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
的結果:共找到 723筆 約 0秒
蔡宗平/《還願》慈孤觀音,反映70年代臺灣社會什麼民間信仰?
社會文化.民俗亂彈:04 Mar, 2019《還願》此款近期火紅的電玩,一如先前同為赤燭遊戲公司出品的《返校》一般,是恐怖實境電玩遊戲,以其張力十足的劇情,反映臺灣社會的文化歷程。其中,《還願》的情節設定有相當豐富關於民間信仰的表徵與情節,頗...

謝世民/拚經濟,目的是雨露均霑——為何我們在意貧富差距?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21 Feb, 2019開春以來,上自總統、行政院長,下至六都市長和十六縣市首長,無一不宣示要卯盡全力拚經濟。「拚經濟」是庶民的語言,各級政治領袖近年喜歡使用。然而,「拚經濟」是什麼意思呢?我傾向於認為,如果「拚經濟」的宣...

搶救生育率(二):別因「低薪」讓年輕人失去生育的勇氣
公共政策.甘獻基:20 Feb, 2019前文,筆者從近年的臺灣人口數據分析低生育率的原因,本文將就社會政策部分提出建議,期許一點拋磚引玉,能刺激更多公共討論,供政府決策參考。先解決年輕人的經濟問題大家都知道,臺灣年輕人不願生、或不敢生的主...

「不中立」的紀錄片——日本導演原一男的拍片格鬥技
社會文化.林木材:12 Feb, 2019我製作苦澀的電影,我討厭主流的社會。——原一男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出生於1947年的日本電影導演原一男在世界影壇中,都是一個絕對的異類。他的與眾不同,來自於他對「記錄」的激進看法:他對慣以為常的觀點感...

林斯諺/藝術電影和爽片差在哪?哲學家告訴你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2 Feb, 2019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常見的區分,我們用得很順口,卻很少去深究它的意義。以電影為例,如果《聶隱娘》算是「藝術電影」,那什麼算是不藝術的電影?大概就是「商業電影」、「爆米花電影」或「爽片」吧?但這些到底是如...

我不是「白人」:一個人類學家的難題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0 Feb, 2019(※ 文:郭佩宜,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芭樂人類學》主編。)傳統人類學的主張,認為田野工作是透過學習當地語言、長期與當地人一同生活,慢慢進階理解當地文化,甚至「成為當地人」(becomin...

中國致富夢將醒?馮小剛的城市題材系列電影
社會文化.李政亮:28 Jan, 20192019年農曆春節前夕,中美貿易大戰的風雨飄搖下,幾個數據讓中國市場不再光鮮無比。先從電影來看,如前文所提:2003年中國進入大片時代以來,每年票房以20、30%的速度快速成長;2018年中國電影票...

淫靡歌舞下的國恥:中國如何締造民族主義?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8 Jan, 2019日本入侵滿洲後,國民黨必須暫停廢除治外法權與收回租界的努力。上海以及其他在天津、漢口、廈門等有損主權的島嶼,當時還看不見外強掌控終止的日期,遑論香港和台灣兩個殖民地。因此,雖然就在門外的戰爭造成極大...

鄭陸霖/讓路給孩子:兒童重返街頭,是大人的世代正義
公共政策.特公盟:17 Jan, 2019(※ 文:鄭陸霖,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副教授)記得去年在安排實踐大學工設系「設計跨界講座」(DxS Forum)的講者邀請名單時,我第一個想到的對象就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的朋友,...

只重數理不重文化:看不懂的台灣「文青」現象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7 Jan, 2019從前我還沒去德國時,就一直很看不懂台灣的「文青」現象。在這個現象開始以前,我一直沒去想過自己是不是個文青之類的問題。但是在我的認知裡,既然都叫文藝青年了,至少是個愛看書的青年吧?那如果按照這個定義,...

林汝羽、李柏翰/神與人的爭戰:女性進入印度教寺廟,為何引發爭議?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7 Jan, 2019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女人的月經被視為不潔與汙穢的象徵。儘管我們都知道,沒有月經就沒有嬰兒(你跟我)的誕生,但理解這項事實卻經常無助於改善偏見。相信每個女孩在青春期都有經血溢出在褲裙上開花,急著想要處...

時代的歌,壓不扁的玫瑰——文學音樂專輯《楊逵:鵝媽媽出嫁》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0 Jan, 2019我們總因為一首歌、一個名字,抑或一齣電影而記住一個時代。念想三十年前、甫就讀國中的我,曾一度瘋迷(聆聽)蒐藏各類西洋民謠、電影歌曲和古典樂,幾乎三天兩頭就往唱片行跑,把所有零用錢都用來買書與唱片(錄...

大專運動「開外掛」:外籍學生運動員,該不該管?
社會文化.陳子軒:09 Jan, 2019大專足球聯賽正在進行著,連亞洲盃足球賽開踢都靜悄悄的台灣,雖然無感、卻又不讓人意外,然而在少數追蹤的媒體報導中,我們看到截然不同於國內學生運動的標題:義守球員北門畢業生為底 加上外籍生實力漸強淡江黑...

城市,中國人最困惑的語彙——陳凱歌的反思之作《搜索》
社會文化.李政亮:25 Dec, 2018日前,陳凱歌1993年的作品《霸王別姬》數位修復版上映,引發不少影迷討論。陳凱歌,從1984年的《黃土地》以來,便與張藝謀成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1990年代,兩人的電影成就也吸引台灣、香港資...

擺脫逐底社會?渴望「閃婚」的30歲世代日本女性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8 Dec, 2018目前的30歲世代,有一種特質,那就是傾向保守。女性都想當家庭主婦是其中一種象徵,另外從求職活動也可以看出些許端倪。像還沒畢業就開始投履歷,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對於30歲世代以後的年輕人而言,他們在學...

從太陽花到韓流:未挑戰政經核心,只會出現鬼打牆的鐘擺效應
公共政策.陳柏謙:28 Nov, 2018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從2016年囊括了689萬票,在立法院奪下近三分之二絕對多數的完全執政態勢,到日前九合一大選結果全面潰敗,縣市首長從選前13席崩盤到僅守住6席。一度被認為即將...

下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平權公投後,重整腳步再出發
社會文化.喬瑟芬:27 Nov, 2018很多人覺得公投結果讓人「出乎意料」,但也有一些運動者心裡早有數,畢竟在平權公投提出前,社會經過盟盟們連番的抹黑與謊言訊息轟炸下,民調已經不樂觀。但不管是未卜先知還是事後諸葛,擺在我們眼前的,就是7百...

王鼎棫/銀色民主的浪頭襲來:當「世代價值」成公投關鍵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26 Nov, 2018眾多公投開票後,見到不少網友表示,原來世代間對議題的認知差距已擴大如此。以平權公投為例,參考《端傳媒》的報導,40歲以上的公投權人有1270萬人,未滿40歲的有748萬人,再對比支持同志議題的年齡層...

障礙者的同婚課題:當你的權利不再是你的權利
社會文化.易君珊:15 Nov, 2018我是在12年前認識肢障者也是同志的Vincent黃智堅的,當時障礙圈很少有人是出櫃同志的身份,而障礙權利運動也不像這幾年有較積極的集體行動。Vincent和我分享在同志圈學習權利意識的經歷,但他身為...

「魯蛇選民」造就高雄川普?韓國瑜到底動員了誰?
時事觀察.陳方隅:12 Nov, 2018韓國瑜在數月來造成一股旋風,震驚各界。有不少人拿美國總統川普來做比喻,例如有位大學講座教授投書媒體,以〈輸家選民 造就韓流川普〉一文指出:「韓流得以興起與他誠實直白的語言、自然不矯情的人格特質,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