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詹順貴/當缺水已是長期趨勢,台灣政府該怎麼因應?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5 Mar, 2021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諷刺的是,目前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出現水資源不足現象,過往年降雨量長期名列世界前茅的台灣也不例外。去年整年沒有任何颱風襲台,當許多人還在幫政治人物歌功頌德風調雨順時,氣候危機已...

陳信儒、陳亮甫/醫病關係惡化或改善?統計數據下「醫療暴力」的現狀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5 Mar, 20212020年8月,一位台北榮總的住院病患不滿值班醫師的醫療處置,在院內追打醫師甚至舉起椅子破窗,醫院不得不報警處理,孰料警察約談該名施暴者後,並無法拘留或遏止他的行徑,病患再次返回醫院尋仇。同年9月,...

Oliver/移工為何而「逃」?當《工寮》不只是工寮
社會文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6 Mar, 2021木板拼出幾坪大為地,鐵皮及浪板圍出四方為牆。地的中央有無葉的樹枝,牆的轉角有漏光的接縫。樹,外觀上不像是土裡冒出來的,那是人工擺插在屋子正中央,有樹的外型卻不帶生機,裝飾性極強,如同在分枝的基部纏繞...

劉維人/「二二八屠殺未曾發生」?假訊息與仇恨言論該受保障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4 Mar, 2021民主國家幾乎都守護言論自由,但言論自由保障的範圍和方法卻一直有爭議。假訊息和仇恨性、傷害性言論到底受不受言論自由保障?這些老問題在網路時代更加急迫和劇烈。我們應該都聽過有人聲稱「二二八屠殺從未發生」...

林怡君/歷史建築變垃圾場?台大「僑光堂」失格的管理維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Mar, 2021(※ 文:林怡君,「搶救台大鹿鳴堂」運動發起人)本(3)月9日高雄駁二本東倉庫失火震驚全台,災後殘垣斷壁的場景令人心碎,不禁令人聯想台灣老屋經常神秘自燃的夢魘。尤其是涉及土地開發的暫定古蹟狀態建物,...

李俊宏/施打AZ利大於弊?疫苗爭議其實是科學問題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3 Mar, 2021近期COVID-19疫苗接種的問題引發了社會相當廣泛的討論,特別是在新聞媒體報導疫苗產生血栓副作用,導致某些國家暫停施打之後,台灣是否選擇施打疫苗,似乎也成了一個困難的議題。疫苗開發的四個階段人類使...

飢荒時爽吃紅蟳?二戰末到國府接收初期,被誤解的澎湖飲食(下)
公共政策.廖英雁:23 Mar, 2021▍上篇:飢荒時爽吃紅蟳?二戰末到國府接收初期,被誤解的澎湖飲食(上)(澎湖)日據末期,官民兩方面都為了受到長期戰争的影響,財力物力都到了山窮水盡的末路……當時可以說是沒有一間像樣的建築物。尤其是最後...

飢荒時爽吃紅蟳?二戰末到國府接收初期,被誤解的澎湖飲食(上)
公共政策.廖英雁:23 Mar, 2021時序進入2021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苗陸續抵台後,國人對於疫情總算能稍微寬心。處在抗疫賽局後半場,回顧76年前的台灣,會發現1945年的台灣也遭逢嚴峻挑戰,即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頻繁的空襲。當年3月...

別蓮蒂、巫柏翰/你的三倍券買了什麼?從消費心理看疫情振興效益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9 Mar, 202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造成經濟上大規模的衝擊,健身房、餐廳、理髮院、賣場等公共場所被迫關閉。全球各地商業活動趨緩,嚴重影響人民生計。有鑑於此,各國紛紛推出紓困與振興經濟的方案。每個國家發...

要發展也要減碳,政府該怎麼做?從計畫體系介入「氣候治理」
公共政策.連子彬:18 Mar, 2021在三權分立制度完整的國家,「氣候治理」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是行政權,即對氣候治理進行最直接的行政行為,包含制定計畫,如與公民及工商團體討論並制定行動計畫;命令規則,如制定排放標準或申請排放之程序;予...

政治凌駕專業:高雄槍擊案後,地方首長「指揮」檢察官辦案?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Mar, 2021日前高雄一起離婚夫妻的糾紛事件引發槍擊案,在媒體與網友的渲染之下,據報載,有民意代表出言嘲弄:「難道高雄只剩我沒有槍?」將事件往「政治化」的藍綠鬥爭發展。對此,高雄市長回應,由高雄市警察局協同警政署...

嘉明湖「二度沉淪」:商業化失控的替代路線戒茂斯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15 Mar, 20212021年3月,出於登山行程的需要,我和朋友再度循戒茂斯路線「經過」了一趟嘉明湖,族語又稱「月亮的鏡子」。雖然知曉商業化可以對一地產生可觀的影響,但根據腦海中2019年下半年走過的印象,戒茂斯大致上...

郭鴻儀/風場選址與漁業衝擊:待解的「離岸風電」環境課題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2 Mar, 2021(※ 文:郭鴻儀,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再生能源推動在經歷國際石油危機,以及化石燃料造成的空汙及全球暖化問題下,已成為國際能源發展的重要課題。台灣將近有98%能源仰賴進口,自產率不到3%,但...

當親密關係攤在鎂光燈下,「驚世媳婦」與「失職妻」犯了什麼錯?
時事觀察.V太太:12 Mar, 2021前桌球選手福原愛與江宏傑近日傳出離婚消息,根據媒體報導,男方的言語和精神暴力行為是導致婚姻關係破裂的原因之一。然而,福原愛卻沒有因此獲得太多支持與同理,反而以驚人的速度在網友心中「黑掉」,因為就在離...
陳亮甫/醫護現場的恐懼:台灣「醫療暴力」為何發生?如何解套?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1 Mar, 2021醫療暴力已成常態,成為每一位臨床工作者揮之不去的夢魘,無論是直接帶來物理傷害的肢體暴力,或是帶有威脅、辱罵意味的言語暴力,短期影響工作流程,中斷治療計劃而令病人蒙受無法預料的傷害,長期來講,任何形式...

吳曉樂/《扭曲的正義》:辨認司法體系的破損,尋求修復的契機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1 Mar, 2021(※ 文:吳曉樂,作家。)看似一帆風順,她卻遞出了辭呈如同吳忻穎的自述,以同儕眼光來看,她不折不扣是法律系的勝利組,不但年紀輕輕就實現了三榜制霸(考上律師、司法官及法研所),又依循《刑事訴訟法》的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佛教「性別不平等」下的釋昭慧法師
社會文化.曹郁美:10 Mar, 2021前不久日本庭野平和基金會宣布,第38屆和平獎(The 38th Niwano Peace Prize Awarded)頒給台灣的釋昭慧法師,得獎理由是「她的社運觀點與行動實踐,來自道德哲學的研究與倫...

郭瓊瑩/醜久了就變麻木:美感教育該走向何方?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4 Mar, 2021曾經聽過一些外國觀光客來訪台灣,一下飛機就被我們的城鄉公共環境震驚了,問「怎麼這麼亂、這麼醜?」聽到這些批評,身為台灣人,心裡當然不舒服。儘管也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這句讚美永遠無法掩飾:...

沈有忠/從乏人問津變成藍綠對決?藻礁公投引起的政治效應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8 Mar, 2021藻礁公投的連署在今年2月底以後出現戲劇性的發展,現在第二階段的連署人數不僅衝過門檻,幾乎確定成案。藻礁的議題如果繼續延燒,再加上擁核與國民黨力推的「核四公投」,可能動搖到小英政府對能源轉型的政策規劃...

藍玉雍/《進擊的巨人》:政治的開始是追尋自由,但最後是去背負犧牲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09 Mar, 2021(※本文有雷,斟酌閱讀。)這世界上有不少動漫在談論人類的自由和意志。除了《進擊的巨人》外,像《漆黑的子彈》、《甲鐵城的卡巴內里》等等都是有名的例子。他們的劇情都相當類似,描述人類某天不知為何,忽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