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中心玩真的——2018年學測國文科考題的趨勢與意義
數年之後回頭來看,107年的一月底或許會是國文科改革非常重要的歷史時刻。1月25日,國文科新版課綱正式公告。再隔兩天,大學學測國文科考完。新版課綱揭櫫了一系列全新的改革方向,而學測考題也呼應了此一新局面的形成。讓我來說的話,這份考題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確實透過出題方向顯露出了主事者的幹勁和推動改革的決心,是一份「玩真的」的考題。
這份考題,可以放在去年年中因為「文白比例」而引爆爭議的脈絡來理解。在文言、白話雙方拉鋸,各自遊說、連署、論戰的情況下,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考試改革才是重點,否則不管課綱怎麼調,教學方向都不會改變」。似乎是為了回應這種說法,本來不在爭議風暴內的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數度受訪,說明他的理念。在文言文比例確定調降的前一天,劉孟奇在《親子天下》的訪談中指出未來出題的三個方向:
- 情境式命題。考題中會出現許多來自生活中的情境,或是「學術探究情境」,也就是實驗題。
- 著重在閱讀理解、圖表判讀等整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除了純文字外,是否能精確解讀表格、繪圖、地圖等也是重點。
- 跨領域、跨學科的綜整題型,將取代零碎、片斷的記憶與背誦型知識。
睽諸此次考題,這三個方向不是說說而已。這次所有科目都出現了「情境式、理解判讀、跨領域跨學科」的考題,國文科自然也不會獨免。劉孟奇很清楚,在「考試領導教學」的觀念下,大考中心會是任何教育改革的要角。考試先動,其他地方才有信心敢動。他直截了當地說:
大考的改變雖無法確保新課綱一定成功,但如果大考不改,卻可以保證新課綱失敗。
更進一步地,在文言文確定調降的隔天,劉孟奇又在《自由時報》的報導透露,接下來大考中心將有更積極的作為,「明年起要開設工作坊,教導高中老師出素養題,好銜接大考」,試著改善過去那種「大考考理解、段考繼續背」的身首分離怪現象。
話說回來,雖然上述改革方向適用於所有科目,但對國文科的影響卻是別具意義,因為它根本性地鬆動了國文科傳統的學科思維,有促使台灣高中語文教育現代化的效果。而這可以從今年學測考題的若干新意看出來。
學測考題的新意
綜觀過去十年的大考考題,我們會看到國文科一直有在進步。分析性的、比較性的、理解性的題目,一直在取代純粹記憶性的題目。然而,今年的學測考題可以說是邁步最大的。我認為至少有三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讓我們有理由樂觀的。
第一、從純文學走向廣泛的閱讀理解。
第一個重點,是從「純文學」走向跨科的、廣泛的「閱讀理解」。在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裡,有著「國文科=文學科」強固連結。因此,此一學科似乎就跟不喜歡文學的人沒什麼關係,只是考試必考,才必須勉強應付。而在新版的國文課綱裡,已很明顯把國文科的任務,從「教文學」轉移成「教閱讀理解」。
這兩者的差別,在於承認「文學」是一種「特殊化的閱讀」,只是眾多閱讀理解領域之一。在傳統的觀念裡,文學被視為文字的最高深形式,因此預設了「能讀懂文學作品,就能讀懂所有東西」,但這個預設被推翻了——很顯然地,你能嫻熟地閱讀宋詞、辨認典故,也不能保證讀懂你跟房東簽的租屋合約。
換句話說,學校教育所培育的現代公民,需要的是一種更基礎的、普遍的閱讀能力:你要讀得懂報章雜誌、內容農場、稅單、保險契約、(不需要太艱深知識基礎的)科學文獻、政治人物的發言、流行歌詞……簡而言之,有字的都是國文科的守備範圍,而且盡可能不要偏食「某一種特別的文字」。
也因此,教材和考題都將納入大量的「非文學文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各個知識學門都能納入,只要它需要動用的先備知識不超過高中生的水準,這些看似「很硬」的文字,都會成為國文科當然的守備範圍。國文科在此發揮的角色,並不是直接教你某一學科的知識,而是讓你有更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去廣泛吸收不同專業的知識。這對現代公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複雜、議題快速輪轉的社會。
這點在今年的學測考題中有了明確的展現。第6題引述手術前的「麻醉風險等級表」,涉及簡單的醫學情境。第8題引述余光中論「評論家的美德」,是初階的藝文評論,範圍溢出了純文學之外。第9題引述陳芳明,談的是「歷史解釋」與「歷史事實」的關係,與歷史科一直以來的教學方向有所交集。第15-16題題組,取材自《黑天鵝效應》,也是難度不高的認識論和科學哲學著作。第17-18題題組,雖然考題的核心仍然是中國人物的典故,但改寫成桌遊規則的形式,理解上需要另下一層功夫,是整份考題中最難的題目之一。第27-30題引述了南懷仁的《坤輿圖說》和《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的文章,一文一白,都是描述鱷魚的文字,涉及生物現象的討論。
第二、從標準答案走向思辨討論。
而另外一個國文科的傳統思維,是將文本的詮釋固定化,預設了「作品、作者有標準的詮釋方式」,因而產生了限縮的標準答案。然而,無論是不是文學作品,大部分的文字都有一定的詮釋空間,而非只有一對一的解法。
文字的詮釋本來就是可以思辨、討論的,或許有「目前比較多人支持的說法」,但不該有「絕對正確的說法」,這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意見交換。這種思辨、討論正是現代公民社會形成輿論的基礎。
比如說,當總統發表一份兩岸關係論述時,我們如何理解其中字句?一名藝人和經紀公司產生糾紛,發出了一份聲明,我們又如何詮釋這份聲明中的用意?這種思辨和討論不只是在大的政治社會結構有用,在生活的層次也很實用:當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說「我沒事」時,你該如何詮釋,又該如何回應?離家在外時,家人不斷傳訊關心你的近況時,是真的想知道近況資訊、還是希望你回去?這都不是「標準答案是什麼」可以解決的問題。
在這次的考題中,最令我眼睛一亮的,是第21-24題題組,引述了孫康宜〈揭開陶潛的面具〉。這篇文章討論陶淵明,觀點顯然和國文課本一向塑造的「標準答案」不同:國文課本傳統的說法,是將陶淵明形容成一名徹頭徹尾的隱士,心性淡薄、不慕榮利,當然也沒有積極入世之志。但孫康宜此文正是在質疑:陶淵明真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隱士嗎?這個「標準答案」會不會是一代代讀者自行詮釋的結果,而非陶淵明的本來面目?
這一題的有趣之處在於,一般人都認為,考試的存在就是教學現場為什麼這麼努力灌輸「標準答案」的原因。有些人即使知道這樣的「標準答案」並不周全,還是因為學生必須考試而硬著頭皮教。
然而,大考中心的這個題組恰恰做了相反的示範,現在由考試帶頭來告訴親、師、生:不要再硬背標準答案了,你在課本上看到的詮釋也僅僅是一家之言,大考就是會出一篇觀點截然對立的文章來讓學生判讀。因此,學生有閱讀理解的能力,遠比他背熟了多少標準答案重要,臨場判讀才是我們希望學生練成的硬功夫——現實生活中的閱讀哪有標準答案可詢?能讀懂、有想法才是正途。
第三、從線性文本走向非線性文本。
另外一個技術性改變是,這次的考題也納入了許多「非線性文本」。這個概念在國中小學已有不少實踐,但對高中端來說才剛剛開始沒多久,也是屬於「閱讀理解」所延展出來的新領域。簡單來說,傳統的閱讀教育注重「讀懂一篇文章」,希望學生能有耐心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然後抓住文章中的資訊和意義。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面對的並不全都是標準的「文章型文字」,還有很多圖表、表格、分項敘述或圖文結合的閱讀形式。比如漫畫、圖文書、藥單、食品成分表、帳單、報表和工作清單。
我們將傳統上「長得像一篇文章」的文字,稱之為「線性文本」(因為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的閱讀,其實就是走完一條長長的文字線),而其他形式的文字稱之為「非線性閱讀」(這些文字不見得有必然的閱讀順序,是各自獨立的點狀而非線狀的)。國文科的「閱讀理解」並不只是如第一點所說的「跨領域跨學科」而已,也包括「跨形式」,要讓學生能夠精準讀線性文本、也能精準讀非線性文本。這種閱讀看似容易,實則不然。面對非線性文本時,由於強制性的閱讀動線並不存在,很容易遺漏資訊。
在此次考題中,第6題的麻醉風險表、第17-18題的桌遊規則、第24題要求判讀圖片、「國寫」第一大題的長條圖,都是典型的非線性文本,比例頗重。在這些題目裡,你只有文學知識是不夠的,能否真正「閱讀理解」、「讀懂他人意思」,會比背誦了多少東西更重要。而傳統面對考試的「解題技巧」,在這樣的題目裡面也沒有意義,因為非線性文本的題型是無窮無盡的。這次考了桌遊,下次可以考你線上遊戲的最佳配點公式;這次考了漫畫,下次焉知不會有膠彩畫或水墨畫?今天「國寫」要你看圖表寫文章,下次如果給你文章讓你現場畫成資訊圖表呢?未來若技術問題能夠解決,放段音樂或放個微電影來讓學生作答,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需要繼續認真玩下去
綜觀學測國文科的這三點新意,其共通點是指向了「能力導向」的出題方式(或用課綱內的說法,是「素養導向」)。跨領域、跨形式的題型,不是為了惡整師生,正是為了測試學生的「本事」有沒有顧好,若然,則一法通萬法通,無須焦慮每年考題的變化。前文之所以說這一系列課綱加大考的改革,能夠根本性地鬆動國文科傳統的學科思維,意義在此。
一旦考題當中,這類「能力導向」的題目數量到達一定比例,傳統上「經典導向」的教材教法自然會開始不夠用。放在「文白比例」的爭議來看,就可以理解大考中心的立場了:課綱的比例不管怎麼訂,只要大考中心堅持這種「能力導向」優位於「經典導向」的改革方向,任何偏食的教材教法都是行不通的,堅持過高比例的文言文、堅持「經典」和「聖賢」的單一價值觀,自然會嚐到苦果。
因為重點是你有沒有閱讀理解能力,而不是你讀過哪些文章。
當然,我們不宜誇大一份考題的影響力。數個月之後還有指考,指考過後還有好幾年的大考。而在課綱和大考打出旗號之後,新教材的編纂、教法的全面革新,乃至於大學端文學系所的知識改革,都有待日復一日的努力推進。一次「玩真的」是不夠的,而是要一直認真玩下去。
而且,這份考題也並非十全十美,我們仍然能看到若干陳舊的、不甚理想的出題方向。比如對艱澀字詞的不健康偏好仍未解(第1題、第4題);過度強調典故的背誦(第17-18題題組);文意重組題也通常缺乏明確的語法脈絡可判斷,變成只是在考「刪去法」的解題技巧(第5題);或者以不精確的形容詞句來總結段落大意(第7題、第8題);以及最嚴重的、引起詩人爭論的現代詩填空題(第3題)(這題完全是出錯了,是不懂現代詩的出法)。這些都是長年存在的「痼疾」,問題已不在教育理念和測驗編制技術層次了,而是圍繞著「國文科」為中心的大學端文學知識生產的缺陋。
無論如何,正確的大方向是明確啟動了。台灣在1945年後,最進步的一波國文科改革和文學教育現代化運動,如今已能看到浪潮的前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