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文寫作:網路影響認知嗎?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學測國文寫作:網路影響認知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學測國文新制上路,寫作測驗獨立考試,並分為「知性」、「情意」兩種。大考中心說,這是參考了大學校系對學生文字能力的期待,包括:

  1. 能觀察、了解、歸納現象,並提出意見。
  2. 能清晰具體地描述事實。
  3. 能寫出個人的經驗,表達內心的情感與想像。
  4. 能正確解讀圖表。
  5. 能正確穩妥地遣詞造句、謀段成篇。

我支持這個改革方向。要是都讀到大學了話還說不清楚、聽不懂,不管你讀什麼系,大概都會很不方便。況且,清晰具體地表達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對於有責任關心社會的公民來說,也是必要的能力。

然而,大考首次如此在乎論述性的理解和表達,此改制對於學生老師們來說,相信也是個新穎的挑戰。下面,我想說說我對這次「知性」寫作的看法,並分享一下我想到的寫作方向。

在考場,同學們需要在80分鐘寫完「知性」和「情意」兩題。我的時間充裕得多,所以我會盡量把各種可以注意的地方列出來給大家參考。如果你是本屆考生,發現自己想得比我少,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我有一整天可以寫。

短短一句也可能出錯

首先,我們來看看107學年國文寫作測驗「知性」的題目(我加上紅色標記,方便引述):

文件來源:大考中心
文件來源:大考中心

第一題好像只要看懂圖表並且會中文就會寫。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你的寫法會影響答案是否符合題幹。

例如你可能想說,既然(C)所佔比例是(B)的三倍,代表:

甲生如此主張,是因為實驗結果中,記得位置的人是記得內容的人的三倍

很可惜,這是錯的。你沒有把那些「記得位置也記得內容」的人加上去。因此,寫成下面二者之一,才會符合實驗結果:

甲生如此主張,是因為實驗結果中,僅僅記得位置的人是僅僅記得內容的人的三倍

甲生如此主張,是因為實驗結果中,記得位置的人比記得內容的人多了大約一倍

上面這些答案都在40字以內,並且它們都可以直接接:

……,此數據差距顯示,比起內容,人更容易記住資訊存放的位置。

成為有說明力的答案。

第二題,再戰實驗判讀!

國文寫作「知性」題目的第二題提出下面兩個觀點,並暗示學生可以引用前述實驗數據,寫出400字以內的看法。

1. 網路資訊易於取得,會使記憶力與思考力衰退,不利於認知學習。

2. 網際網路是人類的外接大腦記憶體,意味著我們無須記憶大量知識,而可以專注在更重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

這兩個意見看似衝突,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讓衝突真的建立,需要一些前提,例如:

3. 記憶力和思考力的衰退,會妨礙我們進行那些更重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

然而,「記憶力衰退」是什麼意思?顯然,當你把東西放在雲端記事本,想著「需要這份資料,再回來查就好」,這並不代表你的記憶力衰退。「記憶力衰退」的意思應該是,當你真的想要記住東西的時候,成功的機率比以前更小。在這裡你可以發現,雖然(1)看起來是順著題目圖表來出,但是圖表顯示的數據,其實並不支持(1)。嚴格來說,圖表顯示的頂多是:

4. 如果人用電腦儲存資料,記住資料位置的機會,會大於記住資料內容的機會。

這跟(1)完全是兩回事。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沒有對照實驗,上述圖表也不能顯示:

5. 比起用電腦記錄的資料,人比較容易記住自己用手寫筆記記錄的資料。

6. 當人把一份資料記錄在電腦裡,人忘記那份資料的機會就會增加。

當然,或許實際上(5)和(6)都是真的,不過,了解這些命題之間的差異,可以避免你寫出從題幹無法支持的說法,例如:

……前述圖表顯示,人容易忘記記錄在電腦裡的內容,如果這些內容對於創作來說很重要……

簡單地說,雖然題目暗示你可以引述圖表,但你應該注意自己的引述是否真的受到圖表支持。如果你把話說得太滿,你的文章就會變成坊間常見的那種誇大科學研究結果的錯誤報導。

單看圖表,能得到什麼有趣的論點呢?其實(4)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4. 如果人用電腦儲存資料,記住資料位置的機會,會大於記住資料內容的機會。

一般來說,對人而言有意義的是資料內容,而不是位置。受試者會在沒被提醒的情況下傾向於記住資料位置,或許顯示了人的認知方式因為使用電腦(或者其他記錄器材)而有所改變。1不過如果你要往這方向寫,得記住這只是個猜想。

正反交錯的文章怎麼寫?

題目介紹了兩個意見,並且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看法:

  1. 網路資訊易於取得,會使記憶力與思考力衰退,不利於認知學習。
  2. 網際網路是人類的外接大腦記憶體,意味著我們無須記憶大量知識,而可以專注在更重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

即便我們沒有紮實可用的數據,還是可以用常識提供一些評論。要怎麼發想評論呢?這些問題會很有幫助:

  • 這兩個意見符合事實嗎?
  • 如果我覺得是,我有什麼相符的觀察可以分享?
  • 如果我覺得不是,為什麼?
  • 這兩個意見之間的關聯是什麼?它們真的衝突嗎?
  • 對於這兩個意見討論的題旨,還有哪些可能的說法?

考慮這些問題,就更容易想到寫作方向。下面這些方向任選幾個,要湊成400字文章是很容易的事情:

  • 網路資訊容易取得,會讓記憶力和思考力衰退嗎?雖然我們手邊沒有數據,不過有個類比可以用:筆紙也是儲存資訊的工具,在筆紙發明之前,我們除了岩壁和龜殼什麼都沒有,但應該不會有人認為筆紙出現後人的記憶和思考能力下降。也不會有人認為說,要訓練記憶和思考能力,用岩壁和龜殼取代筆紙是個好點子。
  • 雖然我們可以把網路當作外接記憶區,不過,當知識真的裝進大腦,可以隨時取得,會不會變得比較有價值?例如,若我要查網路才能回答各種關於台灣史的問題,我能說自己懂台灣史嗎?這當中有什麼重要的差異?
  • 網路作為外接大腦,有助於分擔認知工作。我們專心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嗎?如果是的話,為什麼我昨天明明應該準備考試,還是花那麼多時間滑IG?
  • 這兩個意見看起來衝突,但其實它們之間的關聯,需要我們把「記憶力」到底是什麼給搞清楚,才會比較明瞭(下接「再戰實驗判讀」一節)。
  • 網路只是工具(老調),上面兩個意見的結論會不會出現,端賴我們怎麼用,例如我們可以這樣用……

訓練語文能力?打個筆戰吧!

當然,除了發想論點,你也得要有基本的語文能力,才能寫出文法正確、措辭恰當的語句和段落。此外,如何把自己的文字整理得簡潔清楚,也是需要訓練的技術。

若你缺乏上述能力,就算在考前就拿到這篇提示寫作方向的攻略,大概也於事無補。事實上,以大考中心的說法,這些能力才是寫作測驗的要旨。畢竟這是寫作測驗,而不是「網路危機轉機及應對策略」測驗。

論述型的語文表達能力可以如何培養?這得要寫一本書才能詳細介紹(事實上我正在寫)。不過有個簡單的做法,可以先分享給大家:網路是很好的寫作練習場。

找一個你感興趣的議題,跟其他在乎的人討論,跟他們介紹你的看法,據理力爭之餘也花心力注意自己是否進了最大努力把話說清楚。我相信如此一來,表達能力自然就會進步,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知道,有些人說社群網站興起讓學生習慣閱讀和撰寫輕薄短小的膚淺文字,造成語文能力低落。不過如同你看到的,大考的「知性」寫作測驗也只要求學生寫400字,而如果你在網路上打筆戰,其實動不動就會超過這個數字。(而本文寫到這,已經超過兩千字)我自己是認為,師長應該想辦法看到年輕人因為網路而產生的溝通需求,並且好好「利用」這些需求,而不是讓自己受到「網路上面的東西比較沒價值」的刻板印象影響,錯失教育機會。

下面這些文章能幫助你建立正面心態並掌握正確方法,來藉由網路討論鍛鍊語言能力:

*感謝PanSci泛科學主編雷雅淇、沃草烙哲學作者賴天恆和作家朱宥勳對本文初稿提供的諮詢建議。

  • 感謝雷雅淇提醒我這件事。

留言區
TOP