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劇場巫師羅伯.勒帕吉的半自傳縮影
過去十多年,我很熟悉電影的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但是對劇場的羅伯.勒帕吉卻知悉甚少。直到2018年,我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看了《887》,沒有事先做功課,沒有任何預設立場,生平第一次看獨角戲,勒帕吉本人自編自導自演,在舞台上用迷你建築來切換時空,故事靈感源自他在魁北克的童年記憶,這才知曉關於劇場的勒帕吉我到底錯過多少。

江旻諺/太陽花運動九年後:抵禦中國步步進逼,台灣欠缺哪些努力?
從歷史的後見之明看來,2014年3月,台灣太陽花運動敲響了全球民主國家陣營反擊中國經濟威脅的第一記警鐘。美國、日本等中國主要貿易對手國,相繼於2018年起,著手調整法制措施,修正外資審查規範,強化經濟面向的國安體制。由英國國會議員發起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也成功連結多名歐、美及亞洲的立法者,共同關注中國經濟崛起後的負面效應。

台灣如何用運動突破外交困境?從英國澳洲做法找答案
2023年3月9日澳洲運動外交聯盟(Sport Diplomacy Alliance)在愛丁堡舉辦第二次「澳洲-英國運動外交會談(Australia-UK Sport Diplomacy Dialogue)」,邀澳英產、官、學界人士一同討論國際政治發展脈絡下,面對國際政治及社會發展不均,運動如何扮演「介入」、「觀察」、「反思」等種種社會問題的媒介。

「造假的味素」:一段罕為人知的台灣飲食詐欺史
1908年9月(編按:於日本)開始製造味之素。當初稱「味精」,在麻布工廠研究製造,當年底在逗子設製造工廠,正式開始製造。「味精」這名稱和酒精、甘精等藥物名稱相近,決定更改名稱為「味之素」。同年11月以新富町的藝者為模特兒,畫出穿著日式料理服的美女,上頭寫著味之素的商標並把它拿去登錄(商品登錄第34220號)。之後則以 「美人商標」繼續被使用。當時「味之素」這名稱引起一些議論,事隔多年才認為這名稱命名的相當合適。醋之素、若元(わかもと/wakamoto,味之素發音為 ajinomoto)、乳素等後來有許多公司名稱都模仿味素。

張哲瑜/國民法官正式上路:真能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賴?
今(2023)年3月,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籌備處公布「司法信心年度民意調查」。數據顯示,相信司法公正的人僅有34.9%。司法院回應,該民調與其他民調結果有明顯出入,須進一步探究成因,未來仍將虛心廣納建言,讓民眾更加認同司法。

大法官提名在即,憲法訴訟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人選?
近日關於大法官的提名沸沸揚揚,外行的人看熱鬧,政治上的繪身繪影可沒有少過,包含提及蔡英文總統即便卸任後也會主導未來的憲政走向,或談及由賴清德副總統擔任「112年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有混淆黨政分際,另外也有認為大法官目前來源均來自台大法學院居多,捕風捉影的指涉學閥割據。

劉維人、黃彥霖/當AI取代人類勞動力,資本主義市場就消失了嗎?
「如果所有勞動都能由機器代勞,生產所需的資源也不枯竭,市場會變成怎樣?」這個問題長久以來一直有人討論,卻因為脫離現實而大都被視為空想。然而AI這一兩年(甚至這幾個月)的快速進步,讓越來越多人開始研究AI取代勞力的影響,「所有勞動都能由機器代勞」似乎也變得值得認真思考。

黃厚銘/反戰或反侵略?談「反戰聲明」的盲點
(※ 文:黃厚銘,任職於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報載傅大為、盧倩儀、馮建三、郭力昕等四位學者,共同起草「我們的反戰聲明: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一文,並已獲得五十餘位學者的連署支持。基於起草學者們的學術地位,以及其中幾位先進過去在台灣社會或學術體制改革等進步議題上曾經發揮的作用,個人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他們的說法。

中國地方債持續惡化,已成威脅中共政權的不定時炸彈
中國嚴重的地方債老問題,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間暫被輿論忽略,近期中共當局強調「疫後」經濟復甦,地方債持續惡化再度成為關注焦點,這個中國「崛起」表象下躲不掉的「惡夢」,已將中共政權逼近深淵邊緣。

經典賽日本為何掀起捷克澳洲熱?「紳士野球」擄獲球迷的心
3月15日,位於日本東京都水道橋的棒球聖地東京巨蛋球場,傳來震天巨響的加油聲。第五屆的世界棒球經典賽八強戰,古巴對戰澳洲來到最後一位出局數的高潮,在4:3的比分下,古巴後援投手馬丁尼茲(Raidel Martinez)小心翼翼地處理每一個投球。對手是澳洲隊的當家第四棒喬治(Darryl George)。

疑美論其實是「疑民主黨症」?從歷史角度剖析它的成因
高金素梅在立院質詢行政院長陳建仁時,宣稱美國國務院公布「台灣學人計畫」將讓美國官員能進到台灣政府工作,美國先前推動的「曼斯菲爾德計畫」讓日本經濟低迷三十年,此番言論一出隨即引發輿論界撻伐。顯然地,這位委員想帶起「美國不可信,華府政客基於自身利益,將台灣陷入兵凶戰危險境」的風向,時髦用語稱為「疑美論」。

投筆從戎高材生變首位投共軍官:抱著四顆籃球游到對岸的林毅夫
日前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二膽島陳姓上兵游到中國廈門的事件,成為國防部與陸委會的燙手山芋。陳兵「逃兵」動機未明,根據立委陳玉珍與家屬取得的說法,陳員漂流至對岸投敵理由不大,可能與私人因素有關。但無論投敵與否,依據《陸海空軍刑法》,陳員都有需負的相應刑責。這起事件,也不禁令人想起在戒嚴時期,中華民國首位泅泳對岸投共的軍人——林毅夫。

笹沼俊暁/我為何書寫中文?一個日語母語者在台灣的困惑和煩惱
開始連載此專欄,已大約一年半,發表過10篇文章。這次我想談談身為一個以日語為母語的人士,我為何在台灣媒體上書寫中文。閱讀此專欄的讀者也許認為我的中文程度相當高,但若有機會和我直接見面聊天的話,必定會發現我的中文口語其實不那麼流暢,口音還是帶有日本腔,尤其聽力有嚴重問題。

第95屆奧斯卡總評(下):公關宣傳陰影仍在,回歸傳統典禮才是王道?
奧斯卡已長年陷入「公關宣傳操盤戰」,普遍認定起因於自90年代的監製哈維.溫斯坦,他便倚靠各種手段,發送試看錄影帶、拉攏影藝學員成員、散佈敵手謠言,即便部分手段激進,但讓他在27年內,為監製電影贏得81座小金人、獲得341次提名。

第95屆奧斯卡總評(上):鼓勵造就時勢的「英雄」,資深影人終獲肯定
「我們需要英雄,但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這是女神卡卡在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演唱《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主題曲 "Hold My Hand" 時的引言。不約而同,包含《媽的多重宇宙》新科影后楊紫瓊、二度獲獎的《黑豹》服裝設計露絲.卡特(Ruth Carter),也都於感言提及「英雄」一詞,或許最足以形容今年奧斯卡得獎名單與典禮瀰漫的氛圍:小眾片商與新銳創作者熬上主流,亞裔與老牌明星迎來第二春,拯救票房、高唱反戰作品獲肯定,獎勵各路造就時勢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