年早逝,變成第二個、第三個,從沒在台灣熱銷過的「鄭問大師」。

「本土文化發展」需要通盤考量、整體政策,還有對於歷史人文環境的深刻保育。圖攝於《蜉蝣之島》原稿展。 圖/取自臺灣漫畫基地
「本土文化發展」需要通盤考量、整體政策,還有對於歷史人文環境的深刻保育。圖攝於《蜉蝣之島》原稿展。 圖/取自臺灣漫畫基地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