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要讀了,就別白忙一場:關於「經典書單」的導讀建議 | 朱宥勳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既然都要讀了,就別白忙一場:關於「經典書單」的導讀建議

photo credit:stocksnap.io
photo credit:stocksnap.io

師大推出的「2016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指定閱讀範圍」,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各方正反論點基本上都已陳述過一輪。但目前的討論,多集中在對「經典」的理解,以及「書單」和「高中生」之間適性如何的問題。我想換一個切入點來談這件事。此次爭議,起因於蔣竹山老師在臉書上提到這個比賽,並且指出「最近應該很多高中老師很頭大」,我想試著來思考的就是:

OK,如何讓高中老師不要那麼頭大?

接下來的文章,我會就自身的經驗,試著提出一些「如何導讀會比較有效」的建議。反正木已成舟,書單都發下來了,既然要讀,就別讓師生白忙一場。如果你不是高中老師,這些做法也許能夠幫助你推廣普及你所熟悉的知識。

1.先來設定目標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先問:你想讓學生得到什麼?

如果你的目標,是希望學生在這次的會考取得高分,那你可以不用看下去了,趕快找個相關科系的人幫你做每本書的摘要,然後逼學生背熟主要概念的定義就好。

但我認為,如果是這批書單,只是把概念的定義背起來,實在有點暴殄天物。人文思想方面的經典著作,其最珍貴之處,不在於它到底提出了什麼真知灼見——那些結論,其實會隨著新資料的出土、社會狀況的改變,而慢慢變得不準確。但我們之所以會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繼續讀它,是因為它示範了一種「手藝」。在那個環境裡,在那麼有限的狀態下,作者竟然可以一眼看出問題所在!而且還找到了很棒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

我們希望學生學的,是這種「手藝」,一種思考方式。當他學會這些東西後,他可以轉過身來面對自己當下的社會,去分析問題。學生才17歲,也許以後也未必會研究人文思想的領域,所以,如果你要進行有效的導讀,我建議設定的目標應該是:

經典會忘記,思路要留下。

2.從引發動機開始

接下來我們要進行很困難的一關:如何引發學習動機?

首先我們要先進行心理建設:你要假設學生完全沒有學習動機

許多老師常常有的抱怨是:為什麼我都提供了這麼好的內容、這麼經典的教材,學生還是不想學?但事實上,也許這正是學生不想學的原因。我們都知道,有學習動機的學生很強大,不用管他,他就會自己把所有該吞的不該吞的通通吞下去。但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是這種。當你面對動機微弱的學生時,告訴他「這很經典,你要讀」的時候,他腦袋裡的正常反應是:「這一定超無聊。」這句話,是摧毀學習動機最有效果的一句話。

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為台灣的學生都是被騙大的,他們對教師和教材的信任度都不是很高。(想想我們平常課本都餵他們吃什麼⋯⋯)而另外一個原因是,當你很直接地給出結論,預設他一定要接受時,你並沒有花心思在說服他,而是強迫他,這很容易引起人本能的抗拒。

所以,請你回頭思考,如果你現在是在「兜售」這些知識,你要如何賣得出去?或反過來,在什麼情況下,你會願意「購買」一個陌生的東西?

通常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 你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2. 你知道買了可以幹什麼

今天你走進餐廳,點了一碗牛肉麵,你知道你會看到牛肉、麵以及一些湯,並且你知道,等等你吃下去肚子就不會叫了。所以即使你要冒著些許失望的風險,還是願意付個100元左右去買它。但書本或知識不一樣,你在花錢買書/花時間讀書之前,你並不知道會得到什麼、可以幹什麼,而且你可能得付上300元、4個小時的風險,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滿足。

這300元、4小時,本來足夠你去看場電影,外加打個4場LOL的,憑什麼要分給「學習」?

商品很難賣,所以我們必須認真賣。假設學生完全沒有學習動機,賣好賣滿是必須做而且不能期待效果的。

引發動機的方式百百種,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心法。但我常用的兩種方式是這樣的:

a.你以為是這樣嗎?才不是呢~

在進行教學、導讀之前,我們的任務是找出知識體系當中,能敏銳地「擊破常識」的部分,讓學生覺得「你突破盲點了!!!」,然後你再引導他:想知道我怎麼突破盲點的嗎?來讀讀看這段吧。

純以這次的書單來說,如果是《想像的共同體》,我可能會抓的點就包括:

  • 你以為『血濃於水』很重要嗎?才不是呢科科~
  • 你相信嗎?如果沒有報紙和小說,就不會有你現在看到的這些國家了。
  •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你一輩子能認識的台灣人加總起來搞不好不到一萬個,但你卻相信自己跟其他兩千萬個有某種神秘的連結,為什麼?」

當然,這只是其中幾種組合。要用什麼方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端看導讀者擅長什麼、以及你對學生的瞭解有多深。

b.你知道這個,那你知道這個厲害在哪嗎?

第二種方式,則是引用學生已知的舊經驗,但是賦予新解釋。這裡的舊經驗可以來自學生的生活,也可以來自他們讀過的東西、耳熟能詳的流行作品⋯⋯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減低學生面對新知識的進入門檻,很快地吸收抽象概念;也可以有效降低學生的戒心,彷彿只是在告訴他們一件他們早就知道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只有舊經驗是他們早就知道的,但解釋和分析方式是新的——但我們不就希望他們學這個?)

以《規訓與懲罰》來說,也許可以抓的點是:

  • 你知道為什麼教室的窗戶都開這麼低嗎?
  • 你知道軍訓課那堆動作要領,是怎麼搞出來的嗎?

或者是在《東方主義》的時候,提及學生可能熟悉的作品:

  • 你不覺得外國人拍亞洲的電影,都怪怪的嗎?比如說《三百壯士:斯巴達的逆襲》或《藝伎回憶錄》⋯⋯
  • 書的前半引用了葛蘭西的『霸權』,就像是《進擊的巨人》裡面的⋯⋯

這種做法的效果其實會非常好,特別是你選的題材只要夠貼近學生的舊經驗,無論是學習動機還是理解的速度都會有顯著提升。之前有一篇在臉書上廣為流傳的漫畫版書單,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但這種做法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不但要有理解經典著作的能力,還要有辦法從其他的文本抽出相應的結構,說明給學生聽。不然你只是丟漫畫給他,是無法幫助學生聚焦在理論概念上的。

上述兩種建議方法,雖然不是對所有學生都有效,但應該足以面對大部分的學生了。謝天謝地,高中生是一種心智能力已然成熟,且尚保有好奇心與熱情的生物。等他們再老三十歲,就沒這麼好對付了。

3.試著抓出概念圖

而當學生真的願意開始讀文本的時候,導讀者就可以開始進行下一階段的引導了。

怎麼引導、引導什麼,這當然是視目標而定。如果依照我們前述的目標,「經典會忘記,思路要留下」來說的話,你至少應該要做兩件事:

  1. 協助學生確定每一個概念的定義是什麼
  2. 協助學生知道概念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這會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為台灣的教育體系基本上沒有任何思考方法的訓練,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並不習慣精確地掌握一個概念的定義,並且隨時隨地思考自己在使用概念時有沒有讓定義歪斜(其實不要說是學生了,絕大部分的台灣人這部分都很欠學)。你需要盡可能要求學生用判斷句說話:「A就是OOOOO,不是XXXXX。」

接下來,你也需要讓學生練習抓出一段文章裡面的主要概念有哪些。就此而言,我其實同意師大的做法,每本書未必要讀完,而是讀前面幾個章節即可。一方面是因為那些章節通常都概括說明了整本書的主要結構,另外一方面是,如果要練習抓概念,則閱讀在精不在多,淺嚐即可,這也是許多大學課堂上的常態。

以《想像的共同體》來說,也許你需要引導學生確定「想像」的定義(跟「虛構」有什麼不同?),也需要知道「資本主義、印刷科技、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這三個概念分別的定義是什麼,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是平行並列嗎?(因為A、B、C,導致了D?)還是線性推論?(因為A,所以B,所以C,最後D?)或者是其他混合型態?由於這些概念之間的「關係」非常抽象,可以的話,都要盡可能視覺化,才能清出更多腦部資源來思考問題。

或者像《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在處理的到底是「新教 vs. 資本主義」,還是「倫理 vs. 精神」?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是什麼?是因果關係嗎?還是說,有除了因果關係以外的連帶關係?

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因為學生很可能從來沒有練習過直接處理這麼多抽象的概念,更遑論理解概念之間的關係。但換個角度說,這些東西也並不非常困難,學生不能理解不是因為缺乏某種心智能力,而只是因為從來沒有練習過。

當然,第一次就打這麼大隻的Boss實在有點殘忍(還一次打十個)。如果還有下次的話,我衷心建議主辦單位(不管是不是師大),還是從《哲學哲學雞蛋糕》或《見樹又見林》這樣的書開始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