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教育

的結果:共找到 2450筆 約 0秒

被柯文哲忽略的波蘭文化資產與轉型正義

公共政策.蕭文杰:08 Feb, 2018

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出訪波蘭,跟波蘭前總統華勒沙請教如何處理「轉型正義」,關於這一點,柯市長在臉書「出訪筆記」是這樣表示的:波蘭是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國家,每一棟古老建築的背後,都經歷了或多或少的歷史。我...

蔡宗翰/地震時先開門?避難包用在受困?避災的兩個誤解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07 Feb, 2018

台灣時間2月6日晚間11點50分,花蓮發生規模6.0強震,震央位於花蓮近海深10公里處,花蓮市震度更達7級,至截稿為止,已造成6死,254人傷,失聯人數下修至88人,總計有4棟建築塌陷、封閉兩處橋樑...

神威踏步,實在有譜:在雞舍旁守護信仰傳統的王延守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6 Feb, 2018

從事沖床的黑手工作,將精神與金錢投注於官將首與家將的傳承,並且,以嚴謹的紀律教導家將的成員,王延守只是想證明:喜愛家將與官將團的孩子,不會變壞!二〇〇六年官將首第三名、二〇〇七年八家將第三名、二〇〇...

從國民教育角度回應:為何要教看似無用的知識?

公共政策.陳民峰:05 Feb, 2018

中正大學黃俊儒教授日前在鳴人堂發表了〈當學生問我:「學這個有什麼用?」〉一文後,美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張賢龢也以〈教育目的為何?〉回應。兩位都是在高等教育教育者,一位從通識教育的量子力學知識...

高教亂象(一):學術倫理如何建立?兼談管中閔接任台大校長疑議

時事觀察.賴伯琦:05 Feb, 2018

繼台大校長遴選過程遭質疑未利益迴避、資訊未揭露等爭議後,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日前又指出,新任台大校長管中閔在中央研究院和台灣大學共同舉辦的「網路與貿易研討會」中,與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聯名發表《兩岸經濟...

教育目的為何?呼應〈當學生問我學這個有什麼用?〉一文

公共政策.張賢龢:02 Feb, 2018

近日,鳴人堂上黃俊儒教授〈當學生問我:「學這個有什麼用?」〉一文,文中以量子力學為引,討論了教育的實用性問題。我除了同意其論述三種不同類型的知識,以及無法以實不實用來看待高等教育之外,也舉出自己的例...

揮之不去的夢魘——談今年學測國學常識考題

社會文化.陳茻:02 Feb, 2018

107學測改制,討論很熱,針對大致改革走向已有許多人提出看法,如朱宥勳〈大考中心玩真的——2018年學測國文科考題的趨勢與意義〉一文,明確指出幾點改革的主要方向與意義,我的看法差不多,就不贅述。 今...

學測國文寫作:網路影響認知嗎?

時事觀察.朱家安:01 Feb, 2018

今年學測國文新制上路,寫作測驗獨立考試,並分為「知性」、「情意」兩種。大考中心說,這是參考了大學校系對學生文字能力的期待,包括:能觀察、了解、歸納現象,並提出意見。能清晰具體地描述事實。能寫出個人的...

當學生問我:「學這個有什麼用?」

時事觀察.黃俊儒:01 Feb, 2018

這個學期裡面,課堂中曾安排一場精彩的科學普及演講,是國內重要的科普大師跟大家解說量子力學的發展歷程以及相關爭議。由於是通識課程,所以學生來自於各種不同的學院,有興趣的理科生覺得意猶未盡,甚至覺得分享...

熱血鬪將星野仙一:70年歲月,恩威並施的領袖美學

社會文化.鄭仲嵐:31 Jan, 2018

1月4日,日本職棒一代傳奇星野仙一,因胰臟癌過世,享壽70歲。消息一出,各界均表示哀悼,職棒生涯追隨星野仙一的台灣一代名投「大郭」郭源治,對於恩師的驟逝也極度惋惜。星野仙一的棒球生涯,擔任球員14年...

胡培菱/兼具視覺與深度:非虛構圖文書歐美書市觀察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31 Jan, 2018

圖文書及有聲書的風行,是美國近幾年的出版新趨勢。因應忙碌的生活形態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有聲書打著手腳並用時耳朵也別閒著的號召,在美國人通勤、健身、煮飯、園藝等動手不動腦的時間中,成功壓榨出另一種閱讀...

大考中心玩真的——2018年學測國文科考題的趨勢與意義

社會文化.朱宥勳:30 Jan, 2018

數年之後回頭來看,107年的一月底或許會是國文科改革非常重要的歷史時刻。1月25日,國文科新版課綱正式公告。再隔兩天,大學學測國文科考完。新版課綱揭櫫了一系列全新的改革方向,而學測考題也呼應了此一新...

性,謊言,與性別平權:從美國奧運體操隊性侵案談起

時事觀察.陳方隅:30 Jan, 2018

美國頂尖運動醫學權威、曾任多屆奧運體操隊隊醫——賴瑞.納薩(Larry Nassar),因長年性侵前來求醫的運動員與未成年國手,於1月24日遭判刑175年。該案件出面作證者有156位,犯行時間超過2...

朱家安/錢可以解決問題?——全民基本收入如何鬆動社會結構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9 Jan, 2018

全民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以下簡稱「基本收入」)幾十年來被熱烈討論。基本收入是一種社會重分配政策,主張政府在固定時間發給所有公民一筆固定的錢,不管你有沒有工...

雙溪水庫計畫爭議再起:生態保存與地方發展如何共存?

社會文化.林吉洋:26 Jan, 2018

106縣道從台北東南端出發,沿木柵、深坑往石碇,再轉往平溪深入東北角,接上102縣道往瑞芳、九份及金瓜石,這裡是大台北的後山,大台北地區中極少數仍保有地廣人稀、樸實平靜的城鎮。平溪、瑞芳與雙溪一帶過...

以紀錄片為武器——艾曉明的女權與社運征途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1 Feb, 2018

艾曉明訪學歸國兩年後,她接到一通電話,對方告訴她,自己是北京「反家暴網路」的負責人,這是一家在九五世婦會後應運而生的婦女NGO,這家機構今年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要排演中文版的《陰道獨白》(The V...

賴天恆/詮釋的不正義:萌萌與性平教育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2 Jan, 2018

1月17日,教育部回應並否決「提點子平台」上,要求刪除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三章的連署提案。否決的理由是「條文內容具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我看來,這是(蔡政府上台後極少數)正確的決定。 先看一下性平教育法第...

黃宗潔/誰是這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評介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19 Jan, 2018

▲ 《你不知道我們有多聰明》作者德瓦爾在TED發表「猴子也能了解公平的概念」之研究結果。有個相當知名的動物實驗,時常以小故事的形式傳播,想必許多人都聽過,是關於猴子也能了解「公平」的概念:科學家發現...

黨證無敵?——司法審判只有證據,沒有藍綠

公共政策.陳明呈:19 Jan, 2018

這是司法迫害、法院根本是XX黨開的!這不僅是鄉民網友對司法的看法,也是作者自己多年前某次開庭過程中,實際遇到被告高聲抗辯的場景。當年,我當場回應:第一,打從開始到現在,我只問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及...

陳信諭/「把你送去龍發堂」:台灣精神醫療史上難以分類的篇章

時事觀察.鳴人選文:19 Jan, 2018

從去年底龍發堂爆發結核病等群聚感染開始,龍發堂的存廢再度被提上檯面討論。在堂眾被陸續移出,以及司法單位陸續展開調查堂眾「非自然死亡原因」之際,龍發堂突然於2018年1月3日宣布全面暫停精障照顧,希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