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林邑軒/破天荒817萬票背後:2020大選的大結構與小事件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4 Jan, 2020(※ 文:林邑軒,熱衷於政治分析的上班族)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在74.9%的高投票率下,拿下破天荒的817萬張選票成功連任。這個結果,是由許多的大結構與小事件逐步確立的。以下,筆者將從2018年...

一字不提國民黨?從敗選感言看韓、蔡的「政治修辭學」
社會文化.林運鴻:13 Jan, 2020激烈廝殺的2020總統大選,已然告一段落。因「韓假」曠課許久的韓市長,終於願意回到高雄執行公務,蔡總統也在青年民意支持下,高票獲得連任。既然統一或獨立都不會倉促發生,小島上被兩種「亡國感」激情動員的...

葉靜倫/臺灣限定的生存遊戲:因貧困而無家,或因無家而受困?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3 Jan, 20202020大選期間,民間團體積極檢視各政黨的住宅政策。居住權是基本人權,居住問題在臺灣卻極為嚴峻,除了年輕人買不起房,在租屋市場上,一般人尚且會因好房供不應求、房東權力過大、租金開銷占收入比過高等問題...

翁達瑞/誰上都沒差?破解鼓吹「不投票」的六大謬論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0 Jan, 20202020大選倒數讀秒中,不論最後誰勝誰負,民主永遠是最大的贏家。民主制度的成敗,取決於公民的積極參與,投下「賞罰分明」的一票。可是每一次的選舉,都有人鼓動選民不投票,而且都能提出「言之成理」的說詞。...

葉多涵/科學的界限(二):科學能發現真理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0 Jan, 2020科學透過觀察自然(和社會)來尋找真理,並且會根據新的資料來修正錯誤。在不少人心目中,在「解釋自然」這個目標上,科學方法是唯一、最好、最正確的方法。本系列「科學的界限」六篇文章將從科學哲學的角度告訴各...

王鼎棫/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下):權利保障的突破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8 Jan, 2020上篇: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上):法治觀念的變革中篇:2019十大民主法治事件(中):民主浪潮的反思同婚專法通過:同志人權的下一步?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用釋字第748號宣告民法不讓同性戀...

為何又摔一架全新黑鷹直升機,讓國家痛失將士英才?
公共政策.吳明杰:06 Jan, 20201月2日上午,隸屬空軍救護隊的編號933黑鷹直升機,不幸在新北烏來山區發生墜機意外,造成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在內8名軍士官罹難。對於這起震驚國人的飛安意外,除了朝野暫停選舉活動與社會共同哀悼國家痛...

溫暖地包容跟自己不同選擇的人,因為我們不是仇人
時事觀察.黃俊儒:02 Jan, 20202019年的最後一夜,璀璨的煙火在台灣各地熱烈施放,維繫著許多人告別舊年並迎接新年的回顧與期許。雖然各地的表演節目千篇一律,有意思的創新有限,但是這種歡樂的氛圍也逐漸成為一種精神凝聚;當倒數的時刻來...

沈有忠/大選掀底牌:兩黨各打「中國牌」,誰能奏效?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31 Dec, 20192020年總統與立法院選舉進入最後肉搏戰階段,在短兵相接、掀底牌之際,無論是民進黨的「下架吳斯懷」,或是國民黨的「反《反滲透法》」都直接或間接與中國有關。兩黨可以說不約而同的打出了中國牌,顯見兩岸關...

黃瑞茂/文化治理失靈?保存計畫也救不了淡水小漁港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7 Dec, 2019(※ 文: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擁有絕美夕景與35處文化資產的淡水,被文化部指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但卻因為新北市政府的疏忽與錯誤作為,不僅錯過從點到線到面的全面規劃,也怠於強化文化資...

檢仔聊齋(八):失能又熱愛作秀的檢察行政高層
公共政策.吳忻穎:26 Dec, 2019每到選舉前夕,法務部與檢察高層除了主導前文所描述的各類「檢察秀場」,長期以來由高層政務官所把持的法務部,自然也不可能在幕後閒著。平時檢察體系向法務部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處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這...

氣候變遷緊急狀態,台灣總統候選人政策「揮空拳」?
公共政策.蔡中岳:24 Dec, 2019距離大選剩不到一個月,漸趨白熱的選舉激情卻沒有深化政策的論辯,甫結束的總統、副總統公辦政見發表會各說各話,交鋒處也並非政策上立場的相左,甚為可惜。但國際政治的腳步並未停下,上周剛於西班牙結束的COP...

李行與瓊瑤電影(十):《風鈴風鈴》,回歸鄉土寫實前的最後夢幻
社會文化.陳煒智:20 Dec, 2019▍上篇:李行與瓊瑤電影(九):《風鈴風鈴》裡的新時代「瓊女郎」《風鈴風鈴》由短篇原著展開,改編幅度相當大。前篇文章我們只約略討論到女主人翁沈盈盈夾處在她對海歸學人魏德凱教授的愛情,以及她對青年實業家...

【政策相談室】加重其刑?錯誤的毒品政策,勇於任事的假象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3 Dec, 2019近日新聞報導指出,立法院三讀通過「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除了對製造、販運及持有各級毒品者加重處罰外,也把持有三、四級毒品的刑責門檻從20公克以上,調整為5公克以上。這樣的修法,似乎營造了...

趙家緯、顏東白/核能列為綠色轉型?莫讓核能爭議窄化歐盟綠色政綱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0 Dec, 2019(※ 文:趙家緯,台大風險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顏東白,德國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歐盟新任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任11天時,公布的首項旗艦政策為「歐盟綠...

《獨生之國》的虛妄與現實(下):妳的身體不是妳的身體
社會文化.李志銘:19 Dec, 2019▍上篇:《獨生之國》的虛妄與現實(上):就這樣無可奈何地活著從小在中國出生成長的美籍華裔導演王男栿,她的人生簡直就像電影一樣富有戲劇性。12歲時父親早逝,家境貧困。初中畢業的她,以自學通過成人高考,...

《獨生之國》的虛妄與現實(上):就這樣無可奈何地活著
社會文化.李志銘:19 Dec, 2019以前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面對過去生活中的苦難,我們都應該要心懷感激地承受。一切痛苦都將能熬過,所有的磨難都會變好。然而,自從前些日子觀看了金馬影展紀錄片《獨生之國》(One Child Nation...

司法與弱勢證人的「搭橋者」:司法詢問員制度的體檢報告(下)
公共政策.王子榮:18 Dec, 2019▍上篇:司法與弱勢證人的「搭橋者」:司法詢問員制度的體檢報告(上)要改善司法詢問員制度,一個立刻有感、且最容易做到的,就是提升法院的硬體設施。一直以來,法院和檢察署在行政資源配置上(包含預算、人員)...

被轉彎的警察尊嚴(下):遇到政治,就拿出次元切割刀的「老師」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Dec, 2019▍上篇:被轉彎的警察尊嚴(上):推警事件中,順「勢」而為的警界代表?因為身為「警政代表」立委候選人的Y遇到同黨民意代表襲警時,立場大轉彎,比吳前閣揆於當年力主的「白海豚會轉彎」還要離奇,因此被許多員...

侯延卿/【植物園方舟計畫】釋迦的親戚:琉球暗羅的光明未來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07 Jan, 2020「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植物提供我們呼吸的空氣、食物、衣料、藥材、建材等,甚至具有維持環境安全與氣候穩定的功能,但卻仍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生物多樣性是我們保命的基礎。眼前聯合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