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夢想之地》:大火燃燒殆盡後,響起的移民者之歌

社會文化.彭紹宇:16 Apr, 2021

美國自詡文化熔爐,多少海外移民在這片土地上追求美國夢,而這些少數族裔在影視文化中的出現卻總是不成正比,儘管非裔族群曝光度有所提升,在好萊塢仍是弱勢,因製作端需求、題材、票房與市場考量等重重限制,導致...

橘貓/《佔領立法會》:在爭論與衝擊之中,抗爭者選擇齊上齊落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16 Apr, 2021

2020年,香港紀錄片《佔領立法會》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於金馬影展期間於進行國際首映;據聞,放映現場,有觀眾大聲以粵語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場面頓時在激情中有沉重。不僅是《佔領...

宮田彌太郎的裝幀藝術(上):戀慕南方想像的「華麗島」

社會文化.李志銘:14 Apr, 2021

念想數年前(大概在2015年左右),出身台南的插畫家洪福田以自家工作室「蘭心巷書房」為名,採用傳統版印方式搭配黃竹紙印刷,獨立出版了第一本自製手工書《赤崁再記——我的西川滿》。書裡透過樸拙可愛的漫畫...

洪貞玲/華視上架52台是政治或商業考量?從電視新聞困境說起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3 Apr, 2021

空頻近四個月的52電視頻位,將率先由華視新聞資訊台進駐。NCC於3月31日通過系統業者申請案,中嘉集團所屬12家系統業者及聯維、寶福、南國三個獨立系統,可上架「華視新聞資訊台」,共計約124.9萬收...

太魯閣號事故的媒體輿論:網路和報導如何「獵巫」與「造神」?

公共政策.吳忻穎:12 Apr, 2021

4月2日發生的太魯閣號事故,造成許多人員傷亡的悲劇,由於該起工安事故涉及過失致死等刑事責任之追究,因此第一時間檢方依法指揮警方展開偵查。在檢警調查期間,我國媒體與網紅、社群粉專也沒有閒著,扮演起「鍵...

AZ疫苗擴大開打,如何當一個聰明的接種者?

公共政策.翁銘佑:12 Apr, 2021

歐洲時間4月7日,歐洲藥物管理局(EMA)的安全委員會(PRAC)做出結論:罕見的腦靜脈竇血栓(CVST)和腹部血栓,將列入AZ疫苗的可能副作用。這宣告確認了AZ疫苗與血栓的因果關係,而這是否會影響...

林宗弘/疫情下的創業型國家:打破公私部門迷思,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0 Apr, 2021

(※ 文: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在經濟學思想史上,國家的規模與能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個揮之不去的爭議,經常週期性地回到社會科學論戰的核心。全球知名女性經濟學者瑪里亞娜.馬祖卡托(M...

正義何以被扭曲?法律人「信念與實踐的距離」

公共政策.吳忻穎:08 Apr, 2021

拙作《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在3月初出版以來,受到各界先進的關注並提出實務經驗的分享與反思。頃聞法律與傳播學院的幾位教授不約而同地與學弟妹們在課堂、課後或臉書分享與...

劉仲書/行政能量嚴重不足的台鐵,如何扛起安全改革的使命?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9 Apr, 2021

台鐵太魯閣號於花蓮大清水隧道口撞上工程車,造成嚴重傷亡。目前的初步判斷是外包廠商工程車停放不當,疑似沒拉手剎車,或者停放位置與方式不對,造成滑落。大眾於資訊未明的第一時間,將全部責任壓到工程車駕駛身...

周詠盛/為政治服務的哲學還算哲學嗎?評《中國有哲學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7 Apr, 2021

「中國有無哲學?」這問題歷久不衰,學界爭論頗多。而《中國有哲學嗎?:NO!中國只有為政治服務的漢字忽悠術!》的作者張喚民認為,中國傳統思想的確有些哲學成分,但嚴格說來不能算是哲學,或說不是科學意義上...

海邊戲水的環境風險判讀:離岸流、潮汐與漲退潮

公共政策.張景泓:07 Apr, 2021

2021年4月1日在台東都歷海邊發生一起男子溺水意外,海巡及消防據報前往救援,男子被救起時已沒有呼吸心跳。第13岸巡隊表示,下午接獲通報指出都歷海灘岸際有男子溺水,即派遣新港安檢所、金樽安檢所及第二...

黃喻祺(Kalesekes Kaciljaan)/公衛體系要的健康,是不是原住民要的健康?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05 Apr, 2021

Djavadjavay,我是Kalesekes Kaciljaan,台東排灣族人,目前就讀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ʻi at Mānoa)的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班二年級。本文...

如果城市裡沒有清潔員?重要卻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5 Apr, 2021

不論是開掃街車或垃圾車,清潔隊員不過就是路人閃避的障礙物。我在溫暖的天氣清掃遊行慶祝活動的垃圾時,很快就了解到,請在路障附近逗留的路人稍微後退根本沒用。當我用掃把掃地,粗毛刷會掃到路人穿著涼鞋的腳,...

「漸進轉型」的減碳政策?幾個台灣適用的氣候治理工具

公共政策.連子彬:31 Mar, 2021

台灣的氣候治理的方向以及系統性轉型的願景,各界已有很多討論。本文僅簡短介紹幾個氣候治理工具,希望能拋磚引玉,督促民間與政府加速減碳進程,加速電網投資發展「減碳經濟」,以及增加地方的減碳政策責任。這些...

劉依俐/「大排長榮」之後,誰來賠償?長賜輪事件的責任歸屬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31 Mar, 2021

筆者以前待過中型跨國連鎖船運公司,每筆金流都是億來億去,以美金計價,船損金額太龐大,只有保險公司有財力基底可能賠的起。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因為長賜輪(Ever Given)「大塞船」事...

王鼎棫/面對「醫療暴力」,亂世用重典就夠了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30 Mar, 2021

近年台灣醫療暴力事件屢見不鮮,媒體版面上經常可見異常氣憤的民眾,以及委屈落淚、忿恨難平的護理師與醫師、尷尬萬分的醫院主管、宣稱震怒的官員等拼湊起來的畫面。同時,在各大醫療團體的社群媒體上,也常見醫界...

北門街假日徒步區?新竹市邁向「步行城市」的下一步

公共政策.邱秉瑜:29 Mar, 2021

(※本文由作者與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學生王鉑華協作,特此鳴謝。) 新竹市步行城市計畫的各項硬體建設工程多已完工並啟用,確實提升了許多人行空間的品質。對此,考量到假日封街可增進行人安全,也能為商家增加...

當國家氣候治理不彰,「氣候訴訟」可否作為救濟路徑?

公共政策.連子彬:26 Mar, 2021

近十年來,許多國家都出現氣候相關的訴訟。在討論氣候訴訟以前,可以先把氣候變遷科學發展轉譯到治理技術的過程,放入歷史軸線思考,會讓我們更清楚氣候訴訟在社會進程的意義。從1970年前後的科學證據,到19...

愛國者飛彈屹立不搖的關鍵:氮化鎵如何主導雷達與飛彈發展?

公共政策.全球防衛雜誌:26 Mar, 2021

最近因為美中貿易戰愈打愈烈,中國打算限制高科技產業的上游關鍵材料稀土出口,使得稀土成為國際政治的熱門關鍵字。在高科技產業上游的半導體材料方面,由於5G、寬頻、綠能產品的興起,使得新一代的半導體材料漸...

文組發言被嗆「不意外」強調單一價值的台灣社會是狼性還是沒人性?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28 Mar, 2021

文/星際廢話線:艦長 Rogers在PTT看到一篇貼文,大體上是在說他是文組出身,在國內做了很多工作、包含約聘,但沒有工作把他「當人看」,除了薪資低,甚至公家單位帶頭違法、超出約聘時日還得自己補上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