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競爭力

的結果:共找到 294筆 約 0秒

台北的2050願景是什麼?從倫敦看策略式都市規劃

公共政策.邱秉瑜:15 Sep, 2015

台北要制訂2050願景計畫,但所謂「宜居城市」願景卻是模糊的,空有政策而未見議題分析。倫敦則針對城市發展先做廣泛的預測與分析,提出證據支持,最後才擬訂策略。台北是否需要成立一個城市智庫,來整合資訊、...

因過度保護而更加脆弱的台灣

公共政策.李柏鋒:09 Sep, 2015

有人說台灣是個寶島,我說台灣是個媽寶島,處處都希望有政府的保護。的確,政府在特定的情況下,需要以公權力施行保護,需要以行政預算提供社會福利。但是,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政府該做的不是保護或補助,而是在市...

王人俊/「職業道德」道德嗎?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5 Sep, 2015

不是每個人都受過哲學倫理學訓練,但進入職場之後幾乎都聽過「職業道德」這四個字,大體上來說這算是某個行業從業者的行為規範。對一些人來說,職業道德是除了法律以外唯一需要遵守的規範。在職場上,只要一個人的...

不上不下的六年級,就當世代差異的接著劑吧!

職場人際.劉揚銘:06 Aug, 2015

在高中生反黑箱課綱的運動現場,看到不少孩子與大人衝突的場面。近兩年,從反迫遷開發、反核、反服貿到反課綱,一連串社會運動構成社會的主旋律,世代差異或世代正義的問題愈來愈被凸顯。去年太陽花學運時,城邦媒...

給「反反課綱」大人們的問答集

時事觀察.WaCow:03 Aug, 2015

與318學運相比,這次反課綱活動的主要份子顯得單純許多:高中生、少數的老師與支持的家長。部分高中生尚未成年亦無投票權,在這其中更映照出我們對「孩子」的認知,以及台灣多數家庭的教養價值觀。 真正的對話...

「國家競爭力排名」是資方投資說明書,卻被政府錯當治國政績!

公共政策.張烽益:30 Jul, 2015

台灣因為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因此極度缺乏自信,無時無刻都想在各種國際場合出人頭地,亟待他人肯定以感受自我存在。歐洲隨便一個私人展場主辦的發明展,發出的獎牌數比參賽隊還多,大賺報名費,台灣機關學校與媒...

用Line請假有甚麼不對?

時事觀察.溫朗東:16 Jul, 2015

用Line向公司請假是不是違背職場倫理?這個問題恐怕牽涉到我們對於勞資關係的定位。今年四月,勞動部為了處理日益增加的「通訊軟體請假疑義」,發了解釋函說明,然而,問題真的解決了嗎?▎打模糊仗的勞動部勞...

給國民黨的四點實話

時事觀察.周偉航:08 Jul, 2015

本專欄前一篇談黑心課綱的文章,被讀者投書抗議,說是「台獨」味有點重。我本人長期被許多綠軍視為「統派」,因此讀者的「台獨認證」,不免讓人啞然失笑。綠軍會認定我是統派,或許是因為我出身國民黨陣營。小弟剛...

在辦公室要求「職人精神」是否搞錯了什麼?

職場人際.劉揚銘:02 Jul, 2015

根據調查,台灣每100個上班族有98個曾被老闆用「魔鬼就在細節裡」這句話警告過,剩下兩個不是沒被警告,只是一個剛好開會在放空、另一個碰巧走出會議室去倒茶給老闆喝而已。自從大家不再爭議「職人」這個詞是...

【兩倍旅行】辭職旅行不是問題,單一的價值觀才是

社會文化.船橋彰:30 Jun, 2015

前陣子,有位26歲的女孩辭掉工作旅行一年,經過媒體報導後,在PTT八卦版引起軒然大波,女孩瞬間成為眾矢之的,問她為什麼可以不用工作?旅行的錢哪來的?酸她因為是女生才能去旅行,因為男生有傳統社會壓力不...

台大爬山募資:才不是不爽捐就不要捐那麼簡單

時事觀察.簡維萱:26 Jun, 2015

Climb For Taiwan是台大領導學程中,一門課所組織出來的團隊。二十五個學生想向群眾募資五十萬元去爬山,在前幾天一個看似群眾集資的網站上線,引起眾多不滿質疑。雖然團隊已然聲明,他們不是做群...

「職棒發展座談」的幾個賽後反省

社會文化.陳子軒:16 Jun, 2015

是的,我跟絕大部分球迷一樣,對職棒發展座談並不滿意。但,某種程度上是好的第一步。本次會議兩大主題:一、屬地化;二、擴編球隊的可行性。其實兩個議題是緊密扣連的,雖然有少數代表例外,但不論聯盟、球團、包...

優良「草莓族」生存指南:照做就不會被罵囉~

職場人際.劉揚銘:12 Jun, 2015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日前說:「我們這個世代把草莓族照顧得太好,讓年輕人認為現在雖然低薪,但不要緊,可以當啃老族,只要撐下去總有一天就可以等到父母的遺產。」王副院長說,因為他們那個世代的中年人...

「你缺乏國際觀」,是話術還是事實?

職場人際.劉揚銘:28 May, 2015

如果我說台灣是個「國際觀上癮」的社會,你一定不會否認。我們每天受到「國際觀不足」的精神威脅,如果你是學生,意見領袖會勉勵你要多培養國際觀,把格局放大;如果你在上班,更有成功企業家要你具備國際觀,眼光...

一支廣告,看穿經濟部的落後職場觀

職場人際.劉揚銘:14 May, 2015

上個月,經濟部在臉書推出一支名為「如果你是國家的能源主管,要怎麼面試不同的能源團隊?」的廣告影片。把火力、風力、太陽能、核能等不同發電方式,比擬成不同能力的求職者,邀請網友一起來評估他們的優劣。這個...

動搖國本的教育危機—從台灣枯竭的海外人才庫談起

時事觀察.陳方隅:08 May, 2015

現在台灣人才在海外學術界已經出現重大斷層,不只出國留學的人數少,畢業後在留學國家找到教職的人也愈來愈少,這個現象尤其以社會科學各領域最為明顯,例如,以政治學界來說,目前40-50歲的世代,在美國研究...

對在地文化不瞭解的文化,當然素質低落

公共政策.李柏鋒:05 May, 2015

最近分別有兩則跟語言相關的新聞,都提及到台灣的文化素養低落。先是全民英檢以在地化的英語測驗為訴求,認為這樣才能測出考生是否具備表達在地文化的英語能力。開辦全民英檢的LTTC執行長廖咸浩並舉例:「“l...

為什麼「被檢討」的總是年輕人?

職場人際.劉揚銘:17 Apr, 2015

不論看電視新聞、上網或跟朋友聊天打屁,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論調:在發生某個不好的事件之後,便會有人開始說「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喔!」接下來眾人很自然會把問題擴大成「台灣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社會到底怎麼...

從「水壩興建受阻」看中國主導的亞洲建設投資問題

世界脈動.阿潑:08 Apr, 2015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被國際孤立,資金也撤出,於是,1990年代開始,中國朝非洲前進,中共外交部長與領導人頻頻出訪非洲,至新世紀開始,便見成果,中非合作論壇奠定了援助機制。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

公務員與教授間的卸責結構之——不是我幹的!

公共政策.陳鍾誠:31 Mar, 2015

還記得十二年前我剛到金門大學教書,並且在第一年就被指派代理主任時,有幾次接到某些公家機關邀請我去擔任「評審委員」,在我根本還搞不清楚那到底是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就變成了評審委員。 後來我經歷過一些事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