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瓊瑩/醜久了就變麻木:美感教育該走向何方?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郭瓊瑩/醜久了就變麻木:美感教育該走向何方?

曾經聽過一些外國觀光客來訪台灣,一下飛機就被我們的城鄉公共環境震驚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曾經聽過一些外國觀光客來訪台灣,一下飛機就被我們的城鄉公共環境震驚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曾經聽過一些外國觀光客來訪台灣,一下飛機就被我們的城鄉公共環境震驚了,問「怎麼這麼亂、這麼醜?」聽到這些批評,身為台灣人,心裡當然不舒服。儘管也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這句讚美永遠無法掩飾:台灣的公共建設中,的確充滿太多不當設計、過度設計、彼此衝突的色彩與材質。

台灣並非沒有優美的自然環境。更準確的說,在一些沒有太多公共建設經費投入的窮鄉僻壤,仍保有純樸的自然之美。近20、30年來,隨著都市化與觀光發展,各縣市政府都積極想以硬體建設提升自己的吸引力。921地震後,各地興起一波「城鄉風貌改造運動」,期望能改變原本髒、亂、醜、擠的不良印象。

多年之後再重新進入這些鄉鎮、都市與風景區,我們會發現,一些地區的確有了改善,但似乎還是只侷限在個別的景點、角落。走到一般小鎮小城的公共空間,仍然到處可見制式的廣告看板、卡通打卡公仔、為了看起來色彩繽紛而胡亂搭配的「色彩計畫」、粗暴的街道水溝蓋板、不協調的指標系統……除了眼花撩亂還是眼花撩亂。

無論鄉村或都市,城鄉景觀的整體風貌,都可看見人為建設如何侵蝕大自然。

走進野柳地質公園,如果未選對位置拍照,背景就是紛亂的攤販、店家,還有四周海產店五顏六色的招牌與建築立面。墾丁大街、阿里山火車站亦然,只要有人潮就有錢潮,在這紛亂的公共領域「遊憩」,其實一點都不放鬆、一點都不療癒。與歐美日等國家的觀光旅遊相較,我們的CP值遠遠落後。

政府雖用力高喊觀光立國,但卻忘了觀光體驗是動態的,流動的觀光客分不清公私部門的空間權責界線,卻可以感受出公私部門治理實況的差異。「美感」絕對不是見仁見智的,也絕非砸錢即可速成的,這些環境美學「破窗」該如何彌補,的確迫在眉睫。

我們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區,如阿里山、日月潭、清境、拉拉山……,但在這紛亂的公共領域「遊憩」,其實一點都不放鬆、不療癒。

台灣街景到處可見的店面招牌與廣告看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街景到處可見的店面招牌與廣告看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術教育」不等於「美感教育」

填充上述環境美學的破窗,政府不是沒有盡力。各級學校都有美術課,社會上有各種美術才藝班、畫室,各縣市亦努力爭取預算設置美術館甚至專門針對兒童的美術館,民間業者亦有各樣的畫廊、藝廊,舉辦展覽及藝術品拍賣。近年各種文創工作坊、商店亦如雨後春筍於各地崛起,彩繪村、彩繪圍牆亦有樣學樣,互爭光輝,可謂熱鬧非凡。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很難感受到有文化厚度與廣度的環境美感。

這麼多的投入,為何好像沒有達到我們期待的效果?不要說歐洲、日本等國家,就算是印度鄉間、伊朗山區、印尼小島……儘管未必有大型公共建設投資,然而卻依循著文化傳統、師法自然,依然保有美的生命力,並非現代商業科技所可取代。

這似乎也證實了「美術」與「美感」教育之差異,只有技術技巧、只有物質文明,而少了人與生活環境的互動對話,以及對自然生態系的充份體認,只能剩下「移植」、「複製」的表象,卻難以萌發出令人感動的生活美感。

美感教育必須自小培養,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與國家公園都同樣重要。

讓美感成為生活必需品

但見印度鄉間女孩樸素卻色彩和諧的裝扮,藏族少年少女頭飾與服飾的巧妙搭配,瑞士鄉間老婦人圍裙上的繡花、鄉間小餐館簡單卻乾淨硬挺的桌巾,尼泊爾小店餐桌與牆角布置的鮮花……,這樣的美,可以融入生活各個空間角落。

泰國小鎮旅宿沒有大飯店的大束桌花,但一枝新鮮的扶桑花、雞蛋花,卻帶出了獨特的美感與氣質。俄羅斯偏鄉的小旅店,沒有華麗的室內裝飾,但潔白燙平的床單、角落的小說詩集和插在瓶中的一枝金盞菊,也著實令人舒緩放鬆。在法國、阿根廷、西班牙的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常可看到各年齡層的觀眾,公園裡的老人,手中拿的可能是詩集、小說或藝術家的介紹小冊……。

當美感體驗逐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時,不管貧富、階級,大家會重視自己的服裝配色,也會重視自家窗台、院子的景觀。當每個人對生活都有多一點堅持、多一點特色,就慢慢形成了一種民族的生活美感文化。它是如此自然、如此協調、如此不經意、如此自在。

美感教育必須自小培養,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與國家公園都同樣重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感教育必須自小培養,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與國家公園都同樣重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感教育無所不在

所有細節都藏在細縫中。就拿台灣各級學校最常見的「掃地用具」風景來說吧!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不分公立私立,不分明星學校或後段班,相信大家都看過掃帚、拖把就隨便倚靠、晾在牆邊門邊窗台欄杆的畫面,甚至大剌剌的擺在視線焦點,也從來沒有人指出這是「不美的」、「不協調的」。

甚至連校舍建築的設計師,好像也對這件事情無感,所以從未見過什麼人為校園內的清潔用品設計出一個符合人性、實用又具美感的角落空間。然而,這樣被疏忽的空間,其實無所不在。

現在的學校教育多以升學為考量,學生吃便當、叫外賣,在同一張桌子上用餐,吃完隨便擦擦,下午又繼續上課。沒有像樣的餐廳食堂,如何培養用餐的食育美感?為了安全便利,遊戲空間都是制式化的罐頭遊具,又如何培養人際社交互動的生活美感?

為了成績提升,把美術課音樂課都挪去上數學英文,又如何能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美感?還有家長深怕孩童受傷、弄髒衣物,把遠足、校外教學改成去室內遊樂園,這些點點滴滴的累積,正是美感教育的殺手,也因此國人對「絕美」之事物有感,但卻對「不美」之事物無感。

白鐵水塔突出於屋頂,各種線纜亂七八糟、冷氣機到處外掛、衣服晾在建物正面……,這些被認為是「小細節」所以「沒關係」,醜久了自然也就麻木。而決策者亦然,當沒有人舉報市容「醜陋」、「都市LED光害」、「天際線紊亂」,政府當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市容的美感就在這些細微中逐一消蝕。

為了安全便利,遊戲空間都是制式化的罐頭遊具,又如何培養人際社交互動的生活美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了安全便利,遊戲空間都是制式化的罐頭遊具,又如何培養人際社交互動的生活美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公共藝術應有的社會責任

前幾日看到一個訪問節目,探討一位藝術家從事公共藝術的心路歷程。他說作為一位藝術家,並非一定要有天份,很多是自生活經歷累積刺激出來的,而「如果沒有社會影響力,藝術跟垃圾沒有什麼不同!」(Arts is trash without social impact!)

最後這句話震撼了我。這是很狠毒的評論,卻也深沉指出今日的公共建設、公共藝術,經常成為「為建設而建設」的失格作品,或因分工過細,建築、土木、室內設計、景觀、照明等各自為政,即使各自找了厲害的設計師,湊起來卻無法成為和諧的整體。

尤其是設置公共藝術時,如果不是為這個空間量身訂作,只是「放置」一件作品,卻與環境沒有對話、與使用者沒有互動、與場所精神沒有呼應,那麼環境中也只是多了一件無用的垃圾而已。

美感環境營造並非一定要擺什麼、加什麼才是「有做事」,也可以用減法去除不適切的、不好的東西;「美術」教育未必一定要藉由有形的創作表現來傳達,如何引發生活中的五感體驗、乃至內化為一種生活態度,其實都是一個國家文化重要的部分。

俄國的聖彼得堡市民在二戰時困守圍城900天,犧牲了近百萬平民與無數建築,卻也保住了歷史名城。今日走在這座世界遺產與歐洲古都,可以嗅出其中的藝術氣息與人民的自信榮耀。像這樣的市民美感,不僅是外表的物件,而是與生活價值與環境品質融為一體的。這不正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嗎?

(※ 作者: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當沒有人舉報市容醜陋、天際線紊亂,政府也無作為,而市容的美感就在這些細微中逐一消蝕。 圖/路透社
當沒有人舉報市容醜陋、天際線紊亂,政府也無作為,而市容的美感就在這些細微中逐一消蝕。 圖/路透社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