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
的結果:共找到 454筆 約 0秒
王宏恩/總統投蔡英文,補選卻沒投陳其邁?高雄三次投票結果比較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1 Aug, 2020今年高雄人投了三次票,分別是總統大選、市長罷免案,以及剛結束的高雄市長補選,最後陳其邁的耕耘與勝出並不意外。雖然早可以預料到投票率不高,但是陳其邁獲得67萬票,沒有拿到選前喊出的預期票數,當然也沒有...

非對稱建軍下,如何理解對美採購「智慧型水雷」的弦外之音?
時事觀察.梅復興:20 Aug, 2020駐美代表蕭美琴日前披露我國正與美國磋商籌建「岸防巡航飛彈」(CDCM)以及「智慧型水雷」等非對稱防禦能力。據瞭解,該「智慧型水雷」,應是美軍所使用的「迅擊」(Quickstrike/QS)系列空投水...

共軍奪台「首戰即終戰」?台灣軍民抗敵意志是關鍵
公共政策.吳明杰:17 Aug, 2020曾任三軍統帥的前總統馬英九,日前在演講時公開表示「解放軍攻台戰略是首戰即終戰,讓台灣沒有機會等美軍援助,而且現在美軍根本不可能來。」針對馬英九這席話,國民黨人士為其辯護目的在提醒執政黨避戰、慎戰。但...

洪淳琦/台灣第一起傳統智慧創作侵權事件——奇美部落提告原民會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7 Aug, 20202018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這應該是個慶祝原住民正名、提倡原住民族文化主體性的日子,卻發生了一個插曲。當天,在原住民族委員會(簡稱「原民會」)主辦、蔡英文總統出席的「南島民族論壇」上,原民會所屬...

林子立/國民黨防線盡失、柯選總統更難?高雄市長補選後的勢力消長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16 Aug, 2020(※ 文: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在15日傍晚揭曉,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以67萬票、高達70%的得票率,擊敗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及代表民眾黨參選的吳益政,成為新一任高雄市長。選舉...

宋承恩/美國不會出兵挺台灣?談「美中等距」思想的謬誤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2 Aug, 20202017年底美國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18至19年大打貿易戰,2020年因為疫情、「香港國安法」等議題,美中對抗全面升級,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已經到互撤領事館,對官員、企業及政府部門祭出制裁,輪番軍...

朱宥勳/假如沒有李登輝:外省—國民黨的「李登輝情結」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3 Aug, 20202020年7月30日,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他的逝世也像他的人生一樣充滿戲劇性,先是7月28日晚間一波大規模的誤傳,然後才是兩天後的壽終正寢。而這兩天的時差,適足以讓我們看到人心的發酵,特別是「外省—國...

汪浩/兩國論vs.一個中國?那些年,被中美夾攻的李登輝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31 Jul, 20201999年7月,李登輝總統突然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那麼,李登輝的這一主張是怎麼來的呢?事實上,兩蔣一貫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1971年夏秋,為了確保中華民國留在聯合國,蔣介石默認中華...

李福鐘/美中衝突進行式:熱戰一觸即發,抑或是「鬥而不破」?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9 Jul, 2020近兩年的美中關係變化,只能以高潮迭起、拍案驚奇來形容。今年1月中國副總理劉鶴訪問華府,雙方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原本以為雷聲大雨點小的美中貿易戰,最終還是歹戲拖棚,又要回談判桌打持久戰。沒想到一場C...

佘健源、劉玉皙/回歸市政看選舉:試析高雄輕軌對投票的影響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8 Jul, 20202018年五都選舉,綠營失守經營長達20年的高雄市。由於這出乎眾人意料,這兩年有許多評論試圖探討其原因。過去最盛行的一種解釋是「韓國瑜政治奇才說」,但此論點在罷韓成功後已被證偽,國民黨亦為此看法付出...

孫友聯/勞工要共體時艱?疫情衝擊下,調漲基本工資的必要性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0 Jul, 2020去年12月自中國武漢開始爆發的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不僅嚴重危害民眾健康,迄今造成上千萬人受感染,截至7月20日的死亡人數更已攀升至60萬人,舖天蓋地侵蝕各國人民的正常生活。無論是對疾病的...

李昱孝/台灣共同體成形?台灣人認同感史上最高的兩大因素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6 Jul, 20207月3日,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公布了兩個趨勢圖,分別是1992年以來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以及1994年以來台灣民眾對於兩岸統一或台灣獨立的看法,這兩項調查皆有戲劇性的變化:台灣人認同感來到...

王宏恩/「五毛黨」大多是公務員?分析中國網軍的推特攻勢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9 Jul, 20206月12日,推特(Twitter)宣布它們大量刪除了來自中國、俄羅斯、以及土耳其的帳號。推特認定這些帳號是由政府發動、刻意散布假訊息或影響輿論的協同作戰。針對中國的網軍,推特釋出了其中23,750個...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下):親自撕下政治酬庸標籤才是正途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0▍上篇: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檢察官在刑事訴訟法上的使命為「法律守門員」(Gesetzeswächter),這不是什麼新穎的學說,而是德國法傳統理論以及各版本教...

三顆曲棍球引發的憲政危機(上):介入監察權侵害司法的政治力量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06月30日,司法院職務法庭針對監察院提出彈劾的前彰化地檢署「曲棍球案」承辦檢察官一案宣判,司法院發布的108年度懲字第2號陳隆翔懲戒案件判決新聞稿指出,職務法庭合議庭「查無」監察院指控之所指認事用法...

更挺台的溫和鷹派?美國安顧問的抗中政策與對台立場
時事觀察.吳介聲:29 Jun, 2020白宮國家安全顧問(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6月24日表示,中共威脅美國與盟邦的主權以及經濟,而美國在川普總統領導下,從中...

李明軒/重返鹽埕輝煌年代:高雄產業發展的未來該往哪走?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8 Jun, 2020鹽埕區,曾經是高雄最熱鬧的一個區,作為鹽埕區主要幹道的五福四路,也曾經是高雄最亮麗、最摩登的一條路。鹽埕埔鄰近海岸,早在日據時代之前,就是著名的鹽產地,一片一片的曬鹽場,產出鹽巴,因此獲得鹽埕埔的名...

後疫情時代的政治風暴:自費醫材差額上限政策的前世今生
公共政策.吳明孝:16 Jun, 2020近日引爆醫界反彈的「健保特材差額負擔制定上限」問題,可以算是蔡英文政府連任及後新冠肺炎時期最大的一場政治風暴。事實上,健保特材差額負擔是否訂立上限的問題,早於2011年時便進行討論,但這項涉及廣大被...

防疫解禁後,陳時中的下個挑戰——主治醫師勞動權益
公共政策.廖郁雯:10 Jun, 2020台灣防疫成績耀眼國際,醫護人員功不可沒。筆者曾於今年2月撰文,向大眾說明超過90%台灣醫師不適用《勞動基準法》的現象,其中主治醫師更是沒有任何工時保護制度,筆者也透過該文呼籲衛福部,應重視醫師勞動權...

罷韓93萬票通過:韓陣營冷處理仍失利?促罷免成功的三大因素
時事觀察.王宏恩:06 Jun, 2020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最終以42.14%的投票率、939,090票同意通過罷免,成為台灣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首長。確定罷免通過後,韓國瑜支持者之間也開始檢討這次應對罷免的策略。面對罷免案特殊的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